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以来,结构性行情的爆发不仅推动了一批行业主题走强,也让一批基金经理的净值与规模同步上扬。在这一轮市场环境中,一些此前还处在腰部位置的基金经理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迅速突围,跻身百亿俱乐部。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达到 84 位,较 2024 年末新增 15 位。其中,不乏此前管理规模仅二三十亿元的基金经理,如今已完成数倍扩容。张璐、张韡、杨栋等人,正是在这一轮行情中凭借业绩带动资金涌入,实现从新星到百亿的跃升。
这批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也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既有多年研究背景积淀的老兵型选手,也有近几年在强主题行情中快速成长的新锐型人物。从公司分布来看,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基金公司最为突出,分别有多位基金经理上榜,进一步巩固了头部公司的行业话语权。而从这些基金经理的重仓路径来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股票被多位经理同时持有,行业共识与投资风格在这批人身上达成统一。
业绩先行,谁在凭实力闯进百亿俱乐部?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过去要成为百亿基金经理,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沉淀,而这届新晋百亿,只用了半年。今年以来,A 股结构性上涨行情给了主动权益投资者表现空间,而谁能把握住节奏、实现收益与规模共振,就成为突围的关键。
根据公募排排网的统计,以今年以来收益为指标 (截至 9 月 15 日晚净值更新),今年晋升百亿的基金经理中,TOP10 的上榜门槛为 35.05%。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张韡 (75.67%)、永赢基金张璐 (69.39%) 和富国基金杨栋 (61.18%)。
其中,张韡无疑是今年上半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新晋百亿代表。他管理的基金以医疗健康方向为主,共有 6 只产品,典型产品如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 (QDII) 人民币等。根据二季报数据,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多个医药标的涨幅显著,其中三生制药单季度涨幅高达 97.74%,直接带动其产品净值飙升。
张璐则是风格迥异的另一种典型。她以指数增强、量化选股见长,产品集中押注机器人产业链,如浙江荣泰、德昌电机、伟创电气等。在策略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张璐通过量化模型选择产业趋势较强、估值合理的公司,实现了收益与规模的同步放大。
杨栋则延续了其在成长股方向的深耕路径。他所管理的富国均衡优选、积极成长等产品重仓胜宏科技、宁德时代、联创光电、腾讯控股等高景气板块,其中胜宏科技在 AI 算力逻辑带动下二季度涨超 66%,成为业绩主因之一。
完整来看,这批收益靠前的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TOP10」 名单,还包括中欧基金蓝小康、汇添富基金马翔、鹏华基金闫思倩、嘉实基金的王贵重等均在各自行业赛道内实现超额收益。

规模猛增到百亿,这届新晋基金经理跑得太快了
与业绩并驾齐驱的,是资金的强势流入。谁能从市场手中接住子弹,谁就更有可能成为平台重点打造的核心人物。
若以 2025 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为标准,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TOP10 的 「入围线」 为 31.02 亿元。榜单前两位被永赢基金包揽,分别是张璐 (净增长 133.88 亿元) 和高楠 (净增长 107.79 亿元),形成明显的 「吸金双子星」。
张璐年初的管理规模仅为 20.25 亿元,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的基础上,半年实现了超 7 倍的增长,二季度末已达到 154.13 亿元。这一数字并非偶然,而是机构资金在高频追逐量化增强类产品背景下的自然选择。
高楠则从 45.47 亿元增长到 153.26 亿元,他代表另一种 「风格稳健、配置型主力」 的路线。作为永赢基金的首席权益投资官,他所管理的 7 只产品覆盖面更广,布局更分散,重点押注成长与消费结合的跨周期赛道。从重仓股看,泡泡玛特、新易盛、信达生物、胜宏科技等均为近期市场中受益于消费复苏与 AI 交叉逻辑的强势标的。
除永赢 「双子星」 外,中欧基金的蓝小康今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增长了 70.98 亿元,最新规模为 155.58 亿元。
鹏华基金的闫思倩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 「吸金」 成绩单。她管理规模从 2024 年末的 61.46 亿元增长至 161.36 亿元,净增 99.89 亿元,代表产品为鹏华碳中和主题等。其重仓标的多聚焦于电子、信息技术及新能源制造,呈现典型的成长抱团风格。
此外,广发基金的陈韫中、汇添富基金的张韡、易方达基金郭杰的等人也进入了规模增长 TOP10 榜单,他们分别在指数增强、医药、AI 科技等主题中发力,各自产品组合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增申购,助推规模快速膨胀。
一位公募渠道负责人表示:「从 TOP10 名单可以看出,『百亿突围』 的方式越来越多样。过去是长期积累,现在可能是短期内一个点打爆就能吸到大规模资金。但前提是你要有故事、有框架、有方向。」

从二线到主力,新晋百亿经理崛起背后的共性
回顾这 15 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不是空降突围者,而是在过去数年中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耐心型选手。
根据统计,这批新晋百亿经理中,全部具备至少四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四人从业时间已超过 10 年。张韡、杨栋等人都曾长期担任研究员或研究组长,深耕一个细分行业多年后才转任基金经理,其底层研究体系稳定性强,组合构建理念成熟。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批基金经理大多来自于投研体系扎实、内部协同良好的平台型公司。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公司均有两位基金经理新晋百亿俱乐部。
从重仓股共识角度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依旧是核心资产,被多位新晋百亿经理共同重仓。其中宁德时代不仅股价创出新高,其产业链未来产能预期与市场话题度也在不断强化资金的集聚效应。胜宏科技则在 AI 大年中凭借 PCB主线获得持续关注,成为组合中不可或缺的 「Beta 载体」。
最终,从业绩到规模,从个体到平台,这一届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正在逐渐完成从 「研究型」 向 「综合型」 的身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抓住市场机会,更重要的是持续构建自身的品牌、投研路径与机构认同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总结道:「现在这个市场,不怕你小,只怕你没想法。新晋百亿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轮回的起点。」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实现百亿晋升,这一波基金经理只要半年,三家基金公司 「新贵」 最多)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以来,结构性行情的爆发不仅推动了一批行业主题走强,也让一批基金经理的净值与规模同步上扬。在这一轮市场环境中,一些此前还处在腰部位置的基金经理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迅速突围,跻身百亿俱乐部。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达到 84 位,较 2024 年末新增 15 位。其中,不乏此前管理规模仅二三十亿元的基金经理,如今已完成数倍扩容。张璐、张韡、杨栋等人,正是在这一轮行情中凭借业绩带动资金涌入,实现从新星到百亿的跃升。
这批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也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既有多年研究背景积淀的老兵型选手,也有近几年在强主题行情中快速成长的新锐型人物。从公司分布来看,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基金公司最为突出,分别有多位基金经理上榜,进一步巩固了头部公司的行业话语权。而从这些基金经理的重仓路径来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股票被多位经理同时持有,行业共识与投资风格在这批人身上达成统一。
业绩先行,谁在凭实力闯进百亿俱乐部?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过去要成为百亿基金经理,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沉淀,而这届新晋百亿,只用了半年。今年以来,A 股结构性上涨行情给了主动权益投资者表现空间,而谁能把握住节奏、实现收益与规模共振,就成为突围的关键。
根据公募排排网的统计,以今年以来收益为指标 (截至 9 月 15 日晚净值更新),今年晋升百亿的基金经理中,TOP10 的上榜门槛为 35.05%。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张韡 (75.67%)、永赢基金张璐 (69.39%) 和富国基金杨栋 (61.18%)。
其中,张韡无疑是今年上半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新晋百亿代表。他管理的基金以医疗健康方向为主,共有 6 只产品,典型产品如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 (QDII) 人民币等。根据二季报数据,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多个医药标的涨幅显著,其中三生制药单季度涨幅高达 97.74%,直接带动其产品净值飙升。
张璐则是风格迥异的另一种典型。她以指数增强、量化选股见长,产品集中押注机器人产业链,如浙江荣泰、德昌电机、伟创电气等。在策略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张璐通过量化模型选择产业趋势较强、估值合理的公司,实现了收益与规模的同步放大。
杨栋则延续了其在成长股方向的深耕路径。他所管理的富国均衡优选、积极成长等产品重仓胜宏科技、宁德时代、联创光电、腾讯控股等高景气板块,其中胜宏科技在 AI 算力逻辑带动下二季度涨超 66%,成为业绩主因之一。
完整来看,这批收益靠前的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TOP10」 名单,还包括中欧基金蓝小康、汇添富基金马翔、鹏华基金闫思倩、嘉实基金的王贵重等均在各自行业赛道内实现超额收益。

规模猛增到百亿,这届新晋基金经理跑得太快了
与业绩并驾齐驱的,是资金的强势流入。谁能从市场手中接住子弹,谁就更有可能成为平台重点打造的核心人物。
若以 2025 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为标准,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TOP10 的 「入围线」 为 31.02 亿元。榜单前两位被永赢基金包揽,分别是张璐 (净增长 133.88 亿元) 和高楠 (净增长 107.79 亿元),形成明显的 「吸金双子星」。
张璐年初的管理规模仅为 20.25 亿元,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的基础上,半年实现了超 7 倍的增长,二季度末已达到 154.13 亿元。这一数字并非偶然,而是机构资金在高频追逐量化增强类产品背景下的自然选择。
高楠则从 45.47 亿元增长到 153.26 亿元,他代表另一种 「风格稳健、配置型主力」 的路线。作为永赢基金的首席权益投资官,他所管理的 7 只产品覆盖面更广,布局更分散,重点押注成长与消费结合的跨周期赛道。从重仓股看,泡泡玛特、新易盛、信达生物、胜宏科技等均为近期市场中受益于消费复苏与 AI 交叉逻辑的强势标的。
除永赢 「双子星」 外,中欧基金的蓝小康今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增长了 70.98 亿元,最新规模为 155.58 亿元。
鹏华基金的闫思倩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 「吸金」 成绩单。她管理规模从 2024 年末的 61.46 亿元增长至 161.36 亿元,净增 99.89 亿元,代表产品为鹏华碳中和主题等。其重仓标的多聚焦于电子、信息技术及新能源制造,呈现典型的成长抱团风格。
此外,广发基金的陈韫中、汇添富基金的张韡、易方达基金郭杰的等人也进入了规模增长 TOP10 榜单,他们分别在指数增强、医药、AI 科技等主题中发力,各自产品组合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增申购,助推规模快速膨胀。
一位公募渠道负责人表示:「从 TOP10 名单可以看出,『百亿突围』 的方式越来越多样。过去是长期积累,现在可能是短期内一个点打爆就能吸到大规模资金。但前提是你要有故事、有框架、有方向。」

从二线到主力,新晋百亿经理崛起背后的共性
回顾这 15 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不是空降突围者,而是在过去数年中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耐心型选手。
根据统计,这批新晋百亿经理中,全部具备至少四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四人从业时间已超过 10 年。张韡、杨栋等人都曾长期担任研究员或研究组长,深耕一个细分行业多年后才转任基金经理,其底层研究体系稳定性强,组合构建理念成熟。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批基金经理大多来自于投研体系扎实、内部协同良好的平台型公司。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公司均有两位基金经理新晋百亿俱乐部。
从重仓股共识角度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依旧是核心资产,被多位新晋百亿经理共同重仓。其中宁德时代不仅股价创出新高,其产业链未来产能预期与市场话题度也在不断强化资金的集聚效应。胜宏科技则在 AI 大年中凭借 PCB主线获得持续关注,成为组合中不可或缺的 「Beta 载体」。
最终,从业绩到规模,从个体到平台,这一届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正在逐渐完成从 「研究型」 向 「综合型」 的身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抓住市场机会,更重要的是持续构建自身的品牌、投研路径与机构认同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总结道:「现在这个市场,不怕你小,只怕你没想法。新晋百亿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轮回的起点。」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实现百亿晋升,这一波基金经理只要半年,三家基金公司 「新贵」 最多)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以来,结构性行情的爆发不仅推动了一批行业主题走强,也让一批基金经理的净值与规模同步上扬。在这一轮市场环境中,一些此前还处在腰部位置的基金经理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迅速突围,跻身百亿俱乐部。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达到 84 位,较 2024 年末新增 15 位。其中,不乏此前管理规模仅二三十亿元的基金经理,如今已完成数倍扩容。张璐、张韡、杨栋等人,正是在这一轮行情中凭借业绩带动资金涌入,实现从新星到百亿的跃升。
这批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也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既有多年研究背景积淀的老兵型选手,也有近几年在强主题行情中快速成长的新锐型人物。从公司分布来看,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基金公司最为突出,分别有多位基金经理上榜,进一步巩固了头部公司的行业话语权。而从这些基金经理的重仓路径来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股票被多位经理同时持有,行业共识与投资风格在这批人身上达成统一。
业绩先行,谁在凭实力闯进百亿俱乐部?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过去要成为百亿基金经理,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沉淀,而这届新晋百亿,只用了半年。今年以来,A 股结构性上涨行情给了主动权益投资者表现空间,而谁能把握住节奏、实现收益与规模共振,就成为突围的关键。
根据公募排排网的统计,以今年以来收益为指标 (截至 9 月 15 日晚净值更新),今年晋升百亿的基金经理中,TOP10 的上榜门槛为 35.05%。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张韡 (75.67%)、永赢基金张璐 (69.39%) 和富国基金杨栋 (61.18%)。
其中,张韡无疑是今年上半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新晋百亿代表。他管理的基金以医疗健康方向为主,共有 6 只产品,典型产品如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 (QDII) 人民币等。根据二季报数据,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多个医药标的涨幅显著,其中三生制药单季度涨幅高达 97.74%,直接带动其产品净值飙升。
张璐则是风格迥异的另一种典型。她以指数增强、量化选股见长,产品集中押注机器人产业链,如浙江荣泰、德昌电机、伟创电气等。在策略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张璐通过量化模型选择产业趋势较强、估值合理的公司,实现了收益与规模的同步放大。
杨栋则延续了其在成长股方向的深耕路径。他所管理的富国均衡优选、积极成长等产品重仓胜宏科技、宁德时代、联创光电、腾讯控股等高景气板块,其中胜宏科技在 AI 算力逻辑带动下二季度涨超 66%,成为业绩主因之一。
完整来看,这批收益靠前的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TOP10」 名单,还包括中欧基金蓝小康、汇添富基金马翔、鹏华基金闫思倩、嘉实基金的王贵重等均在各自行业赛道内实现超额收益。

规模猛增到百亿,这届新晋基金经理跑得太快了
与业绩并驾齐驱的,是资金的强势流入。谁能从市场手中接住子弹,谁就更有可能成为平台重点打造的核心人物。
若以 2025 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为标准,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TOP10 的 「入围线」 为 31.02 亿元。榜单前两位被永赢基金包揽,分别是张璐 (净增长 133.88 亿元) 和高楠 (净增长 107.79 亿元),形成明显的 「吸金双子星」。
张璐年初的管理规模仅为 20.25 亿元,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的基础上,半年实现了超 7 倍的增长,二季度末已达到 154.13 亿元。这一数字并非偶然,而是机构资金在高频追逐量化增强类产品背景下的自然选择。
高楠则从 45.47 亿元增长到 153.26 亿元,他代表另一种 「风格稳健、配置型主力」 的路线。作为永赢基金的首席权益投资官,他所管理的 7 只产品覆盖面更广,布局更分散,重点押注成长与消费结合的跨周期赛道。从重仓股看,泡泡玛特、新易盛、信达生物、胜宏科技等均为近期市场中受益于消费复苏与 AI 交叉逻辑的强势标的。
除永赢 「双子星」 外,中欧基金的蓝小康今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增长了 70.98 亿元,最新规模为 155.58 亿元。
鹏华基金的闫思倩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 「吸金」 成绩单。她管理规模从 2024 年末的 61.46 亿元增长至 161.36 亿元,净增 99.89 亿元,代表产品为鹏华碳中和主题等。其重仓标的多聚焦于电子、信息技术及新能源制造,呈现典型的成长抱团风格。
此外,广发基金的陈韫中、汇添富基金的张韡、易方达基金郭杰的等人也进入了规模增长 TOP10 榜单,他们分别在指数增强、医药、AI 科技等主题中发力,各自产品组合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增申购,助推规模快速膨胀。
一位公募渠道负责人表示:「从 TOP10 名单可以看出,『百亿突围』 的方式越来越多样。过去是长期积累,现在可能是短期内一个点打爆就能吸到大规模资金。但前提是你要有故事、有框架、有方向。」

从二线到主力,新晋百亿经理崛起背后的共性
回顾这 15 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不是空降突围者,而是在过去数年中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耐心型选手。
根据统计,这批新晋百亿经理中,全部具备至少四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四人从业时间已超过 10 年。张韡、杨栋等人都曾长期担任研究员或研究组长,深耕一个细分行业多年后才转任基金经理,其底层研究体系稳定性强,组合构建理念成熟。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批基金经理大多来自于投研体系扎实、内部协同良好的平台型公司。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公司均有两位基金经理新晋百亿俱乐部。
从重仓股共识角度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依旧是核心资产,被多位新晋百亿经理共同重仓。其中宁德时代不仅股价创出新高,其产业链未来产能预期与市场话题度也在不断强化资金的集聚效应。胜宏科技则在 AI 大年中凭借 PCB主线获得持续关注,成为组合中不可或缺的 「Beta 载体」。
最终,从业绩到规模,从个体到平台,这一届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正在逐渐完成从 「研究型」 向 「综合型」 的身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抓住市场机会,更重要的是持续构建自身的品牌、投研路径与机构认同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总结道:「现在这个市场,不怕你小,只怕你没想法。新晋百亿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轮回的起点。」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实现百亿晋升,这一波基金经理只要半年,三家基金公司 「新贵」 最多)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2025 年以来,结构性行情的爆发不仅推动了一批行业主题走强,也让一批基金经理的净值与规模同步上扬。在这一轮市场环境中,一些此前还处在腰部位置的基金经理凭借出色的业绩表现迅速突围,跻身百亿俱乐部。
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统计,截至 2025 年二季度末,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人数达到 84 位,较 2024 年末新增 15 位。其中,不乏此前管理规模仅二三十亿元的基金经理,如今已完成数倍扩容。张璐、张韡、杨栋等人,正是在这一轮行情中凭借业绩带动资金涌入,实现从新星到百亿的跃升。
这批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也呈现出鲜明的群体特征——既有多年研究背景积淀的老兵型选手,也有近几年在强主题行情中快速成长的新锐型人物。从公司分布来看,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基金公司最为突出,分别有多位基金经理上榜,进一步巩固了头部公司的行业话语权。而从这些基金经理的重仓路径来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股票被多位经理同时持有,行业共识与投资风格在这批人身上达成统一。
业绩先行,谁在凭实力闯进百亿俱乐部?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过去要成为百亿基金经理,往往需要数年时间沉淀,而这届新晋百亿,只用了半年。今年以来,A 股结构性上涨行情给了主动权益投资者表现空间,而谁能把握住节奏、实现收益与规模共振,就成为突围的关键。
根据公募排排网的统计,以今年以来收益为指标 (截至 9 月 15 日晚净值更新),今年晋升百亿的基金经理中,TOP10 的上榜门槛为 35.05%。位列前三的分别是汇添富基金张韡 (75.67%)、永赢基金张璐 (69.39%) 和富国基金杨栋 (61.18%)。
其中,张韡无疑是今年上半年市场关注度最高的新晋百亿代表。他管理的基金以医疗健康方向为主,共有 6 只产品,典型产品如汇添富创新医药混合、汇添富医疗服务灵活配置混合、汇添富全球医疗混合 (QDII) 人民币等。根据二季报数据,其前十大重仓股中,恒瑞医药、信达生物、三生制药等多个医药标的涨幅显著,其中三生制药单季度涨幅高达 97.74%,直接带动其产品净值飙升。
张璐则是风格迥异的另一种典型。她以指数增强、量化选股见长,产品集中押注机器人产业链,如浙江荣泰、德昌电机、伟创电气等。在策略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张璐通过量化模型选择产业趋势较强、估值合理的公司,实现了收益与规模的同步放大。
杨栋则延续了其在成长股方向的深耕路径。他所管理的富国均衡优选、积极成长等产品重仓胜宏科技、宁德时代、联创光电、腾讯控股等高景气板块,其中胜宏科技在 AI 算力逻辑带动下二季度涨超 66%,成为业绩主因之一。
完整来看,这批收益靠前的 「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TOP10」 名单,还包括中欧基金蓝小康、汇添富基金马翔、鹏华基金闫思倩、嘉实基金的王贵重等均在各自行业赛道内实现超额收益。

规模猛增到百亿,这届新晋基金经理跑得太快了
与业绩并驾齐驱的,是资金的强势流入。谁能从市场手中接住子弹,谁就更有可能成为平台重点打造的核心人物。
若以 2025 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净增长为标准,新晋百亿基金经理中,TOP10 的 「入围线」 为 31.02 亿元。榜单前两位被永赢基金包揽,分别是张璐 (净增长 133.88 亿元) 和高楠 (净增长 107.79 亿元),形成明显的 「吸金双子星」。
张璐年初的管理规模仅为 20.25 亿元,在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的基础上,半年实现了超 7 倍的增长,二季度末已达到 154.13 亿元。这一数字并非偶然,而是机构资金在高频追逐量化增强类产品背景下的自然选择。
高楠则从 45.47 亿元增长到 153.26 亿元,他代表另一种 「风格稳健、配置型主力」 的路线。作为永赢基金的首席权益投资官,他所管理的 7 只产品覆盖面更广,布局更分散,重点押注成长与消费结合的跨周期赛道。从重仓股看,泡泡玛特、新易盛、信达生物、胜宏科技等均为近期市场中受益于消费复苏与 AI 交叉逻辑的强势标的。
除永赢 「双子星」 外,中欧基金的蓝小康今年上半年管理规模增长了 70.98 亿元,最新规模为 155.58 亿元。
鹏华基金的闫思倩也交出了一份优秀的 「吸金」 成绩单。她管理规模从 2024 年末的 61.46 亿元增长至 161.36 亿元,净增 99.89 亿元,代表产品为鹏华碳中和主题等。其重仓标的多聚焦于电子、信息技术及新能源制造,呈现典型的成长抱团风格。
此外,广发基金的陈韫中、汇添富基金的张韡、易方达基金郭杰的等人也进入了规模增长 TOP10 榜单,他们分别在指数增强、医药、AI 科技等主题中发力,各自产品组合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新增申购,助推规模快速膨胀。
一位公募渠道负责人表示:「从 TOP10 名单可以看出,『百亿突围』 的方式越来越多样。过去是长期积累,现在可能是短期内一个点打爆就能吸到大规模资金。但前提是你要有故事、有框架、有方向。」

从二线到主力,新晋百亿经理崛起背后的共性
回顾这 15 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不是空降突围者,而是在过去数年中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的耐心型选手。
根据统计,这批新晋百亿经理中,全部具备至少四年以上投资经验,其中四人从业时间已超过 10 年。张韡、杨栋等人都曾长期担任研究员或研究组长,深耕一个细分行业多年后才转任基金经理,其底层研究体系稳定性强,组合构建理念成熟。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批基金经理大多来自于投研体系扎实、内部协同良好的平台型公司。汇添富、中欧、永赢三家公司均有两位基金经理新晋百亿俱乐部。
从重仓股共识角度看,宁德时代、胜宏科技、腾讯控股等依旧是核心资产,被多位新晋百亿经理共同重仓。其中宁德时代不仅股价创出新高,其产业链未来产能预期与市场话题度也在不断强化资金的集聚效应。胜宏科技则在 AI 大年中凭借 PCB主线获得持续关注,成为组合中不可或缺的 「Beta 载体」。
最终,从业绩到规模,从个体到平台,这一届新晋百亿基金经理正在逐渐完成从 「研究型」 向 「综合型」 的身份转变。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抓住市场机会,更重要的是持续构建自身的品牌、投研路径与机构认同度。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总结道:「现在这个市场,不怕你小,只怕你没想法。新晋百亿不是终点,而是下一个轮回的起点。」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实现百亿晋升,这一波基金经理只要半年,三家基金公司 「新贵」 最多)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