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青睐度正与日俱增。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跃居韩国投资者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这股热潮背后,是中国科技不断突破与新兴产业公司的吸引力。此外,桥水基金等外资机构也正在增配中国资产,港股 IPO 市场更迎来外资基石投资热潮。
韩国股民涌入中国市场
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 (KSD) 的最新数据,截至 7 月 15 日,今年以来韩国投资者对 A 股与港股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 54 亿美元,中国已跃居韩国投资者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仅次于美国市场。
实际上,这波中国资产热并非一时兴起,春节期间,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出吸引了全球资本的目光,韩国投资者也燃起对中国市场的热情。KSD 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2 月韩国投资者对中国内地和香港股票的月度交易额飙升至 7.82 亿美元,月度交易额环比增长近两倍,不仅创下 2022 年 8 月以来的新高,且远超同期韩国投资者对欧洲和日本股市的投资规模。
报告显示,截至 7 月 15 日,韩国股民最中意小米集团-W,今年以来累计净买入金额约为 1.7 亿美元;比亚迪和刚在港股上市不久的宁德时代也受到韩国股民青睐,分别吸引 9310 万美元和 6089 万美元的资金流入。泡泡玛特凭借旗下潮玩 Labubu 的全球热度同样获得追捧,韩国股民共买入资金超 3494 万美元。此外,在 A 股市场,华夏中证机器人ETF 成为韩国股民重点增持的产品。
市场人士分析,韩国资金明显偏好科技增长与新兴产业公司,加速布局港股市场,主要因中国市场表现较佳,相反韩国市场今年前 5 个月的表现较弱。
外资密集看好中国
韩国股民爆买港股与 A 股,只是近期中国资产受到国际资本青睐的缩影,「春江水暖」 多个积极市场信号已经显现。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率先报喜。据外媒报道,桥水基金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策略转向更加乐观,其中国在岸部门在第二季度投资者信函中表示,旗下中国在岸基金于二季度录得 5.8% 的回报,上半年总回报达 13.6%,并已进一步上调了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
桥水基金认为,未来中国股票宜适度增持,原因是政策支持和估值相对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港股 IPO 市场热度提升,外资正在从港股 IPO 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显示,今年以来,纯港股上市和 A 股市场赴港 IPO 火热,上半年 IPO 募资额超 1000 亿港元,远超过去三年水平。其中,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连续上升,截至 6 月 30 日,在今年港股 IPO 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 45.2%,2023 年、2024 年该数字分别为 33.2% 和 31.0%。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

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近六成受访者预计未来 5 年将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其中数字科技和软件、先进制造和自动化以及清洁能源和绿色科技成为关注重点。该调查涵盖 83 家主权财富基金和 58 家央行,这些机构总共管理约 27 万亿美元的资产。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在近日发布的亚洲 2025 年中展望中表示,中国科技板块蕴含超额收益机会,尤其是在 AI 应用日益普及、利好政策持续以及科技突破带动企业需求增加的支持下,其维持看好中国科技板块的观点,青睐在线游戏、云服务、在线旅行服务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头部公司。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