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丁欣晴
周四沪指盘中续创十年新高后有所回落,再收十字星。
截至 8 月 21 日收盘,上证综指涨 0.13%,报 3771.1 点;科创 50 指数涨 0.09%,深证成指跌 0.06%,创业板指跌 0.47%。从 3745.94 点、3746.67 点、3767.43 点,再到 3787.98 点,沪指盘中已连续四天刷新近十年新高。
周四再收十字星后,市场会如何演变呢?
「从 K 线形态上及量能上分析,周四指数有新高但量能无法创新高,所以沪指周四的十字星虽然和周二的十字星形态很像,但还是有区别的,后续潜在的上涨动能是不如前一颗十字星的。」 一位华南券商投顾表示,后续可能有两种走势,一种是直接开启调整,逐一回踩下方 5 日及 10 日均线,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夹杂阳线,比如回踩 5 日线后反弹一两日再回踩 10 日线,这种调整比较温和也是比较良性的。另一种是诱多走法,也就是周五再做一根阳线,可能还有高点,但阳线实体明显比周三小,量能也不如周三,进一步量价背离,如果出现这种走势,下周初实体中阴线调整的概率就比较大。
另一位券商投顾也认为,周四大盘价涨量增,K 线形态又为高位小的 「射击之星」,短线大盘盘中有回调压力,盘中回调后,还会走出冲击 3800 点的走势,但是按照箱体运行理论,大盘自去年 10 月 8 日回调以来,大盘有一个箱体运行,这个箱体的下沿在 3140 点,上沿在 3509 点,箱体区间为 350 个点左右。
上述投顾进一步称,今年 7 月以来,大盘突破了 3509 点,意味着第一个箱体已经突破,大盘进入第二个箱体运行之中,第一个箱体的上沿 3509 点,就是第二个箱体的下沿,按照箱体区间测算,理论上 3850 点附近就是第二个箱体的上沿,这个箱体的上沿对大盘形成较大的压力,一次难以顺利有效突破,需回抽运行,盘中反复蓄势后,才能够形成有效突破。
「『健康牛』 核心逻辑未变,『牛市』 的定义已经从杠杆狂欢转向盈利驱动 (中报超预期标的占比提升)、从政策脉冲转向产业深耕 (AI 硬件国产化、消费民生化)。」 广发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赵愚睿认为,沪指短期或需要震荡整固,但下行空间受险资 「压舱石」(年增万亿持仓) 与全球资金再配置 (韩国、中东资金增配中国资产) 封堵。若科技突破与反内卷政策形成双击,市场在消化浮筹后仍将延续 「稳中求进」 的慢牛步伐。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表示,股票的驱动力开始从风险偏好驱动向业绩驱动转化,主题投资逐步向主导产业布局转变。首先,在传统产业的分化上,规模效应不够的公司将会彻底退出历史的舞台,其背后蕴含的债务风险也不可忽视;布局此类产业,可根据 PPI 的分项进行投资。其次,对于新兴产业来讲,单纯的技术进步难以解决投入与产出不匹配的跨期问题;市场的焦点会逐步转向技术的应用,上半年创新药的走势已经很好地彰显了投资者的行动轨迹。
魏凤春进一步称,随着全球新秩序的重新建立,布局全球产业链还是按照 「独立自主」 布局国内产业链,将成为科技领域最大的分歧;原材料等产业链前、中端内外通吃的生产者必将受益,终端的生产者或会经受严峻的考验。此外,宏观交易从安全转向发展,这一逻辑已经开始形成,但尚需夯实基础。
博时基金表示,短期警惕波动放大的可能性,可关注中报业绩向好的标的方向。
汇添富基金建议,后续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今年三季度市场修复改善情况+ 政策重点是调结构,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下,PPI 于下半年回升是大概率事件,但经济持续修复的信号仍需观察与确认。二是当前市场处于热点密集阶段,周期、科技、制造、医药与新消费均有阶段性表现,下半年或仍需决出市场主线,具体看,牛市主线需要内涵外延更大纵深,国内科技突破、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业反内卷,或许是下半年潜在的主线方向,下半年市场或许有波动,但牛市氛围不会轻易消失。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