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下半年经济工作定调。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与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解读会议信号,指出我国具备充裕政策空间,宏观政策需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针对房地产、消费、资本市场及 「反内卷」 等问题,刘元春认为需稳股市、稳房产、稳信心以促消费,服务消费提升需营商环境改革。资本市场要增强吸引力和包容性,吸引国际资本。对于 「反内卷」,需重塑有序、可持续竞争,政府提供制度性治理框架。
每经记者|杨煜 每经编辑|魏文艺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为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如何解读此次会议释放的信号?
8 月 9 日,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做客央视财经 《对话》 栏目,围绕房地产、消费、资本市场、「反内卷」 等议题发声。
刘元春表示,我国当前存在充裕的政策空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针对过去几年出现的问题,采取了有保有压。下半年 「适时加力」 的策略不仅意味着我们具备政策空间,也说明我们已准备好相应的政策储备。
谈宏观政策:在更加积极的经济政策定位基础上适时加力
刘元春认为,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的关键在于,提出宏观政策要 「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持续发力就是按照既定方针进行推进,」 刘元春表示,这证明自 2024 年 9 月 26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所实施的一揽子增量政策 「号准了脉、给准了药」。
为什么还要 「适时加力」?
刘元春解释道,首先,下半年中美关税谈判具有不确定性;其次,房地产调整要从保交房、保流动性转向新发展模式、城市更新以及农民工市民化等主题;第三,是如何有序推进 「反内卷」;最后,目前的低价现象还没有完全刹住车,再加上老百姓关注的消费问题、投资问题,需在更加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定位基础上适时加力。
其中,在房地产问题上,朱光耀强调,房地产与整体信心的恢复直接相关,「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这种积累的问题,特别是我们把房地产、地方债和中小银行的潜在风险问题列为了我们经济周期中的主要风险」。
刘元春表示,要想精准施政,房地产一定是左右宏观经济的一个核心变量。此次房地产深度调整,对于城市白领阶层的资产负债表和财富产生了冲击,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和消费市场都很低迷。「中国消费的整体性恢复,一定要建立在 (居民) 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基础上。稳股市、稳房产、稳信心,一定是稳消费的重要前提。」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出,「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其中的关键点是什么?
对此,刘元春在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提问时表示,全球来看,服务类消费占比超过 50%,其中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一般在 60% 左右,而我国目前只有 45% 左右,足足有 10 个点左右的 (增长) 空间。但是,服务消费的提升需要整体营商环境进行大踏步的改革,政府基本治理理念要有一些转变。
谈资本市场:吸引更多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
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这释放出哪些信号?
刘元春表示,新 「国九条」 针对引入长期资本已经采取了很好的举措,另外一个重要方向是如何吸引国际资本,特别是在中美之间,国际资本如何选择。今年以来,美国多次出现 「股债汇三杀」,使全球投资者对美债作为 「安全港湾」 的地位提出全面质疑。
「最近大家就会看到,大量资本开始囤积在香港,那么我们怎么很好地将这些资本吸引到我们的资本市场呢?如果没有新鲜 『血液』 的注入,要想真正让资本市场持续向好发展还是挺难的。它的吸引力很重要。」 刘元春说。
「包容性」 则要求,资本市场特别是科创板,如何对一些尚未盈利的科技型公司进行战略助力,这需要有一系列的创新。
刘元春表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中国建设成为全球资本的中心,也要吸引其他国家不同类型的企业到我国进行上市。「理论界一直在讨论国际板的问题,投资者都在寻找能够与美国并行,在一定程度上为全球资本提供另一个港湾的金融中心和投资中心,中国毫无疑问是一处沃土。」
谈 「反内卷」:本质是要重塑有序、可持续的竞争
近年来,中国经济叙事从 「中国制造」 加速转向 「中国创新」。
朱光耀表示,中国在前三次产业革命中错失时机,但在第四次产业革命,即人工智能代表的科技与产业革命中抓住了时机,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光伏、风电等领域,我国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然而,「内卷」 亦成为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困境。
「所有的产业技术创新很好,进步也很好,但是企业挣不到钱,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大量企业倒闭,出现大量失业。」 刘元春表示,「因此从不规范的 『内卷(式)』 竞争,回归到常态化、有序、可持续的竞争,是国家进行市场微观监管和秩序重构的关键」。
同时,刘元春强调,这一次 「反内卷」 中,很重要的是要区分传统行业的 「反内卷」 和战略新兴行业的 「反内卷」,二者完全不一样。在对问题进行修正的同时,一定要把走出来的创新之路保持住。
刘元春表示,「中国创新」 所带来的中国叙事逻辑的变化,使投资者情绪得到了很好改善。我们技术进步很好、产业升级很快,但微观财务绩效还在恶化,没有微观财务绩效的支撑是走不远的。「反内卷」 使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让大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提升,对股市形成财务支撑。
朱光耀指出,「反内卷」 中,政府的职责在于制定规范规则的治理框架。在具体的企业淘汰机制方面,除被明确限制发展的领域外,其他均应通过市场自身的发展过程实现淘汰、解决与优化。政府的角色是提供制度性治理框架,而非直接规定企业的具体行为。
刘元春补充道,「反内卷」 绝对不是反竞争,「反内卷」 的本质是要重塑有序、可持续的竞争;此外,面对一些极端现象,市场无法进行自我出清时,「政府要根据法律、依规进行全面推进,并且有些事情要快」。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