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券商中国
数据产业,又迎来好消息!
8 月 28 日,在 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近期正在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加快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他还表示,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数据创新型企业、数字产业集群等十几项产业政策。
此前一天,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积极服务 「人工智能+」 行动。
8 月 28 日盘中,数据中心板块 V 形大反弹。截至收盘,天孚通信、英维克、启明信息、深南电路等 20 多只相关概念股涨停或涨超 10%。其中,寒武纪大涨近 16%,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 6600 亿元。


国家数据局:今年将推出十余项产业政策
8 月 28 日,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的 2025 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 (以下简称 「2025 数博会」) 在贵州省贵阳市开幕。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开幕式上表示,国家数据局推动出台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等相关政策近 30 项,支持 10 个地方积极探索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20 多个地方也陆续出台数据条例。今年,国家数据局还将推出数据产权、数据创新型企业、数字产业集群等十几项产业政策,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优化发展环境。
刘烈宏表示,正在加快布局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开展可信数据空间、数场、数联网、数据元件、隐私保护计算、区块链等 6 条技术路线试点试验。截至 7 月底,已建成 25 个城市业务节点,涉及 16 个地方。目前,全国智算总规模 78 万 PFlops,位居世界第二。
当前,高质量、大规模数据已成为推动 「人工智能+」 行动的有力支撑。截至 6 月底,我国已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 400PB,国内多数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超过 60%,有的模型已达到 80%;日均 Token 消耗量已经突破 30 万亿,1 年半时间增长了 300 多倍。
壮大数据产业方面,刘烈宏提到,国家数据局积极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按新的计算口径,预测到今年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 49 万亿元左右,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35% 左右。2024 年数据产业融资约 1800 起,市场信心进一步提升。刘烈宏表示,在去年印发 《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基础上,近期正在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加快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此外,8 月 27 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召开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会议提出,要提升战略思维,高质量做好 「十五五」 数字中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要加快印发梯次培育数字产业集群的行动计划,推进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强体系化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政策研究。要统筹推进数字社会顶层设计,组织编制数字社会场景开放创新指引,制定印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要大力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1+3」 政策落地落实,拓展场景应用,持续深化公共数据 「跑起来」 示范场景建设。
会议提到,要一体化推进算力网建设,体系化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为数据流通应用提供安全可信环境。要加快推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积极服务 「人工智能+」 行动。要统筹谋划、务实有序、因地制宜推进数据领域国际合作。
数据中心概念股反复活跃
二级市场上,近期,数据中心概念股持续走强。8 月 28 日,数据中心概念股继续活跃,截至收盘时,天孚通信、英维克、启明信息、深南电路、特发信息等 20 多只个股涨停或涨超 10%。有分析人士指出,数据产业长期发展潜力巨大,但该板块有部分个股短期涨幅过快,需要注意回调风险。
作为新兴产业,我国数据产业正保持 15%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国家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产业发展动能强劲。据了解,目前,我国数据产业规模超过 5.8 万亿元,2025 年至 2030 年有望继续保持 15% 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国务院发布 《关于深入实施 「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到,加强数据供给创新。以应用为导向,持续加强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适配人工智能发展的数据产权和版权制度,推动公共财政资助项目形成的版权内容依法合规开放。鼓励探索基于价值贡献度的数据成本补偿、收益分成等方式,加强数据供给激励。支持发展数据标注、数据合成等技术,培育壮大数据处理和数据服务产业。
东方证券表示,「人工智能+」 顶层规划与文件的发布,将对 AI 应用的发展与落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算力、数据等基础支撑和保障也将得到强化,AI 出海由于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好的商业化预期,也有望成为产业热点。
德邦证券指出,数据中心作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其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计算等应用加速渗透,能耗持续攀升,对环境与经济均形成压力,行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不断增强。液冷技术凭借显著的散热与空间利用优势,可将数据中心 PUE(电源使用效率) 降低至 1.1 以下,同时减少制冷设备占比,在相同面积内实现更高服务器密度配置,从而有效提升整体效率与性能,推动数据中心向绿色低碳与可持续方向演进。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