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10 月 24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固态电池产业向好趋势明显 主题基金水涨船高
近期,固态电池领域频频取得突破,产业进程不断提速。在 A 股市场上,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也受到投资者关注,相关个股今年以来涨幅不菲,重仓固态电池概念股的基金也实现了亮眼的收益。展望接下来的投资机会,基金机构认为,固态电池产业从 0 到 1 的产业过程比市场预期的速度更快,固态电池替代空间广阔、市场规模潜力大,投资价值值得进一步挖掘。
•券商三季度重仓股陆续浮现 三类投资机遇获看好
A 股上市公司 2025 年三季报密集披露之际,市场重要投资机构——券商的最新重仓股名单也逐渐揭晓。截至 10 月 23 日记者发稿时,已有 20 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券商身影,持仓总市值近 50 亿元 (按 2025 年第三季度末收盘价计算)。从持仓变动情况看,在部分公司获得券商大股东增持的同时,有 15 家公司 2025 年第三季度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新出现券商身影,这些新进标的较密集地分布在机械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其中可控核聚变、黄金、铜等投资机遇最受券商看好。
•中药、CXO 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医药生物企业三季度成绩单看点十足
截至 10 月 23 日记者发稿时,按申万一级行业划分,逾 50 家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名看,特一药业、富士莱、沃华医药暂居前三,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速度分别为 985.18%、430.16%、179.34%;同时还有多家医药生物企业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业内人士分析称,从医药行业三季度业绩前瞻看,CRO(合同研究组织)、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组织) 等上游细分领域有望延续上半年业绩向好趋势,继续表现亮眼;中药、医疗器械、原料药、药店等板块部分个股也有较为不错的业绩表现。同时,伴随近期 2025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 (ESMO) 大会的数据披露以及 BD(商务拓展) 交易的持续落地,相关创新主线值得继续看好。
上海证券报
•申购量与用户数双增长 稳健偏好资金借 「基」 入市
居民资金正在借道含权中低波动类基金持续入市。蚂蚁财富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10 月 15 日,年内该平台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与持有用户数,同比大幅增长。在市场信心回暖以及监管引导下,愈来愈多的增量资金正在从无风险、低风险资产,流向含权的中低波动资产,并进一步流入权益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变化与监管导向下,「固收+」 产品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预计将继续吸引注重长期求稳的资金布局,从而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资金。
•创新成果频出 业绩增收减亏 科创成长层公司跑出发展加速度
今年 6 月 18 日,科创板 「1+6」 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32 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全部入层。自上市以来,相关公司迸发创新动能,加快增收减亏,接连斩获重磅研发成果,总市值突破万亿元。近期,正在发行或即将上市的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将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据统计,科创板开板至今共支持 54 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 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 「摘 U」,平均每年 「摘 U」4 家。随着 「1+6」 改革稳步落地,科创成长层将以更高的包容性、适应性,进一步服务科技企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风电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
近日,新强联、中材科技等风电核心零部件企业陆续发布亮眼三季报。相对而言,中游风电整机制造环节仍处于修复期。随着 「沙戈荒」 大基地项目加速落地,风电行业长期增长空间已打开。多位企业和行业研究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风电行业四季度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
证券时报
•中长期资金入市积极 资本市场生态加速重构
权益投资收益大增带动上市险企三季报 「预喜」、国内 ETF 总规模持续创新高、外资大行持续超配 A 股企业……随着 A 股三季报的密集交卷,以保险资金、公募基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的入市轨迹日渐清晰,为更好地迎接中长期 「活水」,资本市场深耕产品多样化,不断完善市场生态,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导的资本市场投资氛围正逐步形成。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的重大突破,中长期资金更注重企业长期价值,其入市推动市场估值体系向 「价值导向」 回归,为科技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本支持。
•碳减排最多达九成 新型航空燃料直面高成本与低产能考验
中国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 应用试点;到 2030 年,欧洲经济区内机场起飞航班混合加注 SAF 比例提升至 6%;从 2026 年起,新加坡对所有离境航班征收可持续燃料税;从 2027 年起,印度、马来西亚、韩国推出 SAF 强制掺混配额……全球航空能源消费的 「SAF 时代」 呼啸而来。航空业是交通领域减排难度最大的产业,而今也踏上找寻传统燃油替代的征程。在政策驱动下,SAF 需求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业内预计,2030 年至 2035 年,行业供需缺口将超 2600 万吨。按照当前近 20000 元每吨价格计,SAF 市场规模将达数千亿元。「SAF 热浪」 来袭,曾被厌弃的地沟油,化身为飞机绿色燃料,甚至一度出现 「地沟油不够用」 的供需失衡情况。面对强需求预期,A 股公司布局 SAF 业务明显提速,但低产能和高成本是重要考验。
•制冷剂价格持续上行 三家上市公司业绩走高
制冷剂价格的上升,带动了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走高。10 月 23 日晚间,巨化股份披露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03.94 亿元,同比增长 13.89%;归母净利润 32.48 亿元,同比增长 160.22%。其中,第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进一步提升,分别为 21.22%、186.55%。巨化股份提示,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中制冷剂、含氟精细化学品、氟化工原料均价同比上涨,在第三季度仅制冷剂均价环比上涨。巨化股份并非孤例,从目前财报披露情况来看,与制冷剂以及相关的氟化工行业前三季度业绩普遍走高。
证券日报
•碳酸锂期价反弹 锂行业 「拐点」 是否来临?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锂行业板块迎来了久违的活跃。继 10 月 22 日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盘中价格创下 9 月份以来新高后,10 月 23 日,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合约价格呈现普涨态势,其中,碳酸锂 2601 合约价格当日上涨 4.17%,报收于 79940 元/吨。华泰期货发布的研报认为,近几日期货盘面反弹,主要受消息端扰动及消费支撑影响。目前市场处于消费旺季,有一定支撑,预计短期盘面震荡运行,矿端的政策扰动有一定减弱,后续库存拐点出现,若矿端复产,以及消费转弱后,盘面或将有所回落。
•AI 入口争夺战升级 阿里夸克上线对话助手
10 月 23 日,阿里巴巴旗下的 AI 旗舰应用夸克正式上线对话助手功能,采用通义千问 (Qwen) 最新闭源模型,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搜索能力与对话体验深度融合的 AI 产品。此次夸克新功能的上线,标志着阿里内部代号为 「C 计划」 的 AI 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夸克的优势在于其搜索基础与年轻用户群体的高度契合。通过 「搜索+对话」 的融合形态,夸克不仅提升了 AI 功能的实用性,还增强了用户留存与黏性。未来,随着 「C 计划」 的持续推进,夸克有望进一步拓展 AI 在教育、医疗、办公等垂直场景的应用深度,成为阿里 AI 生态的关键入口。
•多家外资营业部跻身券商龙虎榜前列
作为洞察市场资金动向与热点的重要指标之一,券商龙虎榜营业部的排名和具体交易情况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近一个月 (9 月 23 日至 10 月 23 日),券商龙虎榜席位排行发生显著变化,瑞银证券上海花园石桥路证券营业部以超百亿元的成交额登上榜首。题材方面,成交额前十名营业部较为关注电力、汽车、通信设备、半导体等领域。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