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气领域,传来大消息!
据科技日报消息,日前,万瑞冷电自主研制的 「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 在陕西延安天然气提氦项目现场完成工程验收。该装置产出氦气纯度达到 99.99997%(6N9 级),标志着我国在低丰度天然气提氦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据悉,氦气被称为 「黄金气体」。从航空航天、核反应堆到半导体、量子计算机,氦气在众多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可替代。
近日,另外一则跟氦气相关的消息,也引发市场关注。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情报消息人士的话称,乌国防部情报总局近日对俄罗斯奥伦堡氦气厂发动了无人机袭击。袭击发生后,该工厂发生了数次爆炸。
有券商指出,此次遇袭的奥伦堡氦气厂占俄罗斯氦气产量的比例约为 62.5%,占全球总供应量的 3%。氦气供给或出现扰动,建议关注国内氦气相关上市公司。
我国天然气提氦技术取得新突破
据科技日报 18 日报道,近日,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 「万瑞冷电」) 自主研制的低温精制及脱氖装置在陕西延安天然气提氦项目现场完成工程验收。该装置产出氦气纯度达到 99.99997%(6N9 级),氖气杂质含量低于 0.3ppm。作为国内首套从天然气中提取 6N9 级超纯氦气的装置,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低丰度天然气提氦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氦气因其独特的超低温特性和化学惰性,在大科学装置、尖端医疗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誉为 「工业血液」。然而,我国天然气田氦气平均丰度仅为 0.03%—0.05%,远低于国际富氦气田 1%—7% 的水平,「贫氦」 特性使得我国传统提氦技术效率低下,纯度难以突破 99.9999% 关口。
据了解,研发团队在国内首创了新型 「联合法」 提氦工艺体系。该工艺体系创新融合了脱氢、膜分离、变压吸附、低温精制的四阶耦合工艺。首先通过催化脱氢技术脱除氢气杂质实现氦气初步富集,然后经过膜分离+变压吸附深度脱除氮气、甲烷等主要杂质,最后采用 30K 深低温精制工艺,精准脱除氖气杂质,获取超纯氦气产品。这套装置可实现 24 小时不停机连续运行,每年提取高纯氦气 40 万立方米。
万瑞冷电总工程师章学华介绍,经第三方机构鉴定,该工艺技术指标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标志着我国在高纯氦气工程化应用上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为我国资源战略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 4 月份,新华社报道称,我国 「黄金气体」 氦气勘查实现重大飞跃。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长期以来,我国氦气资源勘查开发程度极低,而需求量逐年增长,对外依存一度近乎 100%。近年来,国际政治格局快速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竞争加剧,我国突破 「贫氦」 瓶颈,成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成果。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数据,截至目前,全国新增氦气探明地质储量 40.7 亿立方米,苏里格、涪陵、靖边、安岳、东胜和泸州等 6 个气田氦气探明地质储量均超过 2 亿立方米。
作为一种惰性气体、非金属元素,大气中的氦含量仅为 0.000524%,但却有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价值。从航空航天、核反应堆到半导体、量子计算机,氦气在众多高新技术产业中不可替代,被称为 「黄金气体」。
俄罗斯唯一氦气工厂遭袭?
在氦气领域,另外一则消息也引发关注。据新华社报道,乌克兰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情报消息人士的话称,乌国防部情报总局近日对俄罗斯奥伦堡氦气厂发动了无人机袭击。
报道称,氦气属于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工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稀有物资,奥伦堡氦气厂是俄境内唯一氦气生产企业。该工厂是俄军关键军工企业之一。袭击发生后,该工厂发生了数次爆炸。
地图显示,奥伦堡州距离俄乌边境超过 1400 公里。此前,乌克兰曾对奥伦堡州奥尔斯克的 「沃罗涅日-M」 远程防空预警雷达系统发动无人机袭击。
截至目前,俄罗斯方面尚未对这一报道进行回应。
天风证券最新研报指出,截至 2023 年底,全球氦气资源量 519 亿立方,其中美国 206 亿立方,占比 40%;卡塔尔 101 亿立方,占比 19%;阿尔及利亚 82 亿立方,俄罗斯 68 亿立方;上述四个国家占全球比例为 88%。其中俄罗斯目前发现的高含氦气田主要分布在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包括奥伦堡气田、科维克塔气田和恰扬达气田等。
2023 年,全球氦气产量约 1.68 亿立方米,其中美国氦气产量为 0.79 亿立方米,占比 47%;卡塔尔氦气产量 0.66 亿立方米,占比 40%;阿尔及利亚产量为 0.1 亿立方米,占比 6%;俄罗斯氦气产量约 0.08 亿立方米,占比 5%。
本次受袭击影响的俄罗斯奥伦堡氦气厂年产气能力为 500 万方,配套建有奥伦堡盐穴、加里宁格勒 2 座储氦库,占全球总供应量的 3%,占俄罗斯产量的 62.5%(根据 2023 年数据计算)。天风证券表示,氦气供给或出现扰动,建议关注国内氦气相关上市公司。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