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财经
随着中秋国庆长假临近尾声,白酒行业传统的旺季特征并未如期显现。数据显示,白酒整体批价同比去年双节下滑约 20%,尽管头部酒企节前批价环比小幅回暖,但礼盒销量下跌,而大众价位的白酒产品销量相对稳健。
业内人士认为,中秋国庆假期在白酒消费中的 「旺季权重」 正逐步降低,展望后市,白酒行业将进入 「U 型」 复苏周期,2025 年四季度或将迎来供需拐点。
白酒批价同比下滑 20%
尽管头部酒企批价在节前出现环比小幅回暖,但同比仍显疲软。中金证券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双节前一周,茅台批价环比上涨 30-50 元/瓶,五粮液批价环比上涨 10-20 元/瓶,不过从整体动销来看,同比去年双节仍下滑约 20%,与此前预期基本一致。
华东地区某酒类经销商小王向新华财经记者坦言,今年双节期间礼盒销量下跌,走货明显变慢。相比之下,定价在 100 至 300 元的大众价位产品表现更稳健,销量同比基本上持平。「往年中秋前两周礼盒装就开始缺货,今年到假期前三天还有库存,不少消费者更倾向于买简装酒自饮。」
白酒价格端的疲软早已传导至资本市场。新华财经数据显示,截至 9 月 30 日,白酒指数 9 月单月下跌 3.93%,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 3.75%。个股方面,龙头酒企股价普遍承压,五粮液 9 月股价下跌 6.21%,贵州茅台下跌 2.43%,泸州老窖、山西汾酒分别下跌 3.84%、3.96%。
旺季重要性下降,白酒消费场景转向
为何白酒传统旺季效应减弱?中泰资管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陈太中分析,中秋国庆假期在白酒消费中的 「旺季权重」 正逐步降低,而春节的消费占比持续提升,这一趋势背后既有结构性的长期因素,也有周期性短期因素。
「现在消费者更愿意把假期预算花在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上,亲友聚会场景减少,直接影响了白酒消费需求,而情绪体验类消费占比正逐步提升。」 陈太中表示。
上海消费者蒋先生也告诉记者,往年中秋会买几瓶白酒走亲访友,今年和家人一起去湖北、贵州、山西旅游,「旅游花了近 2 万元,在白酒上的支出自然就缩减了。」
「U 型」 复苏,今年四季度或迎供需拐点
面对白酒行业当前市场态势,机构普遍认为,行业或将进入 「U 型」 复苏的周期。
华创证券研报表示,当前白酒企业报表加速出清,需求已现边际好转迹象,8 月以来行业动销降幅逐步收敛,供需第一个拐点或在 2025 年四季度 (即三季报验证期) 出现,届时动销与报表数据的差额将进一步收敛,这是供需反转的确认信号。同时,需持续关注两大底部信号:一是酒企及渠道现金流是否改善,二是茅台老酒价格能否回暖。
华创证券研报数据进一步显示,茅台老酒价格当前仍在下行通道。具体来看,1988 年铁盖茅台价格较历史高点已下滑 45%,当前降至 4250 元/瓶;而 2016 年出厂的飞天茅台 (经坛储与瓶储累计近 10 年),其批价同样出现下滑,降幅达 40%,目前约为 2400 元/瓶。
江海证券则认为,白酒板块三季报预计仍将承压,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下滑幅度将逐步收窄,报表端压力将持续释放。部分优质高股息个股已具备长期配置价值,可左侧逐步布局。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白酒行业仍需经历需求修复的 「阵痛期」,但随着酒企优化产品结构、聚焦核心消费者体验,以及消费场景的逐步回暖,行业有望在 2026 年实现筑底回升。
(新华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