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17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九部门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商务部 9 月 16 日消息,商务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5 方面提出 19 条举措。政策措施明确,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减少限制性措施;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按市场化原则投资符合条件的服务消费企业;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
•成交额连续 25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 流动性支撑 A 股市场上升逻辑持续
9 月 16 日,A 股市场下探回升,三大指数全线上涨。人形机器人板块爆发,概念股集中的机械设备、汽车板块均上演 「涨停潮」。整个 A 股市场超 3600 只股票上涨,逾 80 只股票涨停;成交额为 2.37 万亿元,为连续 25 个交易日超 2 万亿元。资金面上,融资资金持续流入,截至 9 月 15 日,A 股两融余额报 23699.99 亿元,融资余额报 23533.00 亿元,均创历史新高;9 月以来,A 股市场融资余额增加超 1000 亿元。9 月 16 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超 160 亿元。分析人士认为,本轮流动性支撑的叙事并未打破,中国股市上升的逻辑是可持续的。另外,一些新的积极因素正在出现,如美联储降息周期可能会重新开启、公募基金发行出现回暖等,市场中长期仍有望持续上行。
•9 月以来机构调研逾千家上市公司 三大行业投资机遇获青睐
截至 9 月 16 日记者发稿时,9 月以来,逾 1100 家 A 股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环比大幅增长。从股价表现看,过半上市公司 9 月以来取得正收益;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机械设备、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上市公司较受机构关注。就后市投资而言,机械设备行业中的机器人领域获得机构和市场高度关注,灵巧手等细分方向投资机遇值得重视;电子行业建议关注国产算力产业链,基础化工行业建议关注有机硅等供给弹性较大的板块。
上海证券报
•挖掘中国资产投资机会 外资下半年以来调研 A 股公司近 1800 次
下半年以来,近 400 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 A 股上市公司,累计调研次数近 1800 次,释放出对中国资产持续关注的积极信号。参与调研的外资机构不仅包括高盛、富达、贝莱德、瑞银等国际知名投行和资管公司,还有老虎太平洋基金、Point72 等知名对冲基金。从调研方向来看,外资机构关注点集中在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子仪器、医疗保健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迎关键节点 A 股公司 「闻风而动」
「下周将在特斯拉内部与各部门开会,重点关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系统、擎天柱 (Optimus) 机器人生产计划以及车辆生产和交付。」9 月 16 日,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的行程,点燃了大洋彼岸市场对机器人概念的热情。「类似于电动车,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行业依旧发挥着 『鲶鱼效应』,一举一动都对 A 股相关板块有不小的影响。」 一名关注人工智能的券商分析师向记者表示,从已披露的视频和数据看,特斯拉的 Optimus 已展现出技术先进性和多场景适应能力,其在运动控制、AI 算法和任务执行方面具有突出表现,能够胜任家庭环境中的多种服务工作。在该券商分析师看来,如果 Optimus 能按计划实现规模化量产,预计特斯拉将复刻电动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新消费 「扮靓」 证券化之路 美妆产业链公司扎堆 IPO
9 月以来,上海、江苏等地先后发布支持美妆产业发展的消息,为千亿级美妆产业赛道注入新动能。在市场各方的支持下,今年的 IPO 市场也迎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超 30 家美妆产业链公司备战 IPO,其中 3 家公司已上市,其余公司均在 IPO 辅导或审核阶段。记者关注到,从拟 IPO 企业类型看,基本覆盖品牌商、原料商、电商服务商、医美企业等美妆全产业链公司,其中品牌商成为本轮美妆产业链公司 IPO 的主力队员。从上市板块看,港股是美妆公司的首选地,部分公司也在冲刺 A 股、美股的 IPO。
证券时报
•激光雷达巨头赴港上市潮涌 竞逐 「智驾+机器人」 双赛道
港股市场正迎来激光雷达行业头部企业上市潮。9 月 16 日,禾赛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实现 「美股+港股」 双重主要上市,上市首日上涨 9.96%;8 月,图达通更新了招股书,拟继续推进港股 De-SPAC 上市进程,叠加此前已在港股上市的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板块效应凸显。在热闹的资本市场背后,激光雷达厂商紧抓 「智驾平权」 红利,通过高效研发、极致降本修炼内功,共同做大行业蛋糕,推动行业拐点到来。值得一提的是,在智驾领域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激光雷达已悄然在机器人赛道 「落地生根」,一场全新的行业竞技赛正在开启。
•人形机器人落地提速 18 只概念股年内涨幅亮眼
9 月 16 日,人形机器人板块强势上涨。消息面上,宇树科技宣布开源 UnifoLM-WMA-0,即宇树科技旗下跨多类机器人本体的开源世界模型—动作架构。据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消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宇树科技公司、具身智能基地公司、国网浙江华电研究院四方签署 「电力+具身智能」 框架合作协议,开启在电力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深度合作。业界普遍认为,2025 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产业有望迈进规模化量产阶段。A 股中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今年以来行情表现亮眼,110 只概念股年内平均上涨 67.63%,18 股最新收盘价较去年年末实现翻倍。
•液冷赛道持续升温 多家公司深度布局
9 月 16 日,液冷概念股走强,淳中科技、银轮股份、龙蟠科技涨停,润禾材料涨超 14%,中石科技、江苏雷利、中科曙光等跟涨。消息面上,英伟达正推动上游供应商开发一类名为微通道水冷板 (MLCP) 的水冷散热组件,以应对 AI GPU 芯片随代际更替不断上升的发热,单价是现有散热方案的三至五倍。据悉,MLCP 单价可达传统水冷板的 3—5 倍且能贡献较高毛利率,但由于其在流体力学、气泡动力学上的复杂性和更高冷液渗漏风险,尚需一段时间才能成熟。近日,多只液冷概念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发布最新回应。
证券日报
•免签 「朋友圈」 扩容催热入境游市场
9 月 15 日,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免签 「朋友圈」,对俄罗斯试行免签政策的首日,多地迎来首批免签入境俄罗斯旅客。签证便利化政策落地实施,让越来越多的外国旅客随时开启一场 「说走就走」 的中国旅行。根据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消息,截至 9 月 14 日,北京口岸今年入出境外国人超过 420 万人次,同比增长约 34%。享受免签和过境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超 120 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 57%。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入境游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体验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风光。」
•月内 122 只基金开启募集 环比增长 45.24%
9 月份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持续活跃。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9 月 1 日至 9 月 16 日,全市场共有 122 只基金启动募集,相较于 8 月份同期的 84 只环比增长 45.24%。同时,基金发行市场的 「开门红」 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募集效率的提升上。9 月份以来,新基金的平均认购天数较 8 月份同期的 17.42 天缩短了近 30%,部分热门产品甚至出现了 「一日售罄」 的火爆现象。月内新发基金的结构性特征尤为鲜明,权益类基金继续扮演 「主力军」 角色。9 月份以来,80 只权益类基金开启募集,占发行总量的 65.57%,较 8 月份同期的 66 只增长 21.21%,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工程机械行业稳步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今年以来,在内需与外需的共同拉动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释放出复苏反弹的积极信号。从产品销量持续回升,到头部企业中报营收净利润双增,再到新能源、农业等新场景持续渗透,行业正从前期调整期稳步迈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与此同时,面对国际贸易市场的不确定性,上市公司通过本土化布局与产品升级,在海外市场展现强劲韧性,为行业增长注入动力。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