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上海证券报
6 月 26 日,小米 AI 眼镜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以其融合拍照、录像、AI 语音等功能的智能化体验引发市场热议。

图片来源:小米发布会直播截图
近日,投资者对 AI 眼镜产业链布局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纷纷在互动易平台上向相关公司提问,试图探寻其在相关领域的布局情况。从目前回复来看,不少产业公司早已深耕其中,通过持续布局、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等,在这一新兴领域崭露头角。
「米链」 公司各展身手
「这款眼镜的标准版价格为 1999 元!」6 月 26 日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正式公布了这款备受市场期待的 AI 眼镜的售价。小米 AI 眼镜超高性价比切入市场,其背后是芯片、光学、声学等产业链环节的深度协同。

图片来源:小米发布会直播截图
近期,敏锐的投资者纷纷关注 「米链」 公司,部分企业 「慷慨」 透露与小米智能眼镜的合作细节。例如,商络电子表示为小米智能眼镜间接供应被动器件和射频器件等产品。中科创达作为小米公司客户,则与其在软件开发领域具有广泛合作。
与此同时,还有多家 「米链」 公司近期陆续披露了 AI 眼镜业务的最新进展。
「面向 AI 眼镜、AI 手机等领域的高价值产品从第二季度开始批量交付,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有望回升。」 佰维存储表示。2024 年,公司面向 AI 眼镜产品收入约 1.06 亿元,预计 2025 年公司面向 AI 眼镜产品收入有望同比增长超过 500%。
「公司看好 AI 智能眼镜产品的未来发展潜力,AI 智能眼镜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歌尔股份介绍,公司在智能眼镜硬件产品的研发制造以及智能眼镜产品相关的声学、光学、MEMS 传感器、结构件等精密零组件产品领域内具有广泛的业务布局,并具备相应的竞争优势。
恒玄科技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领域的各类低功耗智能终端。公司表示,从耳机到手表到智能眼镜,公司在低功耗技术上的积累是延续的。公司旗舰的 2800 系列芯片已经在多个客户项目中量产,今年还会导入智能眼镜的项目。受益于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国补政策对消费需求的促进作用,恒玄科技 2025 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同比增长 590.22%。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 AI 眼镜
小米 AI 眼镜的正式发布,被业内视为行业成熟度达标的重要标志,更多上市公司正通过技术研发和业务布局抢抓赛道机遇。
日久光电6 月 26 日晚间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约 8.22 亿元投资建设年产 600 万平方米功能性膜项目。该项目实施有助于提升公司功能性薄膜的生产能力,满足调光导电膜、光学膜市场持续增长的需求。此前,公司曾表示,可穿戴应用也是公司密切关注并积极配合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的方向之一,前期也做了很多样品认证,公司也会努力加速该类项目的效益转换。
作为 「果链」 巨头,立讯精密拟收购闻泰科技部分业务,以加速在安卓生态的业务布局。「智能眼镜类产品是公司消费电子业务重要的产品线。」 立讯精密表示,公司紧跟前沿技术发展,在研发创新、工艺制程开发等方面持续为海内外头部品牌客户赋能,无论是零组件、模组及整机,公司均有深厚的技术沉淀,相关业务进展符合公司管理层所预期。
「模块电源方案已在头部 AI 眼镜厂家测试导入中。同时,AI 眼镜领域,公司即将推出 eUSB repeater,该产品适配于先进工艺 SoC,目前正在向国内外客户推广中。」 帝奥微说。
龙旗科技目前已有三条智能眼镜产品线 (MR/AR/AI 眼镜)。公司预计 AI 眼镜业务未来几年会有较大增长,公司核心大客户对此业务预期也比较乐观。2025 年一季度,公司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成功开拓 AI 眼镜配件类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
水晶光电则专注智能眼镜反射光波导的技术推进。公司将反射光波导作为其一号工程,目前该项业务还在量产工艺锁定中,在通用工艺上已经打通,在特性工艺上目前还在打通过程中,总体进展符合公司预期。
与此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 AI 眼镜相关业务的年度推进情况。
唯捷创芯表示,公司射频前端模组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很好地适配 AI 眼镜、智能玩具等端侧设备,为这些设备提供高效、可靠的通信支持。截至目前,公司已有项目落地,部分终端产品将在 2025 年三季度推向市场。
星宸科技在智能穿戴领域长期进行战略布局。公司透露,目前已推出适用 AI 眼镜的 SoC 芯片 SSC309QL,客户终端产品预计于 2025 年下半年出货。
此外,在 AI 眼镜赛道持续升温的当下,也有上市公司选择亲自入局并推出相关产品。
例如,雷神科技于今年 3 月份发布了 AI 智能眼镜,该产品集成音乐播放、拍照录像、AI 识物解题、多语种同声传译等功能。公司表示,将继续围绕用户需求,深度聚焦 AI 技术与高性能硬件的融合,着力构建 「AI PC+AI 智能眼镜+雷神 AI 智能体」 的产品生态体系,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用户体验。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