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西贝喊错冤

西贝喊错冤

2025 年 9 月 15 日
央行今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连续四个月加量续作呵护税期资金利率

央行今日开展 6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连续四个月加量续作呵护税期资金利率

2025 年 9 月 15 日
苹果iPad二季度在印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三星平板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

苹果 iPad 二季度在印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三星平板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

2025 年 9 月 15 日

「反内卷」 政策叠加海内外需求,化工产业供需结构优化,石化 ETF(159731) 处较好布局时点

2025 年 9 月 15 日
广告

特朗普钦点 SEC 主席颠覆监管风暴:华尔街迎宽松时代,加密货币监管现重大转向

2025 年 9 月 15 日
美联储量化宽松之路走向终结,天量国债谁接盘?

美联储量化宽松之路走向终结,天量国债谁接盘?

2025 年 9 月 15 日
西贝刚刚致歉,多项菜品改现做!公司向一线员工补贴500元,很多员工被网暴!罗永浩最新发声

西贝刚刚致歉,多项菜品改现做!公司向一线员工补贴 500 元,很多员工被网暴!罗永浩最新发声

2025 年 9 月 15 日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文明确!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 部门曾发文明确!

2025 年 9 月 15 日

缺乏明确方向性驱动 镍价维持震荡格局

2025 年 9 月 15 日
167亿元 狂加仓

167 亿元 狂加仓

2025 年 9 月 15 日

国联期货棉花周报 20250912 多空因素交织,盘面区间震荡

2025 年 9 月 15 日
「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上热搜:用户隐私保护意识觉醒

「支付宝账号解除授权」 上热搜:用户隐私保护意识觉醒

2025 年 9 月 15 日

《求是》 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025 年 9 月 15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15 日 星期一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西贝喊错冤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15 日
在 全球
0

【文章来源:techweb】

一夜之间,罗永浩、连锁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 (以下简称 「西贝」) 和预制菜一起承包了微博热搜。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微博称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并顺势呼吁立法,要求餐厅强制标注预制菜。罗永浩的吐槽引发了连他本人都始料未及的回应,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接连强势回应: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

随后,西贝发布 《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布了罗永浩当天食用的 13 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 「作业指导书」,并开放了后厨直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反而加速了消费者 「西贝就是预制菜」 的认知。

这种观点的冲突来自于双方对于预制菜定义的认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只要不是现场制作的菜,就是预制菜。但去年 3 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出台后,标准意义上的预制菜比公众理解的要窄非常多。

而事实上,预制菜也并非 「差」 的代名词。在餐饮行业内卷严重的今天,大多数餐饮门店的客单价都在下滑,提前处理食材可以相当程度上节省时间和食材成本,既能保证口味、卫生,也能让餐厅能够正常经营的下去。

虽然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 「我对他们 (西贝和贾老板) 没什么兴趣,真正的目标是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但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更像是 「预制和口味」 之争。

而作为一家拥有超过 370 家连锁门店、年营收超过 60 亿的餐饮品牌,西贝被吐槽 「价格太贵」「难吃」 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组成那 60 亿营收的消费者们,更多是因为西贝实现了稳定、干净和 「一部人觉得好吃」 的平衡。

纠结自己是不是预制菜,西贝有点喊错冤了。

预制菜的争议

虽然西贝的直播里出现了提前腌制好的鱼、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等冷冻食材,但这些都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范畴。

首先,《通知》 里明确,「预制菜」 只包括经工业化预加工、作为预包装食品,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制菜品。并且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剂、严格使用添加剂。针对的是零售端的管理,即进入超市等渠道售卖的,不包括餐饮店的管理。

其次,针对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但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也就是说,即使餐饮店也使用同样的菜品,只要它是从中央厨房出来就进入餐厅厨房,就不算法律上的 「预制菜」。

这也是为什么,贾国龙会十分有底气的坚持西贝现在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

事实上,连锁品牌使用大众观念里的 「预制菜」 是非常普遍的行为。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3 年发布的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并且有望以 20% 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具体到企业,许多我们熟知的连锁餐饮品牌对会使用专业预制菜企业的产品,比如海底捞、吉野家等。

餐饮商家使用冷冻食材乃至预制技术,其实是市场的选择。

过去几年对于线下餐饮行业而言并不友好。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用户的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15.4%,但由于消费预期下降、竞争加剧和就餐场景变化等原因,同期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 10.2%。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那些主打高客单价的黑珍珠、米其林餐厅,其他所有餐饮都需要考虑缩减成本。

本身而言,中央厨房是餐饮后厨制作的标准化、工业化和流程化的一种体现,中式餐饮被切割成多个环节,变成一串串数字、一套套标准,实现工厂化生产。餐饮业工业化背后,提升的就是餐饮店的业绩与时间。

更别说现在预制菜技术已完全成熟,低温锁鲜的利用已经十分广泛,标准车间生产还具备卫生优势。

使用预制菜,或者说使用预制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更不是西贝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于预制菜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共识。这大概也是事情发酵之后,许多餐饮从业者纷纷站出来声援贾国龙和西贝的原因。

经营的选择

从整个事件来说,罗永浩攻击的是西贝的菜不好吃,是预制菜;消费者共鸣的是西贝贵且不好吃。

换句话说,让西贝陷入群体批判的,其实是价格和口味 (价值) 匹配的问题。

这次事发以后,伯虎财经收集了不少身边朋友对于西贝的评价,发现中年群体乃至有孩家庭群体对于西贝的评价都相当的正面——在互联网之外,西贝早已经作为宝宝餐厅出名。

西北菜往往很难和 「贵」 沾边,因为 「牛羊肉和主食」 唱主角的特点让它很难通过食材的稀缺性去抬高定价,也缺少高级西餐厅的仪式感和情绪价值。但和同类餐厅相比,西贝确实成功做成了 「高端」。

通过窄门宽眼搜索,你能够发现规模超 20 家以上的餐厅人均价格大多均维持在 24 元-55 元之间,同样以西北菜为主打的九毛九人均价格为 54.91 元,但西贝把人均价格做到了 85.03 元。

这是因为西贝把涨价的赌注押在了最重视健康的儿童餐需求。

2017 年,在华与华的帮助下,西贝确定了 「家有宝贝,就吃西贝」 的标语。到了 2021 年,西贝的儿童客流能有 500 万,而一份儿童餐的价格能有五六十块钱。

不久前,西贝还宣布,全面升级专业儿童餐,首次公开食材表并承诺"5 个不添加"——不添加味精、鸡精、香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每份套餐和单品上都附带"食材公开卡",详细列出所用食材及第三方检测验证标识,并强调 「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

孩子爱吃,并且足够健康,家长自然也舍得花钱。顺便一提,现在 85.03 元的客单价还是下滑过的,2023 年西贝的客单价坚挺在 98.35 元,馋哭一众同行。

所以对于西贝的主力客群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体验在味道做的多么好,价格多么实惠,而是实现了口味、健康和价格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不难吃,吃了不难受,孩子爱吃。

但让人疑惑的是,西贝在后厨直播过程中无意暴露了许多食材都需要解冻,包括但是不限于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和保质期 18 个月的鱼。网友调侃,一岁的儿童吃两岁的西兰花。

作为企业,你当然可以解释这些食材仍然是健康的,但很难说服那些愿意为健康付出溢价的宝爸宝妈们。

写在最后

罗永浩在昨晚的直播里专门把老乡鸡作为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优质案例。在老乡鸡的门店里,以加工程度为标准,菜品被划分为餐厅现做 (含生鲜现做、生切现做、生调现做)、半预制 (含央厨半预制、外采半预制) 和复热预制三个类别。

但实际上,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预制食品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势必要面对的常识是:便宜、便捷和卫生的食品,大概率会是预制食品。

第一财经今天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 「身份」 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这或许也是预制菜从野蛮走向正轨、从偏见走向共识的转折点。(路费)

参考来源:

1、有数 DataVision:《西贝莜面村的本质是管饭的托儿所》

2、界面新闻:《怎样才算是预制菜?》

3、定焦 One:《西贝,给罗永浩上了一课》

【文章来源:techweb】

一夜之间,罗永浩、连锁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 (以下简称 「西贝」) 和预制菜一起承包了微博热搜。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微博称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并顺势呼吁立法,要求餐厅强制标注预制菜。罗永浩的吐槽引发了连他本人都始料未及的回应,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接连强势回应: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

随后,西贝发布 《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布了罗永浩当天食用的 13 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 「作业指导书」,并开放了后厨直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反而加速了消费者 「西贝就是预制菜」 的认知。

这种观点的冲突来自于双方对于预制菜定义的认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只要不是现场制作的菜,就是预制菜。但去年 3 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出台后,标准意义上的预制菜比公众理解的要窄非常多。

而事实上,预制菜也并非 「差」 的代名词。在餐饮行业内卷严重的今天,大多数餐饮门店的客单价都在下滑,提前处理食材可以相当程度上节省时间和食材成本,既能保证口味、卫生,也能让餐厅能够正常经营的下去。

虽然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 「我对他们 (西贝和贾老板) 没什么兴趣,真正的目标是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但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更像是 「预制和口味」 之争。

而作为一家拥有超过 370 家连锁门店、年营收超过 60 亿的餐饮品牌,西贝被吐槽 「价格太贵」「难吃」 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组成那 60 亿营收的消费者们,更多是因为西贝实现了稳定、干净和 「一部人觉得好吃」 的平衡。

纠结自己是不是预制菜,西贝有点喊错冤了。

预制菜的争议

虽然西贝的直播里出现了提前腌制好的鱼、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等冷冻食材,但这些都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范畴。

首先,《通知》 里明确,「预制菜」 只包括经工业化预加工、作为预包装食品,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制菜品。并且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剂、严格使用添加剂。针对的是零售端的管理,即进入超市等渠道售卖的,不包括餐饮店的管理。

其次,针对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但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也就是说,即使餐饮店也使用同样的菜品,只要它是从中央厨房出来就进入餐厅厨房,就不算法律上的 「预制菜」。

这也是为什么,贾国龙会十分有底气的坚持西贝现在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

事实上,连锁品牌使用大众观念里的 「预制菜」 是非常普遍的行为。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3 年发布的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并且有望以 20% 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具体到企业,许多我们熟知的连锁餐饮品牌对会使用专业预制菜企业的产品,比如海底捞、吉野家等。

餐饮商家使用冷冻食材乃至预制技术,其实是市场的选择。

过去几年对于线下餐饮行业而言并不友好。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用户的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15.4%,但由于消费预期下降、竞争加剧和就餐场景变化等原因,同期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 10.2%。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那些主打高客单价的黑珍珠、米其林餐厅,其他所有餐饮都需要考虑缩减成本。

本身而言,中央厨房是餐饮后厨制作的标准化、工业化和流程化的一种体现,中式餐饮被切割成多个环节,变成一串串数字、一套套标准,实现工厂化生产。餐饮业工业化背后,提升的就是餐饮店的业绩与时间。

更别说现在预制菜技术已完全成熟,低温锁鲜的利用已经十分广泛,标准车间生产还具备卫生优势。

使用预制菜,或者说使用预制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更不是西贝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于预制菜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共识。这大概也是事情发酵之后,许多餐饮从业者纷纷站出来声援贾国龙和西贝的原因。

经营的选择

从整个事件来说,罗永浩攻击的是西贝的菜不好吃,是预制菜;消费者共鸣的是西贝贵且不好吃。

换句话说,让西贝陷入群体批判的,其实是价格和口味 (价值) 匹配的问题。

这次事发以后,伯虎财经收集了不少身边朋友对于西贝的评价,发现中年群体乃至有孩家庭群体对于西贝的评价都相当的正面——在互联网之外,西贝早已经作为宝宝餐厅出名。

西北菜往往很难和 「贵」 沾边,因为 「牛羊肉和主食」 唱主角的特点让它很难通过食材的稀缺性去抬高定价,也缺少高级西餐厅的仪式感和情绪价值。但和同类餐厅相比,西贝确实成功做成了 「高端」。

通过窄门宽眼搜索,你能够发现规模超 20 家以上的餐厅人均价格大多均维持在 24 元-55 元之间,同样以西北菜为主打的九毛九人均价格为 54.91 元,但西贝把人均价格做到了 85.03 元。

这是因为西贝把涨价的赌注押在了最重视健康的儿童餐需求。

2017 年,在华与华的帮助下,西贝确定了 「家有宝贝,就吃西贝」 的标语。到了 2021 年,西贝的儿童客流能有 500 万,而一份儿童餐的价格能有五六十块钱。

不久前,西贝还宣布,全面升级专业儿童餐,首次公开食材表并承诺"5 个不添加"——不添加味精、鸡精、香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每份套餐和单品上都附带"食材公开卡",详细列出所用食材及第三方检测验证标识,并强调 「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

孩子爱吃,并且足够健康,家长自然也舍得花钱。顺便一提,现在 85.03 元的客单价还是下滑过的,2023 年西贝的客单价坚挺在 98.35 元,馋哭一众同行。

所以对于西贝的主力客群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体验在味道做的多么好,价格多么实惠,而是实现了口味、健康和价格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不难吃,吃了不难受,孩子爱吃。

但让人疑惑的是,西贝在后厨直播过程中无意暴露了许多食材都需要解冻,包括但是不限于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和保质期 18 个月的鱼。网友调侃,一岁的儿童吃两岁的西兰花。

作为企业,你当然可以解释这些食材仍然是健康的,但很难说服那些愿意为健康付出溢价的宝爸宝妈们。

写在最后

罗永浩在昨晚的直播里专门把老乡鸡作为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优质案例。在老乡鸡的门店里,以加工程度为标准,菜品被划分为餐厅现做 (含生鲜现做、生切现做、生调现做)、半预制 (含央厨半预制、外采半预制) 和复热预制三个类别。

但实际上,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预制食品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势必要面对的常识是:便宜、便捷和卫生的食品,大概率会是预制食品。

第一财经今天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 「身份」 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这或许也是预制菜从野蛮走向正轨、从偏见走向共识的转折点。(路费)

参考来源:

1、有数 DataVision:《西贝莜面村的本质是管饭的托儿所》

2、界面新闻:《怎样才算是预制菜?》

3、定焦 One:《西贝,给罗永浩上了一课》

YOU MAY ALSO LIKE

苹果 iPad 二季度在印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三星平板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

国产智驾 Momenta 冒头,会是下一个华为吗?

【文章来源:techweb】

一夜之间,罗永浩、连锁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 (以下简称 「西贝」) 和预制菜一起承包了微博热搜。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微博称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并顺势呼吁立法,要求餐厅强制标注预制菜。罗永浩的吐槽引发了连他本人都始料未及的回应,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接连强势回应: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

随后,西贝发布 《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布了罗永浩当天食用的 13 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 「作业指导书」,并开放了后厨直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反而加速了消费者 「西贝就是预制菜」 的认知。

这种观点的冲突来自于双方对于预制菜定义的认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只要不是现场制作的菜,就是预制菜。但去年 3 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出台后,标准意义上的预制菜比公众理解的要窄非常多。

而事实上,预制菜也并非 「差」 的代名词。在餐饮行业内卷严重的今天,大多数餐饮门店的客单价都在下滑,提前处理食材可以相当程度上节省时间和食材成本,既能保证口味、卫生,也能让餐厅能够正常经营的下去。

虽然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 「我对他们 (西贝和贾老板) 没什么兴趣,真正的目标是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但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更像是 「预制和口味」 之争。

而作为一家拥有超过 370 家连锁门店、年营收超过 60 亿的餐饮品牌,西贝被吐槽 「价格太贵」「难吃」 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组成那 60 亿营收的消费者们,更多是因为西贝实现了稳定、干净和 「一部人觉得好吃」 的平衡。

纠结自己是不是预制菜,西贝有点喊错冤了。

预制菜的争议

虽然西贝的直播里出现了提前腌制好的鱼、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等冷冻食材,但这些都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范畴。

首先,《通知》 里明确,「预制菜」 只包括经工业化预加工、作为预包装食品,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制菜品。并且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剂、严格使用添加剂。针对的是零售端的管理,即进入超市等渠道售卖的,不包括餐饮店的管理。

其次,针对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但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也就是说,即使餐饮店也使用同样的菜品,只要它是从中央厨房出来就进入餐厅厨房,就不算法律上的 「预制菜」。

这也是为什么,贾国龙会十分有底气的坚持西贝现在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

事实上,连锁品牌使用大众观念里的 「预制菜」 是非常普遍的行为。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3 年发布的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并且有望以 20% 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具体到企业,许多我们熟知的连锁餐饮品牌对会使用专业预制菜企业的产品,比如海底捞、吉野家等。

餐饮商家使用冷冻食材乃至预制技术,其实是市场的选择。

过去几年对于线下餐饮行业而言并不友好。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用户的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15.4%,但由于消费预期下降、竞争加剧和就餐场景变化等原因,同期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 10.2%。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那些主打高客单价的黑珍珠、米其林餐厅,其他所有餐饮都需要考虑缩减成本。

本身而言,中央厨房是餐饮后厨制作的标准化、工业化和流程化的一种体现,中式餐饮被切割成多个环节,变成一串串数字、一套套标准,实现工厂化生产。餐饮业工业化背后,提升的就是餐饮店的业绩与时间。

更别说现在预制菜技术已完全成熟,低温锁鲜的利用已经十分广泛,标准车间生产还具备卫生优势。

使用预制菜,或者说使用预制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更不是西贝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于预制菜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共识。这大概也是事情发酵之后,许多餐饮从业者纷纷站出来声援贾国龙和西贝的原因。

经营的选择

从整个事件来说,罗永浩攻击的是西贝的菜不好吃,是预制菜;消费者共鸣的是西贝贵且不好吃。

换句话说,让西贝陷入群体批判的,其实是价格和口味 (价值) 匹配的问题。

这次事发以后,伯虎财经收集了不少身边朋友对于西贝的评价,发现中年群体乃至有孩家庭群体对于西贝的评价都相当的正面——在互联网之外,西贝早已经作为宝宝餐厅出名。

西北菜往往很难和 「贵」 沾边,因为 「牛羊肉和主食」 唱主角的特点让它很难通过食材的稀缺性去抬高定价,也缺少高级西餐厅的仪式感和情绪价值。但和同类餐厅相比,西贝确实成功做成了 「高端」。

通过窄门宽眼搜索,你能够发现规模超 20 家以上的餐厅人均价格大多均维持在 24 元-55 元之间,同样以西北菜为主打的九毛九人均价格为 54.91 元,但西贝把人均价格做到了 85.03 元。

这是因为西贝把涨价的赌注押在了最重视健康的儿童餐需求。

2017 年,在华与华的帮助下,西贝确定了 「家有宝贝,就吃西贝」 的标语。到了 2021 年,西贝的儿童客流能有 500 万,而一份儿童餐的价格能有五六十块钱。

不久前,西贝还宣布,全面升级专业儿童餐,首次公开食材表并承诺"5 个不添加"——不添加味精、鸡精、香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每份套餐和单品上都附带"食材公开卡",详细列出所用食材及第三方检测验证标识,并强调 「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

孩子爱吃,并且足够健康,家长自然也舍得花钱。顺便一提,现在 85.03 元的客单价还是下滑过的,2023 年西贝的客单价坚挺在 98.35 元,馋哭一众同行。

所以对于西贝的主力客群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体验在味道做的多么好,价格多么实惠,而是实现了口味、健康和价格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不难吃,吃了不难受,孩子爱吃。

但让人疑惑的是,西贝在后厨直播过程中无意暴露了许多食材都需要解冻,包括但是不限于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和保质期 18 个月的鱼。网友调侃,一岁的儿童吃两岁的西兰花。

作为企业,你当然可以解释这些食材仍然是健康的,但很难说服那些愿意为健康付出溢价的宝爸宝妈们。

写在最后

罗永浩在昨晚的直播里专门把老乡鸡作为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优质案例。在老乡鸡的门店里,以加工程度为标准,菜品被划分为餐厅现做 (含生鲜现做、生切现做、生调现做)、半预制 (含央厨半预制、外采半预制) 和复热预制三个类别。

但实际上,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预制食品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势必要面对的常识是:便宜、便捷和卫生的食品,大概率会是预制食品。

第一财经今天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 「身份」 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这或许也是预制菜从野蛮走向正轨、从偏见走向共识的转折点。(路费)

参考来源:

1、有数 DataVision:《西贝莜面村的本质是管饭的托儿所》

2、界面新闻:《怎样才算是预制菜?》

3、定焦 One:《西贝,给罗永浩上了一课》

【文章来源:techweb】

一夜之间,罗永浩、连锁餐饮品牌西贝莜面村 (以下简称 「西贝」) 和预制菜一起承包了微博热搜。

9 月 10 日,罗永浩发微博称 「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并顺势呼吁立法,要求餐厅强制标注预制菜。罗永浩的吐槽引发了连他本人都始料未及的回应,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接连强势回应:

「西贝没有一道预制菜」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一定一定会起诉他!」

「哪怕生意不做了,和罗永浩的官司一定要打」。

随后,西贝发布 《西贝全体伙伴致顾客的一封信》,公布了罗永浩当天食用的 13 道菜品具体制作过程的 「作业指导书」,并开放了后厨直播。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举措反而加速了消费者 「西贝就是预制菜」 的认知。

这种观点的冲突来自于双方对于预制菜定义的认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只要不是现场制作的菜,就是预制菜。但去年 3 月,《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 出台后,标准意义上的预制菜比公众理解的要窄非常多。

而事实上,预制菜也并非 「差」 的代名词。在餐饮行业内卷严重的今天,大多数餐饮门店的客单价都在下滑,提前处理食材可以相当程度上节省时间和食材成本,既能保证口味、卫生,也能让餐厅能够正常经营的下去。

虽然罗永浩在微博上表示 「我对他们 (西贝和贾老板) 没什么兴趣,真正的目标是推动中国预制菜行业透明化」,但我们认为这场争论更像是 「预制和口味」 之争。

而作为一家拥有超过 370 家连锁门店、年营收超过 60 亿的餐饮品牌,西贝被吐槽 「价格太贵」「难吃」 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组成那 60 亿营收的消费者们,更多是因为西贝实现了稳定、干净和 「一部人觉得好吃」 的平衡。

纠结自己是不是预制菜,西贝有点喊错冤了。

预制菜的争议

虽然西贝的直播里出现了提前腌制好的鱼、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等冷冻食材,但这些都不属于官方定义的预制菜范畴。

首先,《通知》 里明确,「预制菜」 只包括经工业化预加工、作为预包装食品,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制菜品。并且规定预制菜不能添加防腐剂、严格使用添加剂。针对的是零售端的管理,即进入超市等渠道售卖的,不包括餐饮店的管理。

其次,针对连锁餐饮企业,自行制作并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应当符合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但不纳入预制菜范围。也就是说,即使餐饮店也使用同样的菜品,只要它是从中央厨房出来就进入餐厅厨房,就不算法律上的 「预制菜」。

这也是为什么,贾国龙会十分有底气的坚持西贝现在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

事实上,连锁品牌使用大众观念里的 「预制菜」 是非常普遍的行为。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2023 年发布的 《预制菜行业发展报告》,2022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并且有望以 20% 左右的高增长率逐年上升。具体到企业,许多我们熟知的连锁餐饮品牌对会使用专业预制菜企业的产品,比如海底捞、吉野家等。

餐饮商家使用冷冻食材乃至预制技术,其实是市场的选择。

过去几年对于线下餐饮行业而言并不友好。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 年用户的人均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15.4%,但由于消费预期下降、竞争加剧和就餐场景变化等原因,同期堂食平均单价同比下降了 10.2%。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那些主打高客单价的黑珍珠、米其林餐厅,其他所有餐饮都需要考虑缩减成本。

本身而言,中央厨房是餐饮后厨制作的标准化、工业化和流程化的一种体现,中式餐饮被切割成多个环节,变成一串串数字、一套套标准,实现工厂化生产。餐饮业工业化背后,提升的就是餐饮店的业绩与时间。

更别说现在预制菜技术已完全成熟,低温锁鲜的利用已经十分广泛,标准车间生产还具备卫生优势。

使用预制菜,或者说使用预制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更不是西贝的问题,是目前整个社会对于预制菜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共识。这大概也是事情发酵之后,许多餐饮从业者纷纷站出来声援贾国龙和西贝的原因。

经营的选择

从整个事件来说,罗永浩攻击的是西贝的菜不好吃,是预制菜;消费者共鸣的是西贝贵且不好吃。

换句话说,让西贝陷入群体批判的,其实是价格和口味 (价值) 匹配的问题。

这次事发以后,伯虎财经收集了不少身边朋友对于西贝的评价,发现中年群体乃至有孩家庭群体对于西贝的评价都相当的正面——在互联网之外,西贝早已经作为宝宝餐厅出名。

西北菜往往很难和 「贵」 沾边,因为 「牛羊肉和主食」 唱主角的特点让它很难通过食材的稀缺性去抬高定价,也缺少高级西餐厅的仪式感和情绪价值。但和同类餐厅相比,西贝确实成功做成了 「高端」。

通过窄门宽眼搜索,你能够发现规模超 20 家以上的餐厅人均价格大多均维持在 24 元-55 元之间,同样以西北菜为主打的九毛九人均价格为 54.91 元,但西贝把人均价格做到了 85.03 元。

这是因为西贝把涨价的赌注押在了最重视健康的儿童餐需求。

2017 年,在华与华的帮助下,西贝确定了 「家有宝贝,就吃西贝」 的标语。到了 2021 年,西贝的儿童客流能有 500 万,而一份儿童餐的价格能有五六十块钱。

不久前,西贝还宣布,全面升级专业儿童餐,首次公开食材表并承诺"5 个不添加"——不添加味精、鸡精、香精、人工色素和防腐剂。每份套餐和单品上都附带"食材公开卡",详细列出所用食材及第三方检测验证标识,并强调 「能有机不普通,能天然不添加,能现做不预制」。

孩子爱吃,并且足够健康,家长自然也舍得花钱。顺便一提,现在 85.03 元的客单价还是下滑过的,2023 年西贝的客单价坚挺在 98.35 元,馋哭一众同行。

所以对于西贝的主力客群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体验在味道做的多么好,价格多么实惠,而是实现了口味、健康和价格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不难吃,吃了不难受,孩子爱吃。

但让人疑惑的是,西贝在后厨直播过程中无意暴露了许多食材都需要解冻,包括但是不限于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和保质期 18 个月的鱼。网友调侃,一岁的儿童吃两岁的西兰花。

作为企业,你当然可以解释这些食材仍然是健康的,但很难说服那些愿意为健康付出溢价的宝爸宝妈们。

写在最后

罗永浩在昨晚的直播里专门把老乡鸡作为保证消费者知情权的优质案例。在老乡鸡的门店里,以加工程度为标准,菜品被划分为餐厅现做 (含生鲜现做、生切现做、生调现做)、半预制 (含央厨半预制、外采半预制) 和复热预制三个类别。

但实际上,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预制食品的规模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势必要面对的常识是:便宜、便捷和卫生的食品,大概率会是预制食品。

第一财经今天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 《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 「身份」 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

这或许也是预制菜从野蛮走向正轨、从偏见走向共识的转折点。(路费)

参考来源:

1、有数 DataVision:《西贝莜面村的本质是管饭的托儿所》

2、界面新闻:《怎样才算是预制菜?》

3、定焦 One:《西贝,给罗永浩上了一课》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央行今日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连续四个月加量续作呵护税期资金利率

央行今日开展 6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连续四个月加量续作呵护税期资金利率

2025 年 9 月 15 日
苹果iPad二季度在印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三星平板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

苹果 iPad 二季度在印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三星平板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

2025 年 9 月 15 日

「反内卷」 政策叠加海内外需求,化工产业供需结构优化,石化 ETF(159731) 处较好布局时点

2025 年 9 月 15 日

特朗普钦点 SEC 主席颠覆监管风暴:华尔街迎宽松时代,加密货币监管现重大转向

2025 年 9 月 15 日
美联储量化宽松之路走向终结,天量国债谁接盘?

美联储量化宽松之路走向终结,天量国债谁接盘?

2025 年 9 月 15 日
西贝刚刚致歉,多项菜品改现做!公司向一线员工补贴500元,很多员工被网暴!罗永浩最新发声

西贝刚刚致歉,多项菜品改现做!公司向一线员工补贴 500 元,很多员工被网暴!罗永浩最新发声

2025 年 9 月 15 日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文明确!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 部门曾发文明确!

2025 年 9 月 15 日

缺乏明确方向性驱动 镍价维持震荡格局

2025 年 9 月 15 日
167亿元 狂加仓

167 亿元 狂加仓

2025 年 9 月 15 日

国联期货棉花周报 20250912 多空因素交织,盘面区间震荡

2025 年 9 月 15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央行今日开展 6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连续四个月加量续作呵护税期资金利率
  • 苹果 iPad 二季度在印度出货量同比大增 三星平板出货量同比大幅下滑
  • 「反内卷」 政策叠加海内外需求,化工产业供需结构优化,石化 ETF(159731) 处较好布局时点
  • 特朗普钦点 SEC 主席颠覆监管风暴:华尔街迎宽松时代,加密货币监管现重大转向
  • 美联储量化宽松之路走向终结,天量国债谁接盘?
  • 西贝刚刚致歉,多项菜品改现做!公司向一线员工补贴 500 元,很多员工被网暴!罗永浩最新发声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