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历史积淀较浅、传统文化资源薄弱,一度被称为 「文化沙漠」。建市时,全市只有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小型电影院和一个小型展览馆。但在多年的有意引导、精心浇灌下,这样的印象或许该翻篇了。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深圳特区报消息,近日,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到深圳党史馆、市档案馆、深圳博物馆和华强北博物馆调研。他表示,希望大家努力打造在全国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博物馆之城,创新方式方法展示深圳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等重要作用。
孟凡利还指出,要扎实做好深圳发展的记录工作,积极广泛面向社会做好历史资料收集整理和利用,构建多渠道、立体式传播格局,推动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各方面的巨大成就。
解读:作为一座新兴移民城市,深圳历史积淀较浅、传统文化资源薄弱,一度被称为 「文化沙漠」。建市时,全市只有一个小型图书馆、一个小型电影院和一个小型展览馆。但在多年的有意引导、精心浇灌下,这样的印象或许该翻篇了。
深圳的 「文化立市」 战略,最早可以追溯至 2003 年。2018 年,深圳提出要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并宣布规划建设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定位于国际一流水平。这十座文化设施,除了已经建成运营的深圳美术馆 (新馆) 和深圳科学技术馆,还包括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深圳创意设计馆、国深博物馆、深圳海洋博物馆、深圳自然博物馆等。
2019 年,深圳发布 《深圳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规划 (2018—2023) 暨 2035 远景目标》,特别提到 「将以大投入促大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博物馆强市。2021 年初,广东 「十四五」 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 「博物馆之城」。
实际上,深圳是国内民间博物馆起步较早的城市,2012 年就专门出台民办博物馆扶持办法,充分落实民间博物馆门票补贴。2020 年,深圳修订并颁发 《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对评定等级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最高 1000 万奖励,此外,对博物馆日常运行、临时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都有专门补贴。
如今,深圳的博物馆已涵盖历史文化、革命纪念、自然科技、艺术、民俗等多种类别,深圳博物馆、南山博物馆更是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上的常客。根据 《广东省 2024 年度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报告》,截至 2024 年,广东全省备案博物馆 402 家,其中深圳 65 家,居全省第二,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居全省第一。
未来一段时间,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也将成为世界了解深圳、深圳对外交流的窗口。
#声音
事关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央重磅文件公布
新华社消息,8 月 28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对外公布。
意见强调,城市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间。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根据意见总体要求,工作中要做到: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主要目标是:到 2030 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 2035 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动向
卫星通信产业迎利好
证券时报消息,工信部日前印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30 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青岛瞄准 「全球一流」
青岛日报消息,经青岛市委、市政府同意,《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期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日前由市交通运输局正式印发。《规划》 提出,到 2028 年,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和框架初步形成,建成全球一流的国际门户枢纽、东北亚领先的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引领的区域发展引擎。到 2035 年,基本建成服务黄河流域、协同东中西部、面向亚太、联通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具有国际资源配置能力和竞争力的青岛国际航运中心。
济南要 「造火箭」 了?
济南报业全媒体消息,近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一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批前公示显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计划在济南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 「大载重火箭总部及总装制造基地项目」。今年 3 月,天兵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 《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 「天兵科技两级可回收火箭总部及制造基地项目」 及 「重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项目」 落户济南市达成共识。
江西高铁 「上新」
「南昌发布」 消息,8 月 28 日,随着 G9845 次列车从南昌东站驶出,标志着昌九高铁先行开通段开通运营。昌九高铁先行开通段全长 21 公里,连接南昌东站至何家线路所,是昌九高铁正线的一部分。线路开通后,杭昌高铁开往赣州、深圳方向的列车可经此线路快速直通,缩短通行时间约 8 分钟,并分流经南昌南站驶入沪昆铁路、昌福铁路、沪昆高铁方向的列车,有效缓解南昌铁路枢纽运输压力,提高路网运输效率。
#放榜
最新民企 500 强发布,浙江连续 27 年居首
8 月 28 日,全国工商联发布 「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 (中国) 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列前三,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分列第四至第六。
2025 年中国民企 500 强前 30 位企业
据全国工商联,今年 500 强入围门槛提升至 270.23 亿元,总营业收入突破 43 万亿元,达 43.05 万亿元,净利润总和 1.80 万亿元。营收实现增长的企业共 361 家,其中 237 家增幅超 5%,161 家超 10%。户均营业收入达 861.02 亿元,同比增长 2.72%。
分省份看,浙江有 107 家企业上榜最新民企 500 强,较去年净增 1 家,上榜企业数量连续 27 年位居全国首位。江苏 90 家民企入围,同样比上年增加 1 家,排名全国第二。山东和广东各有 51 家企业入围,并列第三。

据悉,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 27 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 6379 家 2024 年营业收入 10 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 500 位的企业为 「2025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数读
我国数据产业年均增速超 15%,东部规模占全国近七成
央视新闻消息,8 月 28 日,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开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作为新兴产业,我国数据产业正保持 15%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最新测算显示,我国数据产业呈现梯次分布格局,东部、中部 (含东北) 和西部地区的数据产业规模分别为 40819 亿元、10075.6 亿元和 7699 亿元,占全国比重分别为 69.7%、17.2% 和 13.1%。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聚集效应突出,聚集数据企业超过 10 万家,产业规模占全国的 22.6%。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姜江表示,当前,我国数据产业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重点企业东部地区引领,中西部地区比翼的发展格局。这与东部地区拥有相对较好的智力科教资源条件、数据技术供应条件,比较丰富的用数市场,比较健全的数据产业链上下游生态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 501532348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