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后的首场议息会议 「按兵不动」 几无悬念。
美联储 5 月议息会议将于北京时间 5 月 8 日凌晨举行。截至发稿,芝商所 CME Group 数据显示,本次会议维持当前利率的可能性为 95.6%,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4.4%。
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3 月 CPI 同比上涨 2.4%,低于市场预期的 2.5%,前值为 2.8%;核心 CPI 同比上涨 2.8%,低于市场预期的 3%,前值为 3.1%;4 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 17.7 万人,预期增 13 万人,前值为 22.8 万;失业率 4.2%,与上月持平。
「只要劳动力市场保持坚挺,美联储就有理由维持现状...... 同时,美联储青睐的通胀指标显示,物价压力持续缓解。」 彭博社分析指出。
不过,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仍给本次议息会议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4 月 30 日,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环比按年率计算萎缩 0.3%,是 2022 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季度 GDP 的首次负增长。
当地时间 4 月 2 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关于所谓 「对等关税」 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并对一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已宣布对电影、汽车等多个领域征收关税。
看点一:如何平衡通胀风险和经济韧性
作为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正式生效后的首次议息会议,多位受访专家对澎湃新闻指出,市场普遍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如何平衡关税政策所导致的通胀风险和经济韧性。
「鲍威尔大概率不会给出特别明确的结论,但可能暗示通胀和经济增长哪方面受到的冲击较大。」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胡捷对澎湃新闻表示,尽管鲍威尔对关税政策的表述可能中规中矩,但可能通过语言暗示关税政策对通胀率和失业率/GDP 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以及哪个指标更值得担忧。胡捷曾任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
胡捷分析,从数据看,美国 CPI 再次处于下行通道,能源价格持续走低,且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冲击是一次性的,不至于导致大规模的持续通胀。因此,与通胀相比,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值得担忧。倘若鲍威尔作出类似表述,将巩固市场鸽派降息预期。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白雪对澎湃新闻表示,鲍威尔一方面会阐述关税可能带来的经济与通胀风险,另一方面,会重申未来决策将基于 「整体数据、经济前景演变及风险平衡」,并强调需要更多时间评估关税对经济的实际影响。针对一季度萎缩的 GDP,鲍威尔可能会谈及一季度经济负增的原因,并指出当前经济仍具有韧性,但也可能提及关税冲击下制造业 PMI 连续萎缩、消费信心下滑、外需恶化等潜在风险。
「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负增属于短期数据扰动,并不会构成促使美联储降息的理由。最新发布的 4 月非农就业数据大幅超预期,加之消费支出数据稳健,反映出经济基本面依然稳定,预计 5 月利率仍将保持不变。」 白雪认为,鲍威尔总体会认为劳动力市场稳健,但关税导致通胀路径不确定性增强,可能会引发一次性通胀上行,需要继续观察。同时,鲍威尔也将保留政策转向的空间,可能会表示若关税导致供应链冲击或衰退风险,劳动力市场恶化,美联储将迅速采取行动,调整政策路径。
渣打中国财富方案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澎湃新闻表示,鲍威尔会对一季度 GDP 有所回应,但政策方向不会因此有特别大的变化。美联储会议中讨论宏观经济变化的数据来源,是会前 2 周发布的褐皮书报告。在报告中反映的各地方联储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最近一次的褐皮书报告中对未来的展望情绪悲观,但对于商业活动和就业其实并没有明显的萎缩,也让美联储货币政策留有比较多观察的空间。
看点二:会否释放降息时机信号
在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年内将降息 75-100 个基点的背景下,多位受访专家指出,鲍威尔是否会释放降息路径信号是本次会议的又一重点。按照计划,除去 5 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年内仅还将召开 5 次议息会议。留给美联储降息的机会所剩无几。
王昕杰认为,尽管目前谈论降息为时尚早,缺乏宏观数据的支持,但议息决议中投票人数的变化值得关注。票委的投票结果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降息的态度,但在当前背景下,支持降息的人数可能上升。
胡捷表示,美联储的工作文化是达成共识,如果票委意见分歧不大,议息决议很难体现出其中的差异性。若议息决议中出现一票反对,可能意味着票委中有 3-4 人本意不赞同当前决议。因此,投票情况确实可被视为一个潜在的观察点。
胡捷进一步指出,鲍威尔在通胀和就业率上的表述可能与之前的基本相同。不过,如果鲍威尔提及过去数月通胀指标持续下降,在某种程度上可被视为暗示对通胀的乐观情绪,预示着 6 月或将降息。
王昕杰认为,倘若鲍威尔给出某种条件性解释,比如 「若出现某种情况,则开始考虑降息」,则通常被视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不过,当前就业数据良好,通胀问题也正在改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除非失业率、零售销售数据等硬经济指标出现较大程度的衰退信号,否则美联储 6 月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单一数据的变化无法推动美联储作出政策调整,美联储需要看到趋势性的变化。」 王昕杰说道。
白雪表示,从历史操作来看,美联储在双重目标发生冲突的情况下通常更侧重于控制通胀。鲍威尔此前两次释放鹰派信号,称不急于降息,就业市场稳健,而关税造成的通胀压力很大。因此,在核心 GDP(消费+投资) 加速、新增就业和失业率持稳,PCE 通胀下行的情况下,鲍威尔总体还将保持 「不急于降息」 这一相对鹰派的态度。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