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受对进口加拿大油菜籽反倾销事件影响,我国进口油菜籽数量锐减,10、11 月无进口油菜籽到港预估,12 月预估到港 1 船 6.5 万吨,国内油厂压榨量亦处于低位。但是菜粕依旧于底部徘徊,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几点。第一,受到豆粕的行情带动。第二,在不考虑保证金的情形下,进口加拿大菜籽理论榨利丰厚,达到千元以上。受到新季菜籽上量影响,国际菜籽价格整体承压,特别是加拿大受到出口限制,跌幅明显大于其他油菜籽主产国/地区,例如也有相当大比重的加菜籽副产品销往美国,后续加拿大菜系出口前景依旧悲观。第三,我国菜粕的供应,有相当一部分由直接进口菜粕构成,菜粕进口并未呈现颓势,削弱了进口菜籽骤减对国内菜粕供应的影响。第四,中加关系缓和迹象明显,如果加拿大取消对国内电动车加税,那么国内可能取消菜籽反歧视调查,港口保税区的菜粕将会流入国内。
中加关系缓和迹象明显
根据 2025 年 9 月 5 日商务部 2025 年第 45 号公告,将延长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反倾销调查期限,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 第 26 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将本案的调查期限延长至 26 年 3 月 9 日。因此在这之前,2025 年 8 月的初裁结论 「自 8.14 起对所有进口加拿大菜籽的公司征收 75.8% 的保证金」 依然有效。
9 至 10 月,中加关系有明显缓和的迹象,10 月上旬加拿大 《环球邮报》 报道,加外交部长预计 10 月 16 日到北京访问,且 10 月 31 日-11 月 1 日在韩国庆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可能成为两国元首会晤的平台。
中国菜系进出口格局及国内供需
今年 1-8 月,我国进口油菜籽 233 万吨 (上年同期 342 万吨),其中,从加拿大进口油菜籽 222 万吨 (上年同期 322 万吨),从俄罗斯进口油菜籽 5 万吨,从蒙古进口油菜籽 5 万吨。澳菜籽供应能力有限,需优先满足欧盟需求,对华出口潜力不足。
1-8 月,我国进口菜粕 195 万吨 (上年 182 万吨),其中从加拿大进口 95 万吨 (上年 132 万吨),进口迪拜和印度菜粕同比增多,为 40 万吨和 28.8 万吨 (上年为 35 万吨和 0.7 万吨),加拿大菜粕占比我国进口菜粕供应由 24 年同期的 72% 锐减到当前的 49%。
1-8 月,我国进口菜油 144.4 万吨 (上年同期 115.5 万吨),其中进口俄罗斯菜油 82.2 万吨 (上年同期 67.1 万吨),进口白俄罗斯菜油 19.6 万吨 (上年同期 14.8 万吨),进口迪拜菜油 15.4 万吨 (上年同期 18.7 万吨)。
受到加拿大菜籽反倾销事件悬而未决影响,国内油厂陷入丰厚的理论榨利与进口洗船的矛盾当中,时间进入到 25 年下半年,菜籽压榨量维持低位,9 月份的菜籽压榨量仅 16.3 万吨,至年底菜籽压榨菜粕的产量也将维持低位。10、11 月没有进口菜籽到港预估,12 月进口菜籽到港预估为 6.5 万吨。预计至年底菜籽呈现供需双弱的特征。
但是菜粕进口并未呈现颓势,削弱了进口菜籽骤减对国内菜粕供应的影响。事实上,以 2024 年为例,进口菜籽压榨菜粕占我国菜粕供给的 41.3%,剩下的国内菜粕供应由进口颗粒粕贡献。受到加征 100% 关税的影响,25 年 1-8 月我国进口加拿大菜粕较 24 年同期减少 24%,但进口迪拜、印度菜粕增加。
需求方面,第四季度是菜粕的消费淡季,并且加拿大反倾销裁定结果出台延迟到明年 3 月公布。替代需求方面,当前豆粕价格低,与杂粕的价差也窄,菜粕没有性价比。预计至明年一季度,供给依旧能够满足国内菜粕需求。
国际菜籽价格承压
据 USDA10 月报告,2025/2026 年度全球油菜籽产量预估为 8953.6 万吨。较上月预估值调低 24 万吨,但仍比上年增加 4.5%,为历史次高纪录。受到新季菜籽上量影响,国际菜籽价格整体承压,特别是加拿大受到出口限制,跌幅明显大于其他油菜籽主产国/地区,例如欧盟、澳大利亚等,市场对加拿大菜籽后期出口前景预期仍然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