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数据宝
上交所持续推动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力度。
6 月 5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高分红重回报暨上市公司价值提升座谈会,就进一步提升高分红、高股息率上市公司估值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和制度机制不断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巩固,要坚定对中国资产的信心。
未来,上交所将推动上市公司进一步加大分红力度,增加分红频次,用好回购、并购重组、投资者交流等市值管理工具,持续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538 家公司披露未来三年分红回报规划
近年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多次发布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的政策。与此同时,在新 「国九条」「并购六条」 等政策支持下,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 专项行动方案,努力提高经营质效,高分红回报股东。
在资本市场上,现金分红堪称衡量企业经营成色与投资价值的关键标尺。根据 Wind 公告梳理 (含 「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 等关键词),截至 2025 年 6 月 7 日,538 家公司披露未来三年 (2025 年至 2027 年) 股东分红回报规划 (下称 「未来三年分红规划」)。其中,有不少公司早在 2024 年就披露了未来三年分红规划,包括宁波银行、开普检测、甘肃能源等。
多家公司对未来三年分红规划进行修订。比如,丽尚国潮公告指出,在公司年度报告期内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的前提下,将最低现金分红比例由 「不低于归母净利润的 50%」 调整为 「不低于扣非净利润的 60%」。
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 538 家公司分布于 31 个行业,16 个行业公司数量超过 10 家,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公司数量位居前三,均超过 45 家。其中,电子行业披露未来三年分红规划的公司有 59 家,占行业公司总数量的比重达到 12.34%。

超百家国企披露未来三年分红回报规划
从公司数量来看,民营企业、国有企业 (含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 公司数量较多,前者公司数量超过 380 家,占民营企业公司总数量比重超过 11%,后者公司数量超过 100 家。
近期多家央企密集举办业绩说明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密集发声,纷纷表示提升分红比例、更好回报投资者,并提出做优主业、加强创新、深化改革等,打好提质增效 「组合拳」,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统计显示,43 家央企上市公司披露未来三年分红规划,占全部央企上市公司的比重超过 9%,其中有 7 家公司 2022 年至 2024 年分红率 (现金分红/归母净利润) 持续超过 45%,包括中远海控、内蒙华电、人民网等。
中远海控 2022 年至 2024 年分红率分别为 50.03%、49.74%、49.76%。公司在未来三年分红规划表示,在符合 《公司章程》 规定的前提下,公司年度内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应占公司当年度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0% 至 50%。
作为一家市值超过 2300 亿元的大型央企,中远海控积极响应 「提质增效」 行动方案,发挥 「市值管理」 带头作用。2024 年 10 月 21 日,公司发布回购预案,拟回购 10 亿元至 20 亿元,今年 4 月 8 日,公司公告完成该回购,回购金额超过 14 亿元。次日 (4 月 9 日),公司再发回购预案,拟使用自有资金回购 7.42 亿元至 14.83 亿元,5 月 30 日,公司公告该笔回购已完成,回购金额 74224.3 万元。也就是说,在不到 2 个月的时间里,公司火速完成回购,目前该笔回购的股份已注销。
另外,中国神华、人民网未来三年的年度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与年度净利润之比分别不低于 65%、40%。

多家公司提高分红率
在未来三年分红规划中,上市公司披露了最低分红比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分红比例,不少公司还表示将适时实施一年多次分红,持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从 A 股分红历史来看,上市公司分红次数、分红规模逐年提升。按照年度已宣告的分红来看,2024 年多次分红 (2 次及以上) 的公司数量多达 922 家,是上一年的 4 倍多;2024 年宣告分红金额 2.34 万亿元,较 2023 年增长 4.77%。
从未来三年分红规划来看,不少公司上调最低分红比例,包括淮河能源、四川路桥等公司。
淮河能源在过去十年中,仅有两年实施分红,分别是 2019 年及 2024 年,分红率分别为 44.15%、55.54%。今年 3 月份,公司披露未来三年分红规划,2025—2027 年度,公司每年度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75%,分红率大幅超越 2019 年及 2024 年。
四川路桥在过去六年中的分红率最高为 50% 左右,公司最新披露的未来三年分红规划显示,公司每一年度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当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60%,即未来分红率将大幅提升。
12 家滞涨上市公司未来三年有望开展分红
自 2019 年以来,未来三年有望开展分红的公司不在少数。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上述 538 家公司中,2019 年至 2024 年未实施 (含已宣告) 分红的公司有 45 家,其中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汽车、传媒行业公司数量居多。
16 家公司过去三年业绩持续亏损,包括北汽蓝谷、博纳影业、寒武纪-U、兴源环境等,不过根据机构一致预测,有个别公司今年业绩或有望扭亏,包括寒武纪-U、高新兴、奥比中光-UW等。
寒武纪-U 表示,任意 3 个连续会计年度内,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2024 年公司净利润亏损 4.52 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 3.55 亿元,同比增长 256.82%。机构一致预测公司 2025 年净利润增幅有望超过 400%。
进一步来看,上述 45 家公司中,截至 6 月 6 日,年内跑输沪深 300 指数 (-1.55%) 的公司有 12 家,易成新能、北汽蓝谷、华创云信这 3 家公司年内跌幅均不低于 10%。
易成新能年内股价下跌 11.67%,公司表示每年 (2025—2027 年) 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应不低于当年实现的可分配利润的 10%。若 2025 年公司实施分红,将成为公司时隔 10 年后的首次分红。
北汽蓝谷上市以来并未实施过分红,过去五年,公司持续亏损。但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并表示,在满足现金分红条件时,公司在依法提取公积金后进行的年度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总额 (包括中期已分配的现金红利) 不低于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 30%。
华创云信年内跌幅达到 10%,公司 2024 年净利润大幅下滑。公司表示,最近三年 (2025—2027 年) 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
跌幅较小的有宏达股份、双杰电气,前者公告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30%,后者公告每年 (2025—2027 年) 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 10%。

(数据宝)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