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日报
港交所披露交易信息显示,中国平安近日买入 6353.4 万股农业银行 H 股后,其持有农业银行 H 股约 46.58 亿股,占农业银行 H 股的比例升至 15.15%。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多家保险公司举牌银行股,并在二度举牌后继续增持。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的固有特性和在市场利率下降的背景下,以及险资的配置需求等因素,共同激发了险资对银行股的购买热情。预计未来银行股仍将是险资的重要目标。
险资 「偏爱」 银行股
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股票,是指保险公司持有或者与其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共同持有持股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的 5%,以及之后每增持达到 5% 时需依规披露的行为。
今年,平安人寿对银行股的 「偏爱」 尤为显著,其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的 6 起举牌公告中,举牌对象全部为银行股,且均进行了二度举牌。
例如,平安人寿今年已两次举牌农业银行H 股。2 月 17 日,其持有农业银行 H 股约 15.39 亿股,占比为 5%,触发首次举牌;5 月 12 日,其持有农业银行 H 股增至约 31.91 亿股,占比为 10.38%,触发第二次举牌。此后,平安人寿继续增持农业银行 H 股,截至 6 月 6 日,其最新持股量增加至约 39.44 亿股。
今年,平安人寿对招商银行 H 股也进行了两次举牌。1 月 10 日,其持有招商银行 H 股约 2.3 亿股,占比约 5.01%,触发首次举牌;3 月 13 日,其持有招商银行 H 股数量增加至约 4.62 亿股,占比达 10.06%,触发第二次举牌。根据最新信息,截至 6 月 4 日,平安人寿持有招商银行H 股数量进一步增加至约 6.47 亿股,占比达 14.08%。这意味着平安人寿在两次举牌招商银行 H 股之后,仍在持续买入,最新持股比例离第三次举牌线已不足 1%。
此外,平安人寿今年对邮储银行 H 股也进行了两次举牌。
平安人寿的上述举动,是保险行业青睐银行股的一个缩影。公开资料显示,今年,新华保险、瑞众人寿等险企也举牌了银行股。6 月 9 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新华保险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澳洲联邦银行所持公司股份约 3.296 亿股已完成过户登记。本次转让完成后,新华保险合计持有杭州银行约 3.626 亿股股份,占杭州银行截至 6 月 6 日普通股总股本的 5.09%。根据相关规定,新华保险通过本次交易取得的杭州银行股份,自完成过户登记之日起 5 年内不得转让。
多因素共同推动
对于险资青睐银行股的原因,新华保险提到了银保协同等因素,平安证券在研报中提到,「风格匹配,正当其时」。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业绩稳定、股息率较高等特点以及险资当前面临的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险资增持银行股的热潮。
对于举牌杭州银行,新华保险相关负责人在接受 《证券日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看好中国银行业以及杭州银行的长期发展前景。投资杭州银行,新华保险可以通过配置红利资产优化资产配置,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底仓资产,促进银保业务协同,增强公司在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科技实验室主任陈辉表示,新华保险获得的杭州银行股份至少要锁定 5 年,反映了其看好杭州银行的长期投资价值,这种长期投资方式也与监管政策导向十分契合。从行业层面看,近两年保险公司普遍青睐银行股,尤其在今年的举牌案例中,银行股更是主要的举牌标的。这主要是由于在市场利率下行周期,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受到较大影响,保险公司提升权益资产配置变得十分必要,而银行股普遍具有体量大、估值相对较低、股息率较高的特点,符合大型险资的投资偏好。
平安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银行板块具有高股息特征,以 2024 年度上市银行宣告分红的情况计算,银行板块静态股息率水平位于所有行业第三位,相较以 10 年期国债衡量的无风险利率的溢价水平持续位于高位。充足的拨备水平以及政策端对经营关注的提升有望持续夯实板块盈利基础,资本水平充足背景下分红率有望维持稳定。同时,银保渠道协同作用对于险企业务拓展的战略意义,也是险资加大银行股配置力度的原因。结合监管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政策以及商业银行完善的股权监管制度,未来,优质银行有望成为险资加大权益投资的 「优先考虑」 项,保险资金有望成为板块持续的增量来源。
(证券日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