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9 月 22 日到 10 月 12 日的 21 天,就有 12 天休市。你要是大资金,大概率都不会提前行动。当行情从百花齐放到抱团取暖,整体的赚钱效应自然会阶段性下降。因此,当前市场进入节前效应的概率较大,适合潜伏,「大肉」 机会可能很少。
在写给赢家学院学员的文章里,小二总结过美联储历次降息对 A 股的影响,结论是降息对 A 股行情的直接驱动不大,我们不应该在 A 股下注美联储的动作,目前的牛市源于股市的地位提升和科技产业的升级驱动。
节前效应出现?
节前效应是 A 股的传统之一,指的是行情在长假前,通常不会有激烈的表现,因为资金会根据假期中的各种消息来更新交易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下周一的重磅会议之外,整个 9 月,市场该炒的预期都基本落地了,包括以下部分:
1.「九三阅兵」 驱动的军工炒作;
2. 甲骨文的巨量投入指引;
3. 宁德时代的估值洼地被填补,创出历史新高;
4. 华为发布 《智能世界 2035》 报告;
5. 美联储降息;
6. 机器人板块出现集体砸盘。
9 月份还剩 7 个交易日,过了国庆后交易两天又是周末。从 9 月 22 日到 10 月 12 日的 21 天,就有 12 天休市。你要是大资金,大概率都不会提前行动。
另外,我们来看几个龙头的走势。
金融三龙头:工商银行、中国平安、中信证券
科技龙头:寒武纪、中际旭创、三花智控
可以看出,在指数权重上暂时不要抱太大希望,题材炒作方面还剩下光模块的士气较高。
当行情从百花齐放到抱团取暖,整体的赚钱效应自然会阶段性下降。因此,在小二看来,当前市场进入节前效应的概率较大,适合潜伏,「大肉」 机会可能很少。
当然,可能会有投资者反驳:「下周一,国新办举办重磅新闻发布会,潘功胜、李云泽、吴清、朱鹤新等出席。去年 9 月 24 日也是这样规格的会议,开启了 A 股的牛市。」
这个问题,我们展开聊聊。
下周一重磅新闻发布会
自从去年 9 月 24 日央行公开表态创设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来,主要有央行及证监会领导出席的会议,市场都十分关注。不过,我们可以注意去年 9 月 24 日和下周一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介绍表述。
去年 9 月 24 日的会议主题是 「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聊的是 「措施」;
今年 9 月 22 日的会议主题是 「介绍 『十四五』 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聊的是 「总结」。
一个是增量政策,一个是总结回顾。如果真的要希望有增量政策,就要寄望于答记者问的环节。
有一说一,站在理性的博弈角度,这种博弈的性价比偏低。
所以,综上所述,小二倾向于当下行情进入节前效应,就像前文说的那样,这段时间适合潜伏。
潜伏什么?当然是 「十五五」 规划。
按照前两次五年规划出台的时间来看,9 月底至 10 月中旬是比较理想的潜伏窗口。
牛市场景下的任何震荡调整,都是阶段休整,都是为了冲击新高。今年 「上证指数 4000 点必过」 的观点不变。
今天就聊这么多,祝大家周末愉快,牛市愉快!
(小二哥)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