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进一步提升企业套期保值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由宁波市委金融办、宁波证监局指导,大商所支持,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宁波上市公司协会和永安期货联合举办的第六期宁波地区大宗商品产业培训班 9 月 23 日开课。宁波地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大宗贸易商、「专精特新」 等中小企业的百余名学员代表参加培训。
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在活动中表示,近年来,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迫切。大商所在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不断丰富市场服务模式、深化场外建设、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努力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宁波的产业结构与大商所上市品种关联度较高,一直以来是大商所产业服务的重要区域之一。举办本次产业培训活动,就是希望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与证监会系统单位一起,帮助实体企业进一步认识期货市场的功能与作用,依托衍生品强化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为宁波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成效显著,已上市的期货和期权品种覆盖了国民经济主要领域,大部分品种交易活跃,成为企业现货贸易的定价基准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同时还应看到,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技术性特征日益突出,要充分了解和全面认识期货市场的总体特征属性和功能。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将围绕服务监管、服务市场的工作定位,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培训中,江苏富实数据研究院院长蔡拥政从宏观视角讲述了国内期货市场从建设初期到走向开放与创新发展的历程,并从市场发展的维度对企业套期保值带来的变化进行了深入剖析。他强调了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经济周期、金融周期、行业供需、企业生产流程及现货业务模式等多元角度透视企业风险管理的需求,同时结合铁矿石、煤焦等黑色商品的案例,对期现套保的三种应用模式及企业如何搭建风险管理架构作了细致讲解。
热联集团产业咨询服务负责人王奇介绍了期权市场的概况和发展历史,并就期权的十要素及影响期权价格的因素进行了详细讲解。他表示,衍生品是实体产业扩大规模、穿越周期的重要工具。企业从现货公司升级为现期公司,再到期现服务商,通过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服务,整合资金、价格、货物和信息流,可以为上下游提供个性化风险管理与采销优化方案。期权等工具围绕库存、产能、订单三大风险管理需求,及采购、销售两大场景应用,助力实体企业稳定经营。
永安国油能源公司董事长方正庭聚焦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价格矛盾,引出基差贸易的概念、模式及应用场景。基于基差的原理,他介绍了基差贸易四种模式,并通过具体案例讲解了每种模式的优缺点、适用场景等。在他看来,基差贸易可以有效解决价量矛盾、供需错配等企业痛点,拓宽采购渠道,锁定采购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更好地管理传统定价模式下的市场风险。
参加培训的企业代表表示,通过本次系统性的理论授课、前沿的案例分析及深度的同业研讨,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期货及衍生品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表示,将以本期培训为新的起点,持续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积极联合证监会系统单位等各方力量,共同搭建更广阔的合作平台,为促进宁波期现市场互联互通营造良好的产融结合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