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磅出手。
5 月 3 日,香港金融管理局 (以下简称 「香港金管局」) 披露,斥资 465.39 亿港元 (约合 60 亿美元) 购买美元,以捍卫港币联系汇率制度。根据彭博自 2004 年开始统计的数据,这是香港金管局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日美元购买操作。此前,美元兑港币汇率于 5 月 2 日触及 7.75 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这是香港金管局自 2020 年以来首次通过干预买入美元。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支持港元汇价。此外,多只区内货币近日兑美元升值,亦带动港汇走强。
有分析称,国际资金因避险需求流入中国香港,加之港股持续走高等因素带动当地货币需求持续增长,港元汇率被认为仍存一定上行空间。昨日,港股市场迎来 5 月 「开门红」,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分别大幅收涨 1.74%、3.08%。
香港出手
据香港 《经济日报》 报道,5 月 2 日,在港元兑美元汇率一度升至 7.75,触及香港金管局规定的联系汇率区间上限后,香港金管局五年来首次买入美元。
5 月 3 日上午,香港金管局在美股交易时段后披露,在 2 日向市场注资 465.39 亿港元 (约 436.6 亿元人民币),入市承接 60 亿美元沽盘。这是香港金管局自 2020 年以来首次通过干预买入美元。
根据彭博自 2004 年开始统计的数据,这是香港金管局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日美元购买操作。香港金管局纽约代表处官员亦证实了此项交易,这也是 2020 年以来港府首次进行此类干预。
报道指出,在即将到来的长周末假期前,港元汇率突然快速走强,港元兑美元汇率最高升至 7.75,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同时由于美汇指数下跌,令非美货币升值,加上港股踏入派息期,令市场对港元需求上升,迫使香港金管局采取行动,通过买入美元来阻止港币进一步升值,维持汇率稳定在 7.75 至 7.85 的指定区间内。
近期美元持续走弱,在刚刚过去的 4 月份,美元指数经历了自 2022 年以来表现最差的月份,一度跌破 98 关口,年初至今累计跌幅达 7.8%。
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引发的金融市场震荡,导致部分投资者对美元避险地位产生疑虑,共同促成了美元走弱以及资金从美元资产流出的趋势。
在 2022 年和 2023 年,香港金管局曾多次因港币触及 7.85 的弱方兑换保证而入市卖出美元。此次大规模买入美元,清晰地展示了联系汇率制度下香港金管局维护汇率稳定的双向干预能力。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 (LERS) 设立于 1983 年。2005 年,该制度经优化后确立了 7.75 港元 (强方兑换保证) 至 7.85 港元 (弱方兑换保证) 兑 1 美元的明确交易区间。历史上,该制度虽屡次受到知名投机者的挑战,但始终表现稳固。
香港金管局最新发声
据香港电台,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港元在今晨纽约交易时段触发联系汇率机制下,7.75 港元兑 1 美元的强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由市场买入美元、沽出总值 465.39 亿港元,银行体系总结余将在下星期三增至 913.09 亿港元。
发言人进一步表示,近期港元偏强,主要由于股票投资相关的港元需求有所增加,支持港元汇价。此外,多只区内货币近日兑美元升值,亦带动港汇走强。上一次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是 2020 年 10 月 28 日。金管局将继续密切留意市场动态,确保港元市场有序运作。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此前披露的 2024 年年报中表示,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和金融环境,该局将保持警惕,竭力维护香港货币与银行体系稳定,持续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有分析称,随着 「贸易战」 不断演变,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国际资金因避险需求流入中国香港,加之港股持续走高等因素带动当地货币需求持续增长,港元汇率被认为仍存一定上行空间。
5 月 2 日,港股市场迎来 5 月首个交易日,实现 「开门红」,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国企指数分别收涨 1.74%、3.08%、1.92%。
从市场表现来看,科技成长主线再度走强,机器人、医药、汽车股全线走强,而银行、石油、黄金等防御性板块小幅走弱。
展望港股后市,光大证券最新策略报告指出,当前港股正处于 「估值洼地」 与 「政策窗口」 的共振阶段。从估值维度观察,恒生指数处于近十年估值中枢下方约 12% 位置,而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更回落至历史分位数的 8% 区间,配置性价比优势凸显。叠加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与海外流动性扰动趋缓的双重支撑,港股市场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趋势。
中国银河证券认为,随着美国所谓 「对等关税」 政策影响渐弱,投资者风险偏好逐步回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望带动港股盈利稳中有升。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中长期投资价值较高。配置上,短期内关注受益于扩大内需政策的消费板块、自主可控程度提升的科技板块、贸易依赖度低及股息率高的板块。
国泰君安证券表示,在外部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需相关行业或受益于消费政策预期升温。港股短期或横盘整固,可逐步加强科技成长风格的配置。
交银国际也指出,看好港股 AI 及科网板块,AI 基础设施供应商、云计算服务商和 AI 应用相关标的正迎来估值重构窗口,建议重点布局具备技术积累和商业化能力的龙头企业。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