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数据宝
2025 世界储能大会在宁德开幕。
9 月 17 日,储能指数上涨 1.35%,位于万得热门概念指数涨幅榜前列。成份股中,龙头宁德时代股价大涨 6.7%,盘中股价最高冲至 381.88 元,创历史新高。其余个股中,豪鹏科技涨停;欣旺达、杉杉股份涨逾 7%;万里扬和孚能科技涨幅在 5% 以上。

消息面上,2025 世界储能大会于 9 月 17 日在宁德举办。这场盛会以 「储能新纪元零碳启未来」 为核心,为 「十四五」 收官与 「十五五」 谋划关键节点的储能产业,提供技术、市场与生态的三维解决方案。
在大会开幕式上,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指出,过去五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增长达 11 倍;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更是实现了 20 倍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储能电池和系统的出货量分别占据全球市场的 90% 和 70% 以上。
曾毓群称,宁德时代 2014 年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 800 亿元,2024 年宁德时代拥有及在申请专利合计达 4.3 万项,今年预计还会增加 7000 项左右,连续 5 年申请专利数行业第一。
在 2025 世界储能大会现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 《新型储能技术发展路线图 (2025—2035 年)》,路线图规划的发展目标为:2027 年,新型储能产业步入规模化发展初期,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 1.8 亿千瓦;2030 年,新型储能产业全面市场化发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 2.4 亿千瓦;2035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超过 3 亿千瓦。路线图还就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机械储能、储热蓄冷、氢储能五项新型储能技术作出发展展望。
据悉,在本届大会筹办期间,宁德市新对接产业项目 22 个,计划总投资 367 亿元。在 2025 世界储能大会开幕式上,共有 18 个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 245.8 亿元,项目涵盖新型电池、新型储能系统、新材料、零碳园区等方向。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 1.8 亿千瓦以上
政策面上,9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以下简称 《行动方案》),主要涉及总体目标、应用场景、利用水平、创新融合、标准体系、市场机制等方面。
《行动方案》 指出,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 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 2500 亿元,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仍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各类技术路线及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培育一批试点应用项目,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
华泰证券认为,《行动方案》 对于源、网、荷三个方向的新型储能模式都进行了部署,合理提升新型储能调用水平,目标符合市场预期。商业模式创新是未来储能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通过与风光装机耦合实现更优的经济性。调度更公平的情景下储能年循环次数有望提高,通过更多电量循环摊薄度电成本。
据中信证券测算,在储能 100 元/千瓦的容量电价水平下,若储能新增装机保持 30% 增速,对终端用电价格影响仅有 1.19%,储能容量电价具备可行性。136 号文取消强制配储后,储能行业从成本竞争转向价值创造,有望实现行业竞争格局优化,看好储能产业链相关的头部厂商。
这些储能概念股业绩向好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上半年净利润规模逾 1 亿元,且同比增速超过 10% 的储能概念股,共计 20 只。
其中,上半年盈利规模在 10 亿元以上的储能概念股有 5 只,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和璞泰来,对应净利润规模依次为 304.85 亿元、155.11 亿元、77.35 亿元、15.22 亿元、10.55 亿元。
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收 3712.81 亿元,同比增长 23.3%;归母净利润 155.11 亿元,同比增长 13.79%。今年 2 月,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合同,容量达 12.5 吉瓦时。据悉,此次签约储能系统将安装在 5 个项目地,采用比亚迪全新一代 「MC Cube-T 魔方储能系统」。
阳光电源为全球储能系统龙头。2025 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收入 178.03 亿元,同比增长 127.78%,营收占比升至 40.89%,首次超过光伏逆变器业务。埃及当地时间 9 月 14 日,埃及总统塞西会见了挪威能源公司 Scatec 首席执行官泰耶·皮尔斯科格与阳光电源的董事长曹仁贤。曹仁贤在会议上提出在埃及建立一座年产能达 10 吉瓦的储能电池工厂的计划。
从净利润变动看,在去年同期盈利的基础上,杉杉股份净利润同比增幅居首,高达 1079.59%;锦浪科技、骆驼股份、先导智能随后,净利润同比增幅依次为 70.96%、69.46%、61.19%;阳光电源和万里扬净利润增速超过 50%。
杉杉股份为负极材料龙头。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98.58 亿元,同比增长 11.78%;归母净利润 2.07 亿元,同比增长 1079.59%。公司表示,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持续高景气度驱动下,锂电池需求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带动负极材料需求攀升。高工产业研究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 129 万吨,同比增长 37%。

(数据宝)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