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宇树科技完成 C 轮融资交割,吉利为领投方之一。产品在蛇年春晚走红,宇树科技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28 家宇树机器人概念上市公司中,仅 9 家披露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相关报告,披露率为 32.14%,低于全行业水平。本识咨询董事长兼创始人黄有杰指出,信息披露标准缺失、数据收集与验证困难及商业机密保护要求高是信披难点。
每经记者|黄宗彦 每经编辑|张海妮
近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与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同框对话。对话结束后进入合影环节,李书福一把将谦让的王兴兴拽回 C 位,竖拇指笑称:「你是未来的希望。」 这一幕引发舆论关注。
据悉,近日宇树科技完成 C 轮融资交割,吉利正是领投方之一。
宇树科技旗下产品在蛇年春晚一炮而红,公司在短短数月内跃升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观察宇树科技机器人相关产业链公司的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 表现,可以从中发现该行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根据 Wind 分类,宇树机器人概念共计 28 家上市公司,其中 9 家公司发布了 ESG 相关报告,披露率为 32.14%;7 家公司披露了碳排放数据,披露率为 25%,而披露范围三数据的公司仅有两家。
ESG 信披率为 32.14%,碳排放披露率为 25%
根据 Wind 行业分类,截至 6 月 20 日,宇树机器人概念共有 28 家上市公司,其中 9 家公司披露了 ESG 相关报告 (2 篇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率为 32.14%,低于全行业水平。7 家公司披露了碳排放数据,披露率为 25%,其中仅有两家公司同时披露范围三 (产业链和价值链碳排放) 数据,披露率为 7.14%。
本识咨询董事长兼创始人黄有杰向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分析称,宇树机器人概念板块 ESG 信披水平较低,反映出该板块企业对其运营所产生影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他还指出,人形机器人等细分领域的 ESG 信披难点在于信息披露标准缺失、数据收集与验证困难以及商业机密保护要求高。从发展阶段看,该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行业信披水平提升空间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报告被命名为 ESG 报告,但仍有 4 家公司未进行详细披露:汉威科技 (SZ300007)、荣晟环保 (SH603165) 未披露任何碳数据;曼恩斯特 (SZ301325) 仅披露了范围二 (企业外购能源的间接碳排放) 数据,与自身直接相关的范围一 (企业自身能源的直接碳排放) 数据缺失;景兴纸业 (SZ002067) 仅披露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未对数据做进一步细化。
记者注意到,范围三碳排放包括 15 个类别。针对宇树机器人概念板块,主要的范围三碳排放类别包括:类别 1——采购商品及服务,指购买原材料和零部件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类别 11——售出产品的使用阶段。
6 家企业披露可持续供应链议题,仅 1 家披露科技伦理议题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于去年统计了 Wind 分类下的 「人形机器人」 板块,数据显示该板块近三年并未披露可持续供应商认证相关信息。
相比之下,宇树机器人概念股在今年的统计中有了明显提升,28 家公司中有 6 家公司披露了可持续供应链相关议题。
比如,金发科技 (SH600143) 在报告中表示,公司构建并持续完善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搭建 SRM 供应商管理平台⋯⋯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持续赋能供应商在质量体系、ESG 等方面的表现,打造可持续供应链。
曼恩斯特通过新供应商的开发和准入以及供应商分级管理等措施打造可持续供应链。
黄有杰认为,宇树机器人产业在可持续供应链建设上的重要性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行业。从原材料层面来看,机器人零部件制造依赖稀土金属、铝、钢材及半导体等关键材料。这些材料的开采与精炼过程能耗巨大,碳排放量也高,对生态环境构成显著压力。同时,一旦供应商出现违反环境法规、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情况,企业将直接面临声誉受损与财务风险。例如,若某机器人企业被曝光其供应商存在不公平对待工人的行为,将极有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批评与抵制,进而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与市场地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谈及机器人产业,科技伦理议题是绕不开的议题。但记者统计发现,宇树机器人概念股仅有 1 家披露了相关议题,而且只是成立伦理道德委员会 (侧重商业道德)。此外,有 3 家公司明确表示不涉及科技伦理议题。
在黄有杰看来,科技伦理方面的披露率低,反映出产业对科技伦理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科技伦理是三大交易所 ESG 框架中的重要议题,该议题主要关注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应用过程中如何遵循伦理原则,避免对社会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当前,机器人产业作为科技前沿领域,其科技伦理问题尤为突出。例如,机器人的决策过程是否透明、是否可能侵犯人类权益、是否会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等,都是科技伦理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宇树机器人产业内的企业需要确保技术应用的合法性、安全性和公正性,防止算法偏见、数据滥用等问题。此外,科技伦理还涉及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社会责任,如保护用户隐私、促进技术公平性等。」 黄有杰表示。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资料图)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