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强 6 月 2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健全 「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会议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 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破除数据壁垒,推进 「一网通办」,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体验。
每经记者|张怀水 每经编辑|陈星
国务院总理李强6 月 2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情况的汇报,部署健全 「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审议通过 《农村公路条例 (草案)》。
会议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 以小切口推动政务服务理念转变、流程重塑、部门协同,便利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改善和行政效能提升。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汪玉凯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高效办成一件事」 是让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为企业和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它涉及管理理念的改变、行政体制机制变革、流程再造以及服务方式的改变,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
会议指出,要加强常态化机制建设,推动 「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全面落实,结合群众和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优化拓展事项范围,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增加特色事项,推动银行、医院、电信等更多公共服务集成办理。
要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持续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破除数据壁垒,推进 「一网通办」,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梳理发现,2024 年初,国务院印发 《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 「高效办成一件事」 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基本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企业和个人两个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 「高效办成一件事」 重点事项落地见效,大幅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2024 年 7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 年度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清单涵盖企业迁移登记、企业数据填报、大件运输、就医费用报销、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购房、申请公租房、退役军人服务、留学服务 8 大类。
汪玉凯向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表示,银行、医院、电信等都是在公共服务领域中承担重要责任的部门,虽然不属于政府机构,但却是直接为企业和老百姓提供服务的载体。因此,这些部门服务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将影响整个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提升。
在汪玉凯看来,不同部门实现服务集成办理的关键是打通数据壁垒,也是当前 「高效办成一件事」 的难点。「政府各部门掌握海量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非常权威、完整。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还没有完全实现共享。这一方面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另一方面,要通过数据标准的规范,构建数据目录,让各部门能统一遵循。」
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动农村公路事业发展
会议指出,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有力有序推进科技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科技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锚定目标不松懈,以 「十年磨一剑」 的坚定决心,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围绕 「补短板、锻长板」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巩固和提升优势领域领先地位,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要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此外,会议审议通过 《农村公路条例 (草案)》。会议指出,制定专门行政法规推动农村公路事业发展,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对不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农村公路,抓紧升级改造、尽快实现达标。要压实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安全等责任,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延长农村公路使用寿命。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梳理发现,去年 11 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 《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 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截至 2023 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增长到 460 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 84.6%,形成了 「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 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带动了农村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巨变。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