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晓青
9 月 22 日,金字火腿(002515.SZ) 披露关于全资子公司对外投资暨签署框架协议的公告。
公告称,全资子公司福建金字半导体有限公司看好 AI 产业趋势和光通信行业的市场前景,拟以不超过 3 亿元,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中晟微电子 (杭州) 有限公司 (简称 「中晟微电子」 或 「标的公司」) 不超过 20% 的股权。
拟投资的公司目前还未盈利
此次交易将分两轮进行,第一轮增资金额为 1 亿元,是按照中晟微电子投前估值为 10 亿元至 13 亿元的估值进行 (是依托标的公司历史融资投后估值 7.75 亿元的确定性,考虑其所处的行业特性,
结合其订单增长的业务支撑,同时参考同类可比公司的市销率、市盈率、市研率等指标,经双方协商确定)。如果按照标的公司投前 10 亿元的估值计算, 以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为基准日,增值率为 9710%。因此可能存在此次交易估值过高,后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的风险。
资料显示,中晟微电子成立于 2019 年,专注于 400G、800G、1.6T 及以上高速光模块核心电芯片的研发设计。
不过,金字火腿在公告中强调,此次签订的框架协议属于签约各方基本意愿的框架性约定,本次交易事项所涉及的具体事宜包括交易金额、交易方案等,尚需对标的公司进行全面尽职调查后根据相关结果进一步协商洽谈,本次交易最终条款以签署的正式协议为准,最终能否达成尚存在不确定性。
而且,该事项目前仅与标的公司及主要股东达成一致意向,尚未与标的公司其他股东就本次交易进行沟通。故本次交易存在交易条款无法达成一致的风险。
金字火腿表示,公司管理层人员在相关行业技术积累、 经验、 管理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过往有对外投资不成功的情形 (如 2016 年以购买股权及增资的方式取得中钰资本管理 (北京) 有限公司 51% 的股权、 2023 年以增资的方式取得浙江银盾云科技有限公司 12.2807% 的股权等),此次跨界对外投资仍存在业绩未达预期的风险。
另外,标的公司目前还未盈利,未来盈利状况仍存在不确定性。
财务数据显示,中晟微电子今年前 7 个月营业收入 51.11 万元,净利润亏损 2037 万元。
金字火腿成立于 1994 年 11 月,由施延军创办,早期主要生产销售金华火腿等传统肉制品。
2010 年 12 月,金字火腿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火腿第一股",主营中式火腿、欧式发酵火腿等火腿产品,香肠、酱肉、腊肉、咸肉、烤肠、XO 酱等特色纯肉制品以及满足生鲜电商、社群电商、食品加工企业、连锁餐饮等客户个性化需求的预制肉类业务。其中火腿是公司基础业务。
频繁跨界投资失败,公司多次易主
在此之前,做火腿起家的金字火腿创始人施延军多次试图跨界投资。
2013 年—2016 年间,金字火腿先后涉足稀土、医疗、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但这些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
2017 年,金字火腿与中钰资本合作,斥资 11.8 亿元收购中钰资本旗下的浙江中钰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试图转型医疗健康产业。
然而,这次转型也并不顺利,2018 年公司宣布终止收购,并剥离相关资产,重回火腿主业。
2019 年,金字火腿曾筹划控制权变更,拟引入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由广东省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但最终未能成行。
2021 年 10 月,公司原第一大股东安吉巴玛与任贵龙签署了 《股份转让协议》,安吉巴玛将其持有的公司 198625280 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份的 20.30%) 协议转让给任贵龙,转让价格为 5 元/股,总价款为 9.93 亿元。
此次交易完成后,任贵龙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创始人施延军退居二线。
值得一提的是,金字火腿在今年 4 月再度宣布易主。
4 月 25 日,金字火腿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任贵龙与郑庆昇签署了 《股份转让协议》,任贵龙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 1.45 亿股股份转让给郑庆昇,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 11.98%。
同时,双方签署了 《表决权委托协议》,任贵龙将其持有的剩余股份 82974679 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 6.85%) 表决权全部委托给郑庆昇,委托期限自表决权委托协议签署日起至自本次转让标的股份过户日起 18 个月。
本次标的股份的每股转让价格为 6 元,股份转让的总价款为 8.7 亿元。交易完成后,郑庆昇将拥有公司 11.98% 的股份及合计 18.83% 的表决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金字火腿 2025 年半年报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 亿元,同比下降 14.73%;实现净利润 2292.04 万元,同比下降 25.11%。毛利率为 24.97%,同比下降 1.07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 13.23%,同比下降 13.01 个百分点。
如果从第二季度的单个季度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38.85%;净利润为亏损 141.67 万元,同比降幅高达 120.35%。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上半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882.3 万元,为 2021 年来首度转负。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