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0 日凌晨 1 点,苹果一年一度的秋季发布会 「超燃」 开场。
作为消费电子界的春晚,这场被命名为 「Awe-dropping」 的发布会,把市场目光聚焦在 iPhone 及其生态体系上。
苹果 CEO 库克一开场就点明了整场发布会的核心:「设计一直是苹果公司和业务的基石。」
与往年市场热议 「创新乏力」 不同,此次苹果产品线进行了大更新。苹果此次发布了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四款机型。
其中,全新的 「轻薄」 产品线 iPhone Air,取代了此前的 Plus 版本,也被称为 「苹果史上最薄 iPhone」,不少人直呼 「果味」 回来了。根据 Omdia 预估,iPhone Air 首年出货量 1000 万台。
价格方面,iPhone 17 标准版起售价 799 美元,Air 版起售价 999 美元、Pro 版起售价 1099 美元,Pro Max 版起售价 1199 美元。新机将在 9 月 12 日开启预购,9 月 19 日正式发售。
一些分析师认为,市场对 iPhone Air 的关注度将决定新品能否打破预期。在超薄新设计与生态带动下,苹果继续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护城河。
最薄 iPhone 横空出世
最大看点无疑是 iPhone 17 系列,尤其是取代 Plus 版本的 iPhone Air,被认为是本代的 「实验性」 产品。
据介绍,其厚度仅 5.6 毫米,重量只有 165 克,是迄今为止最轻薄的 iPhone。
轻薄意味着机械结构上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在设计上平衡,iPhone Air 采用单摄与轻量化设计,以满足对便携性极度追求的用户。
但苹果同时保持性能升级,iPhone Air 搭载了新款的 3 纳米 A19 Pro 处理器,以及苹果自研的新款调制解调器 C1x,提升速度和能效。并且,配备了 6.5 英寸 ProMotion 功能显示屏和 Center Stage 前置摄像头。
值得关注的是,要把轻薄贯彻到底,苹果直接取消了 iPhone Air 的 SIM 卡槽,全面使用 eSIM 卡,国内中国联通已经支持。
业内认为,Air 的推出既是中高端产品线差异化的体现,也是在需求趋缓背景下,尝试重塑市场兴奋点的策略,同时 「轻薄」 能力可以为研发中的折叠屏打下一定基础。
Omdia(原 Canalys) 研究经理周乐轩分析称,苹果以往在中端 iPhone 机型上的尝试,例如 mini 和 Plus 系列,市场表现均未达预期。这些机型陷入定位困境,既非成本领先者,也非真正的旗舰产品,在中国和印度等市场难以规模化拓展,因为这些市场的消费者更关注尺寸和性价比的平衡。
在他看来,iPhone Air 标志着一项战略转变。通过将 「超薄」 打造为高端属性,而非依赖 Plus 型号的更大显示屏,苹果可以逐步淘汰销量最弱的机型,同时强化其产品线演进策略。这借鉴了苹果在 Mac 产品线上的成功经验,即 Air 系列作为 Pro 系列的补充,形成了一个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层级。
iPhone Air 外,iPhone 17 标准版搭载 A19 系列芯片,采用 4800 万像素融合式双摄系统,以及全新 Center Stage 前置摄像头。这回,苹果终于 「听劝」,配备了 120Hz 的自适应刷新率显示屏,还使用了第二代超瓷晶面板。
iPhone 17 Pro/Max 搭载 A19 Pro 芯片,外观上最大的变化是摄像头,苹果称其为 「iPhone 影像史上最大的能力升级」。
据介绍,新机配备了 iPhone 迄今最长的长焦,最大等效焦距达 200 毫米,采用新一代四重反射棱镜设计,并搭载增大达 56% 的传感器。光学变焦范围达到 16 倍,取景构图时能拍得更远。支持超高分辨率,默认拍摄 2400 万像素照片。
同时,iPhone 17 Pro 系列首次用了 VC 均热板散热,相呼应的是,苹果的邀请函设计上,就融入液态玻璃与热成像视觉元素,暗示新 iPhone 的散热系统或新配色。高刷新率、VC 散热,这些在安卓上已成熟的设计,苹果一并更新上了。
手表常规迭代耳机带翻译功能
除 iPhone 外,Apple Watch 也将迎来全线更新,依然分为 Ultra、S11 和 SE 三大系列,都搭载了 S10 芯片。
最高端 Apple Watch Ultra 3 强化续航和耐用性,定位专业户外运动。Apple Watch Ultra 3 成为有史以来屏幕最大的 Apple Watch,具备 5G 功能以及双频 GPS。
Apple Watch Series 11 设计更轻薄,电池续航提升至 24 小时,新加血压提醒功能、睡眠评分,并支持 5G 通信。入门级的 Apple Watch SE 3 也强调更多的健康监测。
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 Apple 360 报告,Apple Watch 的累计营收在 2025 年第二季度突破 1000 亿美元。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第二季度,苹果已出现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此外,地域挑战仍存,尤其是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智能手表市场,华为在 2025 年第二季度已升至第一。而随着此次新品发布,苹果的手表业务预计将重返增长。
价格方面,Apple Watch Ultra 3 起售价 799 美元;Apple Watch Series 11 起售价为 399 美元;Apple Watch SE 3 售价 249 美元。
在耳机方面,AirPods Pro 3 成为发布会的另一关注点。外观设计变化不大,但优化降噪效果,支持实时翻译,新增心率监测传感器,进一步增强健康追踪功能。AirPods Pro 3 售价为 249 美元。
可穿戴产品线的更新,被外界解读为苹果在健康与运动监测领域的持续深耕,这意味着苹果将可穿戴生态中的 「健康闭环」 进一步补全。
国行 AI 还要等等
去年苹果大谈 AI 策略,今年更强调设计,国行 AI 还需要等待。
国内市场上,阿里巴巴和百度都会和苹果在 AI 上进行合作,但是国行版 Apple Intelligence 何时到来,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Omdia(原 Canalys) 数据显示,整体 AI 应用正在加速普及。到 2025 年底,预计四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具备 AI 功能,高于去年的仅 9%,而 AI 相关应用下载量已超过 10 亿次。显然,用户在日常体验中对 AI 的需求日益增长。
周乐轩表示,安卓在 AI 集成方面进展迅猛,苹果 AI 功能的推出缓慢,造成了用户采用上的差距。这导致部分用户推迟升级,并可能带来长期挑战,苹果被视为了 「AI 领域的后来者」。尽管其对隐私和设备端处理的关注仍是竞争优势,但这一价值主张需要更有效地传达,以增强用户信任和采用度。
他进一步指出,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苹果占据了约 40% 的具备 AI 功能的智能手机份额,但缺乏内置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驱使用户使用豆包等第三方应用。若不能加速 AI 部署,苹果可能将阵地拱手让给软件集成更深入的本地安卓品牌。
但没有 AI 的加持下,今年苹果发布会依然亮点不少,苹果有自己的设计哲学和战略定力。
整体而言,今年可谓苹果 「大年」,从手机外观到生态产品,全系进行了升级。一方面,手机产品线推出 Air 系列,有了新的探索;另一方面,手机、手表等终端体系搭载了更多自研芯片,表明苹果在关键零部件上的战略加码。
与此同时,下一代产品也被剧透。根据记者从供应链了解的消息,预计苹果明年推出折叠手机,事实上苹果对折叠产品研发已久,除了手机可能会有平板等形态。
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预测,2026 年折叠 iPhone 出货量将达 800 万~1000 万台,2027 年有望增长至 2500 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并未急于跟进折叠屏。业内人士指出,苹果一贯选择在市场成熟、生态完善后才入局。一旦推出,往往能迅速攫取行业利润。
作为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的 「第一股」,苹果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单一功能升级,而是通过稳定的产品节奏和软硬件结合的生态,维持长期大规模的体量和现金流。
(21 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