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下旬以来,玻璃期货和现货价格持续下跌。截至昨日,玻璃期货和现货价格已连续三周下跌。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目前,玻璃期货主力合约 FG2509 已跌至 1037 元/吨附近,同时华北地区 5mm 玻璃现货均价跌至 1150 元/吨,华中地区现货均价跌至 1110 元/吨。
记者注意到,受玻璃价格下跌影响,近期中下游企业采购积极性下降,近三周玻璃现货市场产销率下滑明显。
光大期货资源品高级分析师张凌璐介绍,从过去两周的数据来看,玻璃主流地区现货产销率 (加权平均) 多维持在 70%~80%,很少有超过 100% 的情况。与此同时,企业库存累积、现货价格持续下调等一系列负反馈正在发酵。
隆众资讯的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14 日,玻璃企业库存量达 6342.6 万重箱,较上周提升 2.55%,较 7 月底的一周提升 6.6%。玻璃企业自 8 月起进入累库周期,是影响玻璃现货成交走弱的因素之一。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胡鹏表示,当前,玻璃现货市场处于需求淡季,地产行业的拖累尤为明显。从数据来看,1 至 7 月国内竣工面积同比下降约 16.5%,终端需求持续疲软;但供应端却呈现回升态势,7 月玻璃期价上涨后,上游企业套保积极性增加。在基本面拖累下,近期,玻璃期货呈现出明显的 「近弱远强」 特征,玻璃期货 2509 与 2601 合约价差处于历史同期高位。
「从供需结构来看,目前玻璃在产日熔量近 16 万吨,同比下降约 5%,但 『需求弱、供应升』 的格局尚未改变。」 胡鹏说。
在张凌璐看来,玻璃现货市场矛盾突出,原因在于 「强预期」 与 「弱现实」 的博弈,尤其是在 「反内卷」、去产能等相关政策发酵的背景下,市场预期玻璃供应或进一步下降,进而使行业进入新一轮的供需平衡状态。
张凌璐认为,目前,影响玻璃价格的因素不是基本面,而是宏观环境变化和政策预期。「一方面,国内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增强,地产销售回暖,玻璃或长期受益;另一方面,虽然当前 『反内卷』、去产能等相关政策对玻璃的供需平衡影响不大,但中长期可能从价格、成本、产能结构优化、工艺改造等方面影响玻璃产业链,届时需关注相关政策的执行方式及向玻璃产业链的传导效应。」 她说。
当前,玻璃期货价格处于上市以来偏低水平,且处于近五年底部区间。
对此,张凌璐认为,宏观环境及政策、「反内卷」 等因素对玻璃产业链的影响,需较长时间才能体现。若不考虑这些外部刺激,玻璃行业在出现大规模产能清退,或终端需求全面进入正增长之前,供需矛盾仍难以缓解。
「从基本面看,玻璃市场暂未发现有带动其估值修复的驱动因素。」 张凌璐认为,玻璃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地产行业的复苏节奏。当下,虽然地产销售数据不断改善,但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仍处于同比负增长状态,这将对玻璃终端需求形成长期压制。不过,市场对玻璃阶段性需求好转仍抱有期待。
「从短期来看,玻璃现货成交及行业库存对其未来价格走势影响较大。」 张凌璐表示,面对即将到来的 「金九银十」 旺季,需关注终端工程单的落实情况,以及国补背景下家装需求、电器及电子消费产品的消费表现。不过,近两年玻璃市场常出现 「旺季不旺」 的季节性规律失调现象,后续玻璃需求表现仍需市场验证。
谈及玻璃价格后期走势,胡鹏认为有两大影响因素:一是 「反内卷」 等相关政策能否覆盖玻璃行业;二是 「金九银十」 旺季需求能否兑现。
胡鹏表示,当前,宏观氛围较好,证券市场、商品市场价格重心上移,在即将到来的需求旺季,玻璃估值有望小幅上升,价格重心或略有上移。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