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谦
反复拉升!
9 月 25 日早上,市场再度活跃。创业板指涨 2%,创业板 50 离历史新高亦不远,科创 50 权重亦较为活跃。科技游戏、互联网电商概念股涨幅居前。
盘面上,宁德时代、新易盛、中际旭创、海光信息、寒武纪等表现较强。资金进一步向科技龙头聚拢。其中,宁德时代一度涨超 5% 再创新高,总市值超 1.8 万亿元并超越贵州茅台,截至午间收盘,报 398.86 元/股。
港股方面也比较强势。继阿里之后,港股京东集团-SW 涨幅一度扩大超 7%,截至券商中国发稿,报 142.4 港元/股。京东CEO 许冉表示,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万亿人工智能生态规模。分析人士认为,大厂 「资本开支」 不断放大预期,是近期人工智能板块走强的主要原因。
科技强者恒强
虽然,不少投资者节前调整策略,但科技板块再度大爆发,稳稳地托住了指数。宁德时代、新易盛、中际旭创、阳光电源等托住了创业板指;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新易盛、恒瑞医药等又托住了沪深 300;寒武纪、海光信息、晶合集成 、石头科技等则托住了科创 50。
在这种背景之下,虽然全市场下跌个股超 3000 只,但依然挡不住指数的走强。当下市场,若没有买到与科技沾边的股票,很难盈利;而若没有买到大盘科技股,则很难跑赢指数。
今天盘面上,电池和人工智能依然有两大驱动出现。
一是。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 《支持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征求意见稿)》 意见,其中指出,培育壮大一批技术装备先进、管理运营规范、创新能力突出、引领带动力强的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因地制宜支持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规模大、综合利用水平高的龙头企业发展。
二是,2025 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 (JDD) 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行。京东集团 SEC 副主席、京东集团 CEO 许冉现场宣布大模型品牌 Joy AI 全新升级,发布了购物和生活助手 「京犀」、万能数字人助手 「他她它」 和附身智能应用 「JoyInside」。随后,许冉用自己的账号现场演示用 「他她它」 下单了 100 杯咖啡,花费 1694 元,供参会人员自取。许冉表示,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万亿人工智能生态规模。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泳铭昨天透露,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在 3800 亿元人民币投资的基础上进行额外投资,进一步强化算力基础设施。吴泳铭还预计到 2032 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使用量将比 2022 年增长 10 倍。
资本开支吹大泡沫?
9 月 24 日,摩根士丹利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预计,阿里云在 2026 年至 2032 年间每年新增的数据中心容量超过 3 吉瓦,几乎等同于 2025 年整个中国市场的新增总量,这将为数据中心运营商等基础设施供应商带来持续且强劲的增长动力。
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的资本支近期持续呈现爆炸式增长,故事也是越讲越大。具体来看,2024 年其资本支出超过 2000 亿美元,预计 2025 年接近 4000 亿美元。有报告预测,这一增长趋势将至少持续到 2030 年,届时四家公司的年度总资本支出或将突破 5000 亿美元大关。
在这种背景之下,美股市场此前亦演绎出科技股持续拉升,且资金向大股票集中的现象。因此,若这是一个泡沫的话,美股市场亦可能会率先波动。那么,美股究竟会如何演绎?
除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警告 「股市高估」 之外。高盛亦表示,尽管人工智能 (AI) 基本面强劲,但 「七巨头」 和 AI 受益股的对冲基金交易拥挤度已高达 90 百分位,相关仓位占比也正逼近 2024 年中期的历史峰值。
不过,美国银行策略师认为标普 500 指数的高估值或是 「新常态」 而非泡沫。美国银行称,按其跟踪的 20 项内部指标中的 19 项来看,标普 500 指数的估值处于统计上 「偏贵」 的水平,其中有 4 项创下历史新高。但当下标普 500 指数成份股的一些内在特征 (包括更低的财务杠杆、更小的盈利波动、更高的效率以及较过往几十年更稳定的利润率) 都有助于支撑目前高企的估值。「标普 500 指数与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和 21 世纪初相比,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 美国银行股票和量化策略主管 Subramanian 指出。「也许我们应将当下的估值视为新常态,而不是期待它回归到过去的水平。」
延伸阅读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