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巨头突然发出警告。
在大量军工企业纷纷涌入军用无人机市场的背景下,欧洲军工巨头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警告称,军用无人机制造业务可能是国防领域最大的泡沫。这是首位公开质疑这一市场的业内大佬。
值得一提的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莱茵金属股价持续暴涨,从冲突前的 42 亿欧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 860 亿欧元 (约合人民币 7200 亿元),累计涨幅高达 1948%。有分析指出,莱茵金属明显受益于欧洲掀起的新一轮 「军备竞赛」。帕佩格透露,公司订单储备最早明年年中有望达到 1200 亿欧元 (约合人民币 1 万亿元)。
军工巨头突发警告
美东时间 9 月 12 日,据 《华尔街日报》 报道,欧洲军工巨头莱茵金属公司首席执行官阿明·帕佩格表示,军用无人机制造业务可能是国防领域最大的泡沫。
报道称,军用无人机已在乌克兰战争中展现出关键作用,洛克希德·马丁、Anduril 以及大量军工初创企业纷纷涉足该领域,不仅投入生产,还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
帕佩格是首位公开质疑这一市场的业内大佬。他掌舵的莱茵金属是近年来全球市值增长最快的军工巨头。
自 2022 年以来,莱茵金属股价暴涨,从俄乌冲突前约 42 亿欧元一路飙升至如今的 860 亿欧元,累计涨幅高达 1948%,是德国蓝筹股中表现最好的股票之一。其总市值与全球最大的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 (900 亿欧元) 已相差不远。
帕佩格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军用无人机市场很可能只是下一个巨型泡沫。」
他指出,各国政府的无人机订单不足,难以让公司确信到 2030 年实现 10 亿欧元的无人机销售目标。莱茵金属预计,今年无人机业务营收将在 1.2 亿至 1.4 亿欧元之间。
帕佩格解释道:「短程军用无人机的价格低廉,只有大规模量产才能盈利。要做到 10 亿欧元的销售额,你必须生产出海量无人机,但各国并不需要几十万架无人机。」
他还表示,目前无人机价格正一路下探,大多数短程无人机的单价已降至约 1000 欧元,远程无人机的价格也滑落至约 2500 欧元。同时,反无人机技术发展迅速,大大削弱了无人机在战场上的作用。
雄心勃勃的军工巨头
值得一提的是,莱茵金属的目标是到 2030 年将集团销售额从去年的 97.5 亿欧元大幅提升至 400 亿至 500 亿欧元,利润率达到 20%。
帕佩格称,公司正按计划推进,订单储备最早明年年中有望达到 1200 亿欧元 (约合人民币 1 万亿元)。
就在本周,莱茵金属宣布将向乌克兰提供该公司制造的 「天空游骑兵」 反无人机系统,据称这套武器系统可以安装在车辆上,防空范围可达 16 平方公里。
莱茵金属被视为欧洲巩固国防业务的关键参与者,该公司的增长也主要由欧洲,尤其是德国不断提升的国防预算推动。帕佩格称,到本世纪末,公司在欧洲防务市场的份额可能增至 27%,而目前仅为 5%。
他还透露,莱茵金属计划在 2026 年第一季度或第二季度剥离旗下民用业务,全面转型为 「纯粹的军工制造商」,并拓展至航天与海军领域,突破其以往专注的陆战业务。
莱茵金属还计划通过收购中小企业及生产基地加速扩张。但帕佩格在最新采访中表示,目前尚未决定是否收购大众汽车在德国奥斯纳布吕克的工厂。
在地缘紧张局势的刺激下,欧洲正掀起新一轮 「军备竞赛」。欧洲防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欧盟成员国 2025 年或将超过北约 2% 的 GDP 的目标,达到 3920 亿欧元 (约合人民币 33000 亿元),即 GDP 的 2.1%。
报告称,欧盟 27 个成员国 2024 年的防务总开支为 3430 亿欧元,比 2023 年增加 19%,占 GDP 的 1.9%。
报告指出,这一趋势反映出,欧盟国家注重加强军力以应对变化中的安全局势,以及通过防卫和威慑所需的军事能力来武装国家军队。
中信证券指出,2025 年北约峰会召开期间,近 30 个欧洲国家承诺将国防支出提高至 GDP 的 5%,其中 3.5% 用于核心国防支出,1.5% 用于广义安全支出。从实现路径来看,欧洲国防支出整体达标难度或较大,测算 5.8 万亿美元支出总增量中或有约 46% 集中在德英法三国。
中信证券进一步表示,从投资方向来看,一方面,2.9 万亿美元核心国防支出增量中约 23% 或将用于装备购置,欧洲本土及美韩军工企业或将直接受益;另一方面,2.9 万亿美元广义安全支出增量中约 54% 或将投向能源及基建领域,有望对欧洲自全球关键材料 (如钛材、硬质合金)、能源设备 (如电网设备、储能及新能源装备零部件)、工程机械等领域进口带来需求拉动。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