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颖超
从日常消费到跨境贸易,从智能合约到政务金融……数字人民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国经济的 「毛细血管」。这一法定数字货币的创新实践,不断重构支付体系、提升交易效率,为实体经济注入全新动能。
近期,央行多家分支机构密集召开 2025 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在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果的同时,也将数字人民币的试点与应用拓展列为下半年的重点方向。此外,在多地政府出台的金融领域实施方案中,数字人民币的创新与部署同样成为重点之一。
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从前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场景拓展,逐步转向深度应用与生态构建的新阶段。「未来,数字人民币将更加聚焦跨境支付、产业互联网、政务民生等重点领域,推动智能合约、硬钱包、跨境结算等创新应用不断涌现,实现从 『场景拓宽』 到 『场景深耕』 的战略转变。」 该分析人士称。
江苏广东领跑全国
2025 年上半年,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显著成效。多个省市公布的数据显示,数字人民币在交易规模、钱包开立数量、场景覆盖等方面均实现快速增长。
作为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江苏省苏州市在创新应用与规模推广上始终走在国内前列,已成为观察数字人民币发展演进的重要窗口。自试点以来,该市累计开立个人钱包 3104.63 万个、对公钱包 104.11 万个,受理商户门店数累计达 71.46 万户。
据苏州市人民政府日前披露,上半年,苏州市数字人民币交易金额达 2.15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7.07%,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截至 7 月末,苏州市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 77.3 亿元,占全国数字人民币总量的 30%。
8 月底,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 「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 改革开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苏州市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额已经突破 9 万亿元,占全国 70%。在产业布局方面,上半年,苏州数字金融产业生态累计集聚 62 家数字金融实验室等创新工作载体或平台、845 家数字金融生态圈企业,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苏州分中心也计划在年内揭牌成立。
近日,「数字人民币进园区」 专场宣讲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南京市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应翔在致辞中透露,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南京全市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575.6 万个、对公钱包 31.8 万个,支持数币支付的线下商户近 18 万户。
广东省同样表现突出。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6 月末,广东全省累计开立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 4490 万个,流通 (转账、消费)3.82 亿笔、1576 亿元,落地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商户 620 万户。上半年,广东省数字人民币试点主要业务指标在各试点省市排名靠前,尤其是消费笔数位居全国第一。
场景应用创新不断
在规模增长的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也在不断深化。
券商中国记者观察发现,近期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数字人民币应用亮点颇多。从商业银行的参与程度来看,包括国有银行、城商行等在内的金融机构捷报频传。比如,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为上海银行落地货币桥跨境汇款服务,成为上海地区数字人民币 2.5 层合作机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应用的首单。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末,该行货币桥业务累计交易金额已达 49.62 亿元。
在浙江省,杭州银行也已落地多笔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业务,覆盖个人跨境汇款、旅行社团费、企业技术服务费等多种服务贸易场景。
8 月,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平台,为新疆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办理港股派息支付业务,将 3000 万港元的股息从该公司账户支付给香港股东。这是新疆落地的首笔港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业务。
从城市的参与度来看,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的指导下,深圳市罗湖区联合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推动罗湖重点供应链企业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完成单笔 6800 万元的跨境贸易货款结算,成为深圳首个重点供应链企业大额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项目。据悉,本次结算基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多国央行联合共建的 mBridge 平台实现,相比于需要 1~3 个工作日的传统 SWIFT 系统,该交易基本实现实时到账,实现了 「交易即结算」。
除深圳之外,苏州也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据了解,上半年苏州货币桥交易累计 38 笔、金额 43824 万元,较去年全年增长超 40 倍。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不仅带来了支付方式的变革,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比如,截至今年 6 月末,重庆市累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超过 1 亿元,覆盖商圈、交通、文旅等 20 余个领域。
深化试点与丰富场景成共识
「当前,尽管数字人民币仍面临用户习惯培育、跨境互联互通等挑战,但场景创新的实践已证明,只有将法定货币的权威性与场景需求的灵活性相结合,才能释放数字人民币的最大价值。」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从近期多家央行分支机构针对 2025 年下半年工作进行的部署来看,「深化试点建设」 和 「丰富应用场景」 依旧是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共识。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强调,要加强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广应用;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要求,稳步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提出,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建设;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分行则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数字人民币应用集聚区的建设力度等。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上海、浙江、山东等多地政府皆曾围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密集发声,积极落实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拓展、技术创新以及生态优化等安排。
4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 指出,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积极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创新特色场景;支持外汇交易中心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提供外汇流动性管理及兑换服务。
4 月下旬,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塑强 「民事无忧·企事有解·政事高效」 服务品牌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 明确,要完善消费服务,推行家电、手机、汽车等换新补贴 「一件事」 改革;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动惠民政策资金更多采取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