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库存能直接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容易被视为市场行情的 「晴雨表」。碳酸锂价格与库存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当碳酸锂库存上升时,供应处于宽松局面,易出现下跌行情,反之则反。
当前碳酸锂库存呈现持续去化态势,但去年同期碳酸锂的库存去化趋势更加明显 (周均去库量在 2300 吨左右)。据富宝锂电数据,9 月第一周,碳酸锂库存下降 1100 吨左右,第二周仅去库 600 多吨,第三周去库 880 吨,整体去库节奏不及去年同期。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上游库存有明显向下游转移的迹象,与目前 「供需两旺」 的局面相互验证,说明当前的价格卖方愿意出售商品。对买方而言,随着需求的增长,刚需采购意愿增加,当前的价格也比较合适。
从价格波动幅度看,近期碳酸锂价格日涨跌幅明显收窄,主流报价区间相对稳定。上游生产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更注重与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通过签订中长期供货协议来锁定部分订单,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则根据自身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避免了以往因恐慌性囤货或抛售导致的价格大起大落。这种上下游之间的协同配合,使碳酸锂的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酸锂期货的上市,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通过套期保值等功能来管理价格风险。碳酸锂期货使碳酸锂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减少了现货市场价格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理性波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消息的持续发酵,会给碳酸锂期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 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0GW,就存在被市场过度解读的情况,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快速增长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看起来目标很大,储能端的增长能给碳酸锂带来部分需求增量,但从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的增速看,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对锂电池需求的推动在预期之内,对碳酸锂价格的影响或更为有限。
市场对政策信息的反应,往往存在阶段性特征,初期可能使市场出现情绪性波动,但随着市场对政策内容的深入解读和市场情绪的逐步释放,价格会回归由基本面主导的运行轨道。
对碳酸锂市场而言,短期消息可能带来局部扰动,但中长期的价格走势,取决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技术进步对成本的影响等。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市场消息时,需要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实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被单一信息左右而作出非理性判断。投资者既要关注库存去化节奏、上下游库存的转移等供需端的实时变化,也要留意价格波动幅度、企业中长期协议签订情况等市场行为,同时理性看待政策信息,通过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的交叉验证,把握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库存能直接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容易被视为市场行情的 「晴雨表」。碳酸锂价格与库存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当碳酸锂库存上升时,供应处于宽松局面,易出现下跌行情,反之则反。
当前碳酸锂库存呈现持续去化态势,但去年同期碳酸锂的库存去化趋势更加明显 (周均去库量在 2300 吨左右)。据富宝锂电数据,9 月第一周,碳酸锂库存下降 1100 吨左右,第二周仅去库 600 多吨,第三周去库 880 吨,整体去库节奏不及去年同期。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上游库存有明显向下游转移的迹象,与目前 「供需两旺」 的局面相互验证,说明当前的价格卖方愿意出售商品。对买方而言,随着需求的增长,刚需采购意愿增加,当前的价格也比较合适。
从价格波动幅度看,近期碳酸锂价格日涨跌幅明显收窄,主流报价区间相对稳定。上游生产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更注重与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通过签订中长期供货协议来锁定部分订单,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则根据自身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避免了以往因恐慌性囤货或抛售导致的价格大起大落。这种上下游之间的协同配合,使碳酸锂的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酸锂期货的上市,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通过套期保值等功能来管理价格风险。碳酸锂期货使碳酸锂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减少了现货市场价格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理性波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消息的持续发酵,会给碳酸锂期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 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0GW,就存在被市场过度解读的情况,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快速增长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看起来目标很大,储能端的增长能给碳酸锂带来部分需求增量,但从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的增速看,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对锂电池需求的推动在预期之内,对碳酸锂价格的影响或更为有限。
市场对政策信息的反应,往往存在阶段性特征,初期可能使市场出现情绪性波动,但随着市场对政策内容的深入解读和市场情绪的逐步释放,价格会回归由基本面主导的运行轨道。
对碳酸锂市场而言,短期消息可能带来局部扰动,但中长期的价格走势,取决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技术进步对成本的影响等。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市场消息时,需要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实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被单一信息左右而作出非理性判断。投资者既要关注库存去化节奏、上下游库存的转移等供需端的实时变化,也要留意价格波动幅度、企业中长期协议签订情况等市场行为,同时理性看待政策信息,通过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的交叉验证,把握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库存能直接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容易被视为市场行情的 「晴雨表」。碳酸锂价格与库存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当碳酸锂库存上升时,供应处于宽松局面,易出现下跌行情,反之则反。
当前碳酸锂库存呈现持续去化态势,但去年同期碳酸锂的库存去化趋势更加明显 (周均去库量在 2300 吨左右)。据富宝锂电数据,9 月第一周,碳酸锂库存下降 1100 吨左右,第二周仅去库 600 多吨,第三周去库 880 吨,整体去库节奏不及去年同期。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上游库存有明显向下游转移的迹象,与目前 「供需两旺」 的局面相互验证,说明当前的价格卖方愿意出售商品。对买方而言,随着需求的增长,刚需采购意愿增加,当前的价格也比较合适。
从价格波动幅度看,近期碳酸锂价格日涨跌幅明显收窄,主流报价区间相对稳定。上游生产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更注重与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通过签订中长期供货协议来锁定部分订单,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则根据自身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避免了以往因恐慌性囤货或抛售导致的价格大起大落。这种上下游之间的协同配合,使碳酸锂的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酸锂期货的上市,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通过套期保值等功能来管理价格风险。碳酸锂期货使碳酸锂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减少了现货市场价格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理性波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消息的持续发酵,会给碳酸锂期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 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0GW,就存在被市场过度解读的情况,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快速增长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看起来目标很大,储能端的增长能给碳酸锂带来部分需求增量,但从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的增速看,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对锂电池需求的推动在预期之内,对碳酸锂价格的影响或更为有限。
市场对政策信息的反应,往往存在阶段性特征,初期可能使市场出现情绪性波动,但随着市场对政策内容的深入解读和市场情绪的逐步释放,价格会回归由基本面主导的运行轨道。
对碳酸锂市场而言,短期消息可能带来局部扰动,但中长期的价格走势,取决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技术进步对成本的影响等。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市场消息时,需要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实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被单一信息左右而作出非理性判断。投资者既要关注库存去化节奏、上下游库存的转移等供需端的实时变化,也要留意价格波动幅度、企业中长期协议签订情况等市场行为,同时理性看待政策信息,通过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的交叉验证,把握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库存能直接反映市场供需变化,容易被视为市场行情的 「晴雨表」。碳酸锂价格与库存呈现较强的负相关性。当碳酸锂库存上升时,供应处于宽松局面,易出现下跌行情,反之则反。
当前碳酸锂库存呈现持续去化态势,但去年同期碳酸锂的库存去化趋势更加明显 (周均去库量在 2300 吨左右)。据富宝锂电数据,9 月第一周,碳酸锂库存下降 1100 吨左右,第二周仅去库 600 多吨,第三周去库 880 吨,整体去库节奏不及去年同期。不过,分析人士认为,上游库存有明显向下游转移的迹象,与目前 「供需两旺」 的局面相互验证,说明当前的价格卖方愿意出售商品。对买方而言,随着需求的增长,刚需采购意愿增加,当前的价格也比较合适。
从价格波动幅度看,近期碳酸锂价格日涨跌幅明显收窄,主流报价区间相对稳定。上游生产企业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同时,更注重与下游企业的长期合作,通过签订中长期供货协议来锁定部分订单,减少因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下游正极材料企业则根据自身生产计划和库存水平,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避免了以往因恐慌性囤货或抛售导致的价格大起大落。这种上下游之间的协同配合,使碳酸锂的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碳酸锂期货的上市,给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趋势,通过套期保值等功能来管理价格风险。碳酸锂期货使碳酸锂价格的形成机制更加完善,减少了现货市场价格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非理性波动,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不可避免的是,一些消息的持续发酵,会给碳酸锂期货市场带来一定影响。比如,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 提出,到 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 180GW,就存在被市场过度解读的情况,引发市场对碳酸锂需求快速增长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虽然看起来目标很大,储能端的增长能给碳酸锂带来部分需求增量,但从国内储能装机规模的增速看,这一目标并不难实现,对锂电池需求的推动在预期之内,对碳酸锂价格的影响或更为有限。
市场对政策信息的反应,往往存在阶段性特征,初期可能使市场出现情绪性波动,但随着市场对政策内容的深入解读和市场情绪的逐步释放,价格会回归由基本面主导的运行轨道。
对碳酸锂市场而言,短期消息可能带来局部扰动,但中长期的价格走势,取决于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产业链各环节的供需平衡状况以及技术进步对成本的影响等。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市场消息时,需要结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实际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被单一信息左右而作出非理性判断。投资者既要关注库存去化节奏、上下游库存的转移等供需端的实时变化,也要留意价格波动幅度、企业中长期协议签订情况等市场行为,同时理性看待政策信息,通过产业链各环节数据的交叉验证,把握市场的内在运行逻辑,从而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