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今年大盘指数 4 月 8 日见底以来,固态电池指数累计涨幅超 30%,二级市场情绪高涨背后,是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从 0 到 1 的加速。
综合机构观点看,随着近期固态电池量产计划密集发布,固态电池量产目前已经处于临界点。
比如近期宁德时代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公司在全固态电池领域持续坚定投入,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7 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国轩高科也透露,首条全固态中试线已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 PACK 系统也已完成初步开发应用工作,并开始装车路测。
亿纬锂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称,公司已在固态电池领域进行技术布局,计划于 2026 年实现全固态电池生产工艺的突破,推出一款高功率、高环境耐受性、高安全的全固态电池,主要用于混合动力领域;于 2028 年推出 400Wh/kg 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
整车企业方面,上汽集团透露,未来三年内将在全球发布超过 10 款车型,并计划在 2027 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
长安汽车则计划在 2025 年至 2026 年完成合资公司时代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50GWh 电芯产能投资建设,预计 2026 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 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能量密度目标达 400Wh/kg。
此外,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公布了一项名为 「固态电池复合电极与制备方法及包含其复合电极的固态电池」 的专利。
东吴证券认为,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开始小批量上车,2030 年后规模化应用于储能领域,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也有望打开应用空间。海外整车厂和电池厂加速布局固态试图弯道超车,我国政策积极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多数企业计划在 2027—2028 年实现小批量装车或量产目标。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1) 固态电池产业迭代正式开启,从 0 到 1 加速。2025 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展持续加速。2) 目前我国固态电池发展形成 「车企+电池厂」 协同的特点。材料端从电池到正负极、固态电解质、集流体等主材,以及粘结剂、添加剂等辅材,均在加速研发与改进。综合多家车企、电池厂发布的固态电池量产计划,预计 2027 年全固态电池或迎来产业化元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3) 固态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够满足车端、低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特殊需求。随着固态电池整体性能的提升以及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固态电池在多领域将逐渐实现应用,长期看好固态电池发展。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