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财联社
近三年以前,ChatGPT 的横空出世掀起了一场全球人工智能(AI) 热潮,在此期间,AI 概念股疯狂吸金,AI 芯片霸主英伟达的市值飙升了十多倍。
如今,AI 热情依然高涨,但投资者已经开始思考,大举建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是否只是炒作,还是确有实实在在的价值。
在美国,超大规模企业已经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了数千亿美元,这些资本支出很快就需要显示出明确的回报:若做不到这一点,就可能危及所谓 「科技七巨头」 股票的高估值。
最近几周,美股 AI 概念股显示出降温迹象。最近的警示信号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 95% 的组织在人工智能投资上没有获得回报,以及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投资者可能对人工智能过于兴奋。
周一,高盛首席经济学家 Jan Hatzius 在最新的季度 AI 采用跟踪报告中指出,虽然 AI 投资持续加速,但大公司的 AI 采用率开始放缓。
Hatzius 表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国企业的 AI 采用率为 9.7%,高于第二季度的 9.2%,但 AI 采用增长率有所放缓。

分行业来看,金融和房地产行业的 AI 采用率增幅最大,而教育服务行业的 AI 采用率增幅则出现了下降。与此同时,预计广播和出版行业未来六个月 AI 采用率增幅最大。
Hatzius 还指出,AI 采用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仍不算大。不过他也指出,在科技、设计和客户服务领域,岗位替代现象正在出现。自上次报告发布以来,在涉及 10375 名员工的裁员中,AI 被列为影响因素之一。
高盛预计,美国企业全面采用 AI 可能会导致 6% 至 7% 的员工被取代。
(财联社)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