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程鹏 潘海福
据北京日报 9 月 15 日报道,「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际,北京亮出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单。今天上午举行的首都 「十四五」 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介绍,京津冀三省市通力合作,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全面提升功能品质坚定迈进,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北京: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
「十四五」 时期,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坚定有序,城乡建设用地累计减量 150 平方公里,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超 3000 家,用疏解的 「减法」 换取了经济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的 「加法」。
新 「两翼」 发力齐飞:北京以分内之事支持雄安新区建设,「三校一院」 交钥匙项目全部开学、开诊,4000 余家北京来源企业在雄安新区扎根创业;城市副中心发展从有序拉开城市框架向全面提升功能品质坚定迈进,市级机关搬迁基本完成,北京艺术中心、城市图书馆和大运河博物馆成为首都文化新地标,环球影城成为北京文旅新名片。
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夜景 (从左至右,2024 年 2 月 28 日摄)。新华社发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京津冀主要城市 1 至 1.5 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区域内就诊可直接享受医保报销待遇、「一卡通行」 全面实现,科技成果区域转化效率和比重不断提升,北京输出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 2013 年的 70 多亿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840 多亿元、年均增长 25%,「六链五群」 产业图谱编制落地,产业协作由 「施工图」 逐步变成 「实景图」,2024 年三地 GDP 增速全部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用进一步显现。
「十四五」 收官时北京 GDP
预计迈上 5 万亿台阶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介绍,五年来,北京经济实力实现了大幅跃升。「十四五」 收官时,北京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迈上 5 万亿台阶。
「十四五」 时期,北京有效应对了超乎寻常的困难挑战,成功抵御了风高浪急的重大考验,「十四五」 规划各项指标进展顺利,高价值发明专利等 5 项指标好于预期,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服务贸易等指标符合预期,部署的战略任务、谋划的重大工程全面落地,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这五年,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北京紧紧围绕实现 「都」 的功能来布局和推进 「城」 的发展,以 「城」 的更高水平发展服务保障 「都」 的功能,中央政务空间形象更加舒朗庄重;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首都文化在保护传承中繁荣发展;持续增强国际交往综合承载能力,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常态化工作机制更趋完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连续 8 年居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首位。
这五年,北京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施策,精准有力实施逆周期调节,针对性出台系列稳增长举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2021 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4 万亿元大关。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4.98 万亿元,距离 5 万亿元仅 「一步之遥」。预计 「十四五」 收官时经济总量将超过 5 万亿,这也就意味着,北京五年的经济增量约 1.4 万亿、相当于新增了一个海淀区的经济总量。
发展质效也实现了显著提升,2024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2 万美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44.4 万元/人、居各省区市首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碳排放等多项指标也都是全国最优水平。
「2021 年到 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5.2%。」 杨秀玲说,这一增速是在各种风险挑战冲击下实现的,是在减量发展背景下取得的,为我国超大城市转型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北京用 10 年完成了发达国家
30 年的大气治理历程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在介绍 「十四五」 北京生态环境、交通出行、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变化时说:「从生态环境看,这些年最为大家称道的变化就是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北京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三十年的治理历程。」
数据显示,2024 年北京 PM2.5 平均浓度降至 30.5 微克/立方米,比 2013 年下降 65.9%,「APEC 蓝」 成为市民日常可见的 「北京蓝」。
北京还在全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基础上,全力打造森拥园簇的花园城市,环路景观花廊超过 300 公里,三分之二的公园实现无界融通,公园绿地 500 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超九成,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成为现实。
从交通出行看,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 152 公里、站点 95 座,围绕轨道交通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公交与轨道 50 米内换乘比例提高到 90%,创新推出通学、通医、通游等公交专线 352 条;五环内和城市副中心信号灯已经全部联网控制,平均不停车通过率 76.7%。聚焦市民停车需求,本市通过错时共享等方式,累计提供共享停车位 6 万余个。
五年来,「民生愿景」 一步步成为 「幸福实景」。教育方面,主动适应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新增中小学学位超过 15 万个。全市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 70%,集团内学校共享课程、师资等优质资源,更好满足群众对 「上好学」 的期待。
医疗方面,大力推动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建成了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市民在网上能预约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152 家医院线上互认 181 项检验结果、300 项检查结果。同时,本市持续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室设置和设备配备,市民能够在家门口看常见病、买常用药。
「老老人」「小小孩」 方面,北京发展了养老助餐点 2666 家、覆盖超过九成的城乡社区,450 多万名老年人都能就近解决吃饭问题。为了让年轻父母少为入托发愁,北京提供普惠托位超过 3.1 万个,适龄儿童入园率、普惠园覆盖率均达到 94%。
编辑|程鹏 潘海福
校对|金冥羽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北京日报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