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桂浩明 (系市场资深人士)
进入 10 月份,公募基金的发行进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基金数量超过 70 只,预计 10 月募集金额有望达到千亿元。与前一阵基金发行中债券型基金占主导,权益型基金又以被动管理的 ETF 为重点不同,10 月发行的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了大头,并且相当数量的是主动管理的行业、风格类基金,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凭借亮眼的过往业绩,此刻也纷纷推出了自己领衔管理的新产品。基金销售也明显升温,有的基金公司宣布缩短发行时间,还有的则一开始就设置了 80 亿元的募集上限。
从以往行情演绎的态势来看,大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股市行情刚开始时,认购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很多,相反赎回的不少。但几个月过去,如果行情还在延续,那么认购的投资者就多起来了。自此,基金明显变得好卖,头部基金经理的产品甚至有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的状况出现。如果此后行情出现调整,其操作就变得很困难。而如果市场调整幅度比较大、时间比较久,这些基金难免出现亏损。于是,有投资者总结出基金好卖的时候操作往往很难这一特点。而当这个特点反复出现时,也就成了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的现象。
基金发行特有现象会再现吗?现在做一些简要分析。本轮行情已经延续了较长时间,如果从去年 「9·24」 算起,已经有一年多了。虽然这期间大盘也有震荡,包括去年 10 月股指一度回落比较多。但总体而言,市场还是保持了震荡上行的格局,甚至有人把这轮行情称为 「慢牛」。尽管市场继续大涨的氛围并不突出,但行情就此结束的可能也不存在,因为市场的资金格局及运行方式,与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一般都是行情起来后三个月左右,基金就开始热卖,随后不久股市逐渐降温。而这次是行情差不多活跃了快一年后基金销售才逐渐升温,虽然主动配置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有明显增加,但是与历史上的高潮时期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是结构性行情,两市还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尚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只是部分股票 (主要是科技股) 行情较为活跃。而科技股的活跃,又有足够的内在推动力。而只要市场上的这种推动力依然存在,那么上涨也就不会轻易结束。对于那些在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度介入科技股的基金而言,在这段时间的操作难度并不会特别高,获取较好收益应该也是很有希望的事情。
进入 10 月份以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A 股市场有较大的震荡出现,而此时正好有不少基金在发行,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调整对基金销售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人因为股市跌了而加大对基金的投资力度。在不少投资者眼中,股市有调整是好事,怕的就是没有像样的回调而单边上涨。这次的调整与前期上涨过快、获利盘多是有一定关系的。而经过调整,释放了风险,这有利于新资金从容建仓。所以,这个时候发行的基金,一方面是好卖,另一方面也许还是好操作的。若此,存在了很久的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现象,这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1 从基金发行火爆说开去,这次大不同)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桂浩明 (系市场资深人士)
进入 10 月份,公募基金的发行进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基金数量超过 70 只,预计 10 月募集金额有望达到千亿元。与前一阵基金发行中债券型基金占主导,权益型基金又以被动管理的 ETF 为重点不同,10 月发行的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了大头,并且相当数量的是主动管理的行业、风格类基金,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凭借亮眼的过往业绩,此刻也纷纷推出了自己领衔管理的新产品。基金销售也明显升温,有的基金公司宣布缩短发行时间,还有的则一开始就设置了 80 亿元的募集上限。
从以往行情演绎的态势来看,大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股市行情刚开始时,认购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很多,相反赎回的不少。但几个月过去,如果行情还在延续,那么认购的投资者就多起来了。自此,基金明显变得好卖,头部基金经理的产品甚至有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的状况出现。如果此后行情出现调整,其操作就变得很困难。而如果市场调整幅度比较大、时间比较久,这些基金难免出现亏损。于是,有投资者总结出基金好卖的时候操作往往很难这一特点。而当这个特点反复出现时,也就成了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的现象。
基金发行特有现象会再现吗?现在做一些简要分析。本轮行情已经延续了较长时间,如果从去年 「9·24」 算起,已经有一年多了。虽然这期间大盘也有震荡,包括去年 10 月股指一度回落比较多。但总体而言,市场还是保持了震荡上行的格局,甚至有人把这轮行情称为 「慢牛」。尽管市场继续大涨的氛围并不突出,但行情就此结束的可能也不存在,因为市场的资金格局及运行方式,与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一般都是行情起来后三个月左右,基金就开始热卖,随后不久股市逐渐降温。而这次是行情差不多活跃了快一年后基金销售才逐渐升温,虽然主动配置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有明显增加,但是与历史上的高潮时期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是结构性行情,两市还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尚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只是部分股票 (主要是科技股) 行情较为活跃。而科技股的活跃,又有足够的内在推动力。而只要市场上的这种推动力依然存在,那么上涨也就不会轻易结束。对于那些在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度介入科技股的基金而言,在这段时间的操作难度并不会特别高,获取较好收益应该也是很有希望的事情。
进入 10 月份以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A 股市场有较大的震荡出现,而此时正好有不少基金在发行,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调整对基金销售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人因为股市跌了而加大对基金的投资力度。在不少投资者眼中,股市有调整是好事,怕的就是没有像样的回调而单边上涨。这次的调整与前期上涨过快、获利盘多是有一定关系的。而经过调整,释放了风险,这有利于新资金从容建仓。所以,这个时候发行的基金,一方面是好卖,另一方面也许还是好操作的。若此,存在了很久的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现象,这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1 从基金发行火爆说开去,这次大不同)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桂浩明 (系市场资深人士)
进入 10 月份,公募基金的发行进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基金数量超过 70 只,预计 10 月募集金额有望达到千亿元。与前一阵基金发行中债券型基金占主导,权益型基金又以被动管理的 ETF 为重点不同,10 月发行的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了大头,并且相当数量的是主动管理的行业、风格类基金,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凭借亮眼的过往业绩,此刻也纷纷推出了自己领衔管理的新产品。基金销售也明显升温,有的基金公司宣布缩短发行时间,还有的则一开始就设置了 80 亿元的募集上限。
从以往行情演绎的态势来看,大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股市行情刚开始时,认购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很多,相反赎回的不少。但几个月过去,如果行情还在延续,那么认购的投资者就多起来了。自此,基金明显变得好卖,头部基金经理的产品甚至有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的状况出现。如果此后行情出现调整,其操作就变得很困难。而如果市场调整幅度比较大、时间比较久,这些基金难免出现亏损。于是,有投资者总结出基金好卖的时候操作往往很难这一特点。而当这个特点反复出现时,也就成了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的现象。
基金发行特有现象会再现吗?现在做一些简要分析。本轮行情已经延续了较长时间,如果从去年 「9·24」 算起,已经有一年多了。虽然这期间大盘也有震荡,包括去年 10 月股指一度回落比较多。但总体而言,市场还是保持了震荡上行的格局,甚至有人把这轮行情称为 「慢牛」。尽管市场继续大涨的氛围并不突出,但行情就此结束的可能也不存在,因为市场的资金格局及运行方式,与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一般都是行情起来后三个月左右,基金就开始热卖,随后不久股市逐渐降温。而这次是行情差不多活跃了快一年后基金销售才逐渐升温,虽然主动配置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有明显增加,但是与历史上的高潮时期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是结构性行情,两市还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尚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只是部分股票 (主要是科技股) 行情较为活跃。而科技股的活跃,又有足够的内在推动力。而只要市场上的这种推动力依然存在,那么上涨也就不会轻易结束。对于那些在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度介入科技股的基金而言,在这段时间的操作难度并不会特别高,获取较好收益应该也是很有希望的事情。
进入 10 月份以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A 股市场有较大的震荡出现,而此时正好有不少基金在发行,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调整对基金销售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人因为股市跌了而加大对基金的投资力度。在不少投资者眼中,股市有调整是好事,怕的就是没有像样的回调而单边上涨。这次的调整与前期上涨过快、获利盘多是有一定关系的。而经过调整,释放了风险,这有利于新资金从容建仓。所以,这个时候发行的基金,一方面是好卖,另一方面也许还是好操作的。若此,存在了很久的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现象,这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1 从基金发行火爆说开去,这次大不同)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桂浩明 (系市场资深人士)
进入 10 月份,公募基金的发行进入高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基金数量超过 70 只,预计 10 月募集金额有望达到千亿元。与前一阵基金发行中债券型基金占主导,权益型基金又以被动管理的 ETF 为重点不同,10 月发行的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了大头,并且相当数量的是主动管理的行业、风格类基金,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凭借亮眼的过往业绩,此刻也纷纷推出了自己领衔管理的新产品。基金销售也明显升温,有的基金公司宣布缩短发行时间,还有的则一开始就设置了 80 亿元的募集上限。
从以往行情演绎的态势来看,大都有这样一种现象:在股市行情刚开始时,认购基金的投资者并不很多,相反赎回的不少。但几个月过去,如果行情还在延续,那么认购的投资者就多起来了。自此,基金明显变得好卖,头部基金经理的产品甚至有一日售罄、比例配售的状况出现。如果此后行情出现调整,其操作就变得很困难。而如果市场调整幅度比较大、时间比较久,这些基金难免出现亏损。于是,有投资者总结出基金好卖的时候操作往往很难这一特点。而当这个特点反复出现时,也就成了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的现象。
基金发行特有现象会再现吗?现在做一些简要分析。本轮行情已经延续了较长时间,如果从去年 「9·24」 算起,已经有一年多了。虽然这期间大盘也有震荡,包括去年 10 月股指一度回落比较多。但总体而言,市场还是保持了震荡上行的格局,甚至有人把这轮行情称为 「慢牛」。尽管市场继续大涨的氛围并不突出,但行情就此结束的可能也不存在,因为市场的资金格局及运行方式,与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前一般都是行情起来后三个月左右,基金就开始热卖,随后不久股市逐渐降温。而这次是行情差不多活跃了快一年后基金销售才逐渐升温,虽然主动配置的股票型基金规模有明显增加,但是与历史上的高潮时期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外,由于是结构性行情,两市还有相当数量的股票尚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只是部分股票 (主要是科技股) 行情较为活跃。而科技股的活跃,又有足够的内在推动力。而只要市场上的这种推动力依然存在,那么上涨也就不会轻易结束。对于那些在精心研究的基础上大力度介入科技股的基金而言,在这段时间的操作难度并不会特别高,获取较好收益应该也是很有希望的事情。
进入 10 月份以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A 股市场有较大的震荡出现,而此时正好有不少基金在发行,从已经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调整对基金销售影响并不大,甚至有人因为股市跌了而加大对基金的投资力度。在不少投资者眼中,股市有调整是好事,怕的就是没有像样的回调而单边上涨。这次的调整与前期上涨过快、获利盘多是有一定关系的。而经过调整,释放了风险,这有利于新资金从容建仓。所以,这个时候发行的基金,一方面是好卖,另一方面也许还是好操作的。若此,存在了很久的基金发行一个特有现象,这次大概率不会出现了。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1 从基金发行火爆说开去,这次大不同)
(责任编辑: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