据央视新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 20 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希望俄罗斯和乌克兰本周能达成协议,届时,两国都能开始与美国 「做大生意」。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复活节期间达成的 30 小时临时停火已于当地时间 21 日 0 时正式到期。双方互相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俄方明确表示无延期计划,乌方则称将继续采取镜像原则,以静默回应静默,以打击回击打击。
此前,美国国务院 20 日发表声明,称注意到俄方停火提议,并 「欢迎将停火延长至复活节 (4 月 20 日) 之后」。美方强调致力于推动全面停火,但未提及具体斡旋进展。
美元突然大跳水,美股期指齐跌
重要数据本周将公布
北京时间 4 月 21 日,美元突然大跳水,美元指数跌破 99 关口,为 2022 年 4 月以来首次。此外,美股三大期指也齐齐下跌。国际油价下跌,WTI 原油期货跌 1.3%,布伦特原油期货跌 1.24%。黄金继续上涨,现货黄金站上 3350 美元。
机构认为,美股市场波动主要由两个因素驱动:一是美国关税政策依然不明朗;二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关于货币政策的公开言论增加投资者悲观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欧元区计划于当地时间本周三公布 4 月份的制造业 PMI 初值数据。在美国的数据中,制造业投入价格指数值得关注,因为它可能反映因近期加征关税而导致的成本转嫁压力。欧元区的数据则应关注新出口订单指数是否有下降的趋势信号。同日将发布的美联储经济状况褐皮书或将进一步揭示政策波动对地区经济的传导效应。
在关税阴霾持续发酵的背景下,4 月制造业 PMI 初值数据或成为观测全球产业链受损的首个风向标。
业内人士认为,自美国政府 4 月 2 日公布新一轮加征关税计划以来,虽然近期市场反应相对克制,但政策实质性影响或于美国当地时间周三集中显现。届时美国、欧盟、英国三大经济体将发布 4 月制造业 PMI 初值,该数据将成为评估关税政策对企业与消费端冲击的首个观察指标。
其中,美国制造业 PMI 中的投入价格分项指标尤其关键,可能反映关税措施对供应链成本的传导效应。该指数被业内称为衡量关税通胀压力的 「第一站」,美国该指标 3 月数据已反映企业成本压力加剧。分析人士预计,美国 4 月数据或进一步走高。欧元区数据需重点关注新出口订单是否出现萎缩迹象。
同时,周三美联储还将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或揭示关税政策对地区经济的实际影响。
关税压顶拨款断流
美国大量科研人员欲 「出走」
英国 《自然》 杂志近期刊发多篇文章指出,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已采取多项措施,「深刻改变了美国科学」,如关闭多个研究项目,解雇大量联邦机构的科研人员等。
新一轮关税政策更将导致美国科研设备和用品价格大幅上涨,对美国科研再次造成严重冲击。
今年 1 月以来,特朗普政府对多所美国高校发出威胁,称如果校方不调整政策,将面临削减资金的后果。3 月,哥伦比亚大学 4 亿美元联邦拨款被撤销。康奈尔大学和西北大学等高校的联邦拨款也被冻结,并面临调查。3 月底,覆盖 38 个州、400 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约 1900 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学院成员发布公开信,呼吁特朗普政府 「停止对美国科学事业的全面攻击」。
数据显示,美国在全球实验室设备和试剂进出口方面占重要地位,每年进口的实验室设备和试剂价值巨大,其中许多产品来自受关税上调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全球供应链和医疗保健的专家指出,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意味着 「科研成本结构的系统性变化」,而且是在科研机构已经面临巨大财务压力时实施的,「这不仅是勒紧裤腰带的问题,这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有可能造成持久损害」。
特朗普政府还针对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开启大规模裁员计划,预计裁员总数将达 1 万人,涵盖公共卫生、药品审批、疫苗管理等诸多关键领域。此举引发员工 「抗议潮」 及公众质疑。美国舆论认为,这将对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药品审批机制等造成深远影响。
据西方媒体报道,面对特朗普政府不确定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考虑离开美国。《自然》 杂志 3 月底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1600 多名参与调查的美国科研人员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人表示正考虑离开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是他们的首选目的地。同时,欧洲多国高校和科研机构近期收到大量美科研人员求职申请,并考虑制定人才和技术引进方案。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