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叶峰
9 月 8 日,光模块 CPO 概念在近期波动中迎来回调,通信 ETF(515880) 跌超 6%。盘中交投活跃,截至发稿成交额放量超 17 亿元。
近期在光模块的强势行情下,含光量 50% 的通信 ETF(515880) 成为市场上最受瞩目的产品之一。截至发稿,通信 ETF 年内涨幅超 73%,位居 A 股 ETF 涨幅第一。从规模来看,截至 9 月 7 日,通信 ETF 过去 20 个交易日净流入超 60 亿元,净流率超 183%,规模超 112 亿元,是通信行业中规模最大的 ETF。
数据来源 wind,截至 2025/9/7,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
近日算力板块波动加大,回调之中,看好人工智能算力未来前景的投资者终于是等到了很好的上车机会。但相信还有很多投资者看到波动行情之后心情也开始坐过山车,「跌是跌下来了,这光模块的车我到底还能不能上?」「我们真的还能相信光吗?」
能不能相信光?关键看基本面
能不能相信光,不止看市场的波动,还得看看基本面到底好不好。光模块行情终究要落回到技术迭代与订单实打实的增长上,AI 迭代是否持续霸屏,光模块能否如期放量。
而我们看到基本面上,并未出现明显利空消息,反而存在利好。北美方面,谷歌在 AI 上的进展持续加速。据报道,谷歌近期正与主要对外租赁英伟达 AI GPU 的小型云服务供应商展开谈判,希望这些企业在数据中心也托管部署谷歌的 TPU 芯片。谷歌已与至少一家合作方 (Fluidstack) 达成协议。这标志着谷歌将以第一大 ASIC 厂商的身份与英伟达 GPU 展开竞争。此外,近期谷歌大模型持续获得好评,Genie3、nano Banana 等图片视频类模型效果惊艳,在图像视频生成领域已建立明显优势。
从资本开支角度看,全球 AI 正处上行通道。全球最大的玩家无疑就是北美的头部云厂了。2025Q2,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总计 958 亿美元,同比增长 64%,持续保持高增态势。四厂对后续季度以及全年展望乐观,其中谷歌和 meta 上调了今年指引。
资料来源:中信建投研究所
云厂商对资本开支的激进投入,如果说 2023 年以及 2024 年是因为信心的话,那么走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真的尝到了甜头。以谷歌为例,谷歌云 2025Q2 收入 1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2%,订单飙升。AI 除了让云厂商的传统业务收入迅速增长之外,还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市场。2024 年的时候,谷歌旗下 DeepMind 团队 CEO Demis Hassabis 和 John Jumper 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理由是 「蛋白质结构预测」。这无疑是 AI 在学术界的一次大展拳脚。2025 年来,谷歌 AI 加速发展,除了 Gemini2.5 系列模型在文本类模型中大放异彩之外,近期走红的 Genie3、nano Banana 彰显了谷歌在图像、视频领域的实力。站在当下,我们几乎可以确定,AI 的商业模式已经跑通,接下来,它或许将开始加速,真正开始向各行业渗透。
国产 GPU 市场规模较大,国产算力叙事宏大。我国相关企业的产品虽然跟英伟达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国产算力高速发展下国内厂商的成长性斐然。国产 GPU 市场有多大?在 8 月底法说会上,英伟达给出预测:在 2030 年,全球 AI 基础设施支出将达到 3-4 万亿美金。中国是全球第二大计算市场,在 2025 年,市场规模达 500 亿美元,并将以 50% 的增速成长。可能有的朋友不知道 500 亿美金是什么概念,这里做个类比。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 年中国 CPU 行业市场规模约为 2160.32 亿元,同比增长 7.8%,2024 年约为 2300 亿元。也就是说,目前的 GPU 市场已大约达到 CPU 的 1.5 倍,同时将以 50% 的速度增长,国产算力成长潜力可想而知。
那么波动从何而来?资金面上,近期科创 50 等指数调整个股权重,导致部分大权重股面临短期抛压。其次,重大事件前后部分资金具有较强的兑现需求。尤其 4 月以来在大盘整体上行的过程中,算力板块作为核心主线,聚集了短线和长线等各类资金,可能引发部分资金获利离场,引发行情波动。
能不能相信光?还要放眼未来
能不能相信光,除了看基本面,还得看未来发展猛不猛。展望后市,AI 产业趋势明朗,明年 ASIC 也会贡献较大的增量,加上 GPU 本身仍在快速增长,芯片层面仍有快速增长。对于 PCB、光模块等配件而言,由于技术溢价持续成长,明年整体的市场规模增长或比今年更快。在目前 A 股流动性持续宽松,市场大盘表现良好的背景之下,AI 有几个明显的优势:
(1) 产业趋势明确,商业模式已经跑通。北美云厂商的闭环已经形成,业绩端高速增长已经可以反哺资本开支扩大,同时 AI 业务发展短期内算力仍然供不应求。国内发展节奏有望持续跟进。
(2) 市场规模较大,且对于部分环节目前市场规模二阶导仍为正数,估值支撑较强。北美四家云厂商第二季度单季资本开支合计逼近千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超过 60%。一方面,GPU 的放量规模持续扩大,另一方面,技术密集度提升持续推高算力产业链零组件价值量,目前部分环节市场规模增速 (注意是增速,不是绝对值) 仍未见顶。
(3) 产业边际变化明显,国产算力加速跟进。北美算力方面,GPU 放量带动了半导体产业链共同成长。国内方面,半导体产业链持续攻关,突破生产障碍的同时扩产持续推进,国产算力规模放量已在前夜。
(4)A 股优质资产重估,AI 产业链或成首要关注点。目前,北美算力带动相关环节业绩高增,国产算力相关的半导体产业链条代表我国工业生产的最高水平,有望享受重估红利。
如何参与人工智能行情?
在产品布局上,可以考虑兼顾北美算力和国产算力,同时可以结合网格策略、逢低定投等方式参与行情。
北美算力方面,通信 ETF(515880) 光模块占比 50%,「光模块+服务器+铜连接+光纤」 占比超过 77%,良好代表了算力硬件的基本面,当前规模超 112 亿元,居同类第一。同时,创业板人工智能 ETF(159388) 中,光模块占比超过 48%,同时有 20cm 弹性,在情绪高时或有更好表现。
国产算力方面,可以持续关注半导体四兄弟,科创芯片 ETF 国泰 (589100)、芯片 ETF(512760)、集成电路 ETF(159546)、半导体设备 ETF(159516)。如果追求高弹性上看,可以关注科创芯片 ETF 国泰 (589100)。若考虑持仓均衡 (兼顾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可以考虑芯片 ETF(512760)。此外,更看好设计的投资者可以选择集成电路 ETF(159546)、更看好设备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半导体设备 ETF(159516)。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