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5 日,小米官宣将于 6 月 26 日晚发布 AI 眼镜,或成为其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一部分。AI 眼镜市场正处于爆发式增长,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出货量将达 1205 万台。国内品牌如百度、华为等已积极布局,产品价格跨度大。当前 AI 眼镜存在续航短等问题,小米能否克服待观察。预测显示,到 2035 年,AI+AR 智能眼镜有望实现传统眼镜替代,销量预计达 14 亿副,渗透率约 70%。
每经编辑|毕陆名
6 月 25 日,AI 眼镜概念盘中震荡拉升,智立方涨超 10%,此前好上好涨停,品茗科技、炬芯科技、统联精密、中科蓝讯、汇成真空、英派斯等跟涨。
消息面上,小米 AI 眼镜要来了。
6 月 25 日,小米通过微博官宣,将于 6 月 26 日晚 7 点发布 「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 小米 AI 眼镜。
根据已公布的海报可知,当晚活动的主题为 「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或暗示 AI 眼镜将作为小米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一部分推出,可能与汽车、智能家居等场景进行联动。
今年 1 月,型号为 M2442G1、疑似小米首款 AI 眼镜的产品获得入网许可。2 月,又有博主注意到小米眼镜官方微博已上线,关联企业为 「小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不过,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予以否认,称 「大家如此关注小米眼镜十分欣慰,在此感谢大家,不过非常抱歉要扫大家的兴了,该账号为多年前申请,并非新上线。」
当前,AI 眼镜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IDC 预计,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 1205 万台,同比增长 18.3%。在国内,众多品牌已积极布局,如百度推出了搭载中文大模型的原生 AI 眼镜;闪极科技以千元以内的 AI 拍拍镜切入市场,拉低了 AI 眼镜的价格门槛。此外,华为、雷鸟创新等品牌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百镜大战」 激战正酣。
从价格区间来看,目前 AI 眼镜市场产品价格跨度较大。功能较为基础的 AI 音频眼镜,价格多在千元左右,如米家智能音频眼镜 2 售价为 1199 元;具备拍摄、AR 等更多功能的 AI 眼镜,价格则普遍在 2000 元至数千元不等,像雷鸟 X3Pro 的价格处于较高区间。而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 Meta Ray-Ban 智能眼镜,在国内代购渠道价格接近 2700 元。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 AI 眼镜普遍存在续航短、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精度不足、手势识别误触率高以及设备兼容性差等问题,即使是 Meta Ray-Ban 也未能完美解决。小米是否能克服上述问题,明晚将有答案。
方正证券指出,AI 眼镜市场正由初探期向高速发展期迈进。RayBan Meta 上市引起市场关注,DeepSeek 等 AI 大模型的推出加速端侧 AI 推广落地。
根据维深预测,随着更多品牌厂商的加入,以及 AI 智能眼镜产品落地,预计 2025 年,全球 AI 智能眼镜销量达到 550 万台,同比增长 135%。轻功能、轻量级的 AI+AR 产品是 AI 眼镜发展的未来形态,到 2035 年,AI+AR 智能眼镜有望实现传统智能眼镜的替代与智能手机规模相当,预计 2035 年 AI 智能眼镜销量有望达 14 亿副,渗透率约 70%。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小米公司官方微博、公开信息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