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1 日,黄金,这一古老的避险资产,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高台跳水」。
伦敦现货黄金价格在盘中一度大跌 6.3%,最终收跌 5.31%,不仅刷新了 12 年来的单日最大跌幅纪录,也成为了其有记录以来第 15 大的单日跌幅。这场突如其来的巨震,甚至被高盛的交易员形容为一场 「妖股式的崩盘」。
从 10 月 21 日盘中高点 4375.59 美元/盎司至今,现货黄金跌去近 268 美元/盎司,本周累计下跌 3.35%,收于 4107.92 美元/盎司,结束连续 9 周的上涨。
然而,这场看似突然的 「崩盘」 并非毫无征兆。一系列技术指标的警报早已拉响。那么,这究竟是黄金长期牛市中的一次健康调整,还是狂热彻底逆转的开始?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以下简称每经记者) 通过对历史上 14 次黄金单日大跌的复盘发现,其后续走势出现了明显的分化。

四大警报早已拉响
在黄金行情急转直下之前,多项技术指标已经从不同维度发出了明确的警示信号。
首先,市场出现了 「美股+金银+美元」 同涨的异常组合。民生证券的分析师邵翔在其研报中指出,在大跌之前,市场出现了这种颠覆传统金融逻辑的罕见局面。他认为,这种资产同涨的组合是不可持续的,并预示着短期内市场格局将出现调整。
其次,黄金市场本身已处于 「极度超买」 状态。国金证券在报告中指出,黄金短期和长期价格明显的超买迹象仍在,以往出现此类现象时金价均出现了回调。

从短期涨幅来看,今年以来,伦敦现货黄金已累计创下 45 次历史新高,自 8 月 21 日至今,金价上涨约 30%,这在近年黄金大牛市中尚属首次。
根据过去五年的观察,金价每一次短期快速上涨幅度的上限通常在 30% 左右,且大涨结束后的一个月平均回撤 4%。从历史上涨幅和速度来看,短期内金价的上涨或已相对充分。国金证券认为,10 月 21 日黄金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前期超买后的技术性回调。

第三,黄金技术面趋于极限。国信证券认为,以三倍标准差作为黄金价格短线上行的上限进行复盘,发现自 2010 年以来,每次黄金触及该上限,均出现一定幅度回调,而本轮上行已经达到这一临界点。这一技术指标的突破往往意味着短期涨势的不可持续性。
另一个关键警示信号来自黄金 ETF 隐含波动率的飙升。历史经验表明,隐含波动率的急剧上升通常出现在短期转折点和趋势耗尽时刻。本轮行情中,隐含波动率近期明显飙升,这为即将到来的剧烈调整提供了明确预警。
第四,本轮黄金上涨期间,黄金 ETF 规模大幅膨胀,这也是与年初交易情况的核心区别。这样的交易结构,决定了本轮上涨更容易以大跌的形式告一段落。


国金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陈瀚学则向每经记者总结道,本次黄金下跌既有技术性因素,也有短期驱动力的消退。「技术性因素是交易拥挤度过高、短期涨幅过快,叙事方面是俄乌冲突等事件出现变化,使避险情绪退坡。」
历史镜鉴:复盘黄金 14 次大跌
这场突如其来的巨震,究竟是 「牛市中继」 的回调,还是 「狂热终结」 的趋势反转?
历史上,单日跌幅超过 2025 年 10 月 21 日跌幅 (5.31%) 的情况共有 14 次。

其中 6 次与本次情况类似,即大跌前半年金价处于持续上涨通道。这 6 次单日大跌后的走势却出现明显分化:
有 3 次在随后半年内金价出现反弹,最高反弹幅度达 11.7%;另外 3 次则继续下跌,最大跌幅深达近 17%。一个尤其值得警惕的历史案例发生在 1980 年 1 月 11 日。当时,金价在录得单日 11.68% 的大跌之前,其半年的累计涨幅已高达 39.15%——这与本次大跌前 34.97% 的涨幅惊人地相似。而在那次大跌之后的半年内,金价又累计下跌了 16.9%。
另有 8 次单日大跌前半年,金价处于下跌趋势,而单日大跌后半年内金价大多出现反弹,且反弹幅度较大。例如,1980 年 4 月 15 日大跌前的半年内,金价累计下跌 21.36%,但在大跌后的半年内反弹 36.43%。
历史数据还显示,黄金连涨 9 周后,最大跌幅多在 17%~42% 之间 (除 1970 年外),且从持续时间看,最大跌幅大致发生在转折点后 23~148 个交易日。


华尔街激辩:「迷因股」 还是 「健康回调」
大跌之后,华尔街陷入激烈的多空辩论。
PIMCO 联合创始人、被称为 「老债王」 的华尔街亿万富翁格罗斯 「炮轰」,称传统上被视为避险资产的黄金今年已获得 「迷因股」(meme stock) 地位。一直看好黄金的高盛也认为,黄金走势图看起来就像一只崩盘的 「妖股」。
Rational Equity Armor 基金投资组合经理乔·蒂盖 (Joe Tigay) 同样唱空,他认为目前围绕黄金存在狂热情绪,并警告贵金属存在泡沫。「实物黄金的购买量已经达到了疯狂的水平。」
「我多年来一直看涨黄金,但我现在看到的情况让我夜不能寐,」 他写道,「让我担心的是:每个人都在谈论股票有多危险,我们处于泡沫中。但黄金呢?黄金已成为 『无风险』 交易。然而,没有人质疑它是否过高。这正是你应该质疑的时候。」
然而,摩根大通坚定看多,其分析师在 10 月 23 日发布的报告中维持对黄金的看涨前景,认为此次回调只是市场在消化 8 月以来的快速涨幅。该行全球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娜塔莎·卡内瓦 (Natasha Kaneva) 表示,「如果你现在被恐惧麻痹,那其实很正常,因为金价上涨得太快了……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纯粹的逻辑:买家很多,而几乎没有卖家。」
摩根大通预计,随着市场进入美联储降息周期,金价将进一步上涨,到 2026 年第四季度,金价或将升至平均每盎司 5055 美元。
对此,陈瀚学也向每经记者表示,此次下跌是健康回调,黄金的长期避险地位并未受影响。「只要全球滞胀、国际秩序动荡、美国赤字货币化的背景没有改变,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就将继续处于长期上涨的通道中。黄金作为对抗美元信用长期贬值的实物资产,是对混沌的定价。」
陈瀚学进一步表示,未来 3~6 个月内,黄金预计会宽幅波动。宽松大环境仍在,流动性能为黄金提供支撑;对 AI 的对冲需求也会利好黄金。再往后,明年中期选举压力下,白宫有进一步寻求降息并刺激经济的动机,可能被定价为联储独立性危机,那么黄金还有利多。「但是,短期过快上涨同样面临短期技术性的抛压,10 月 21 日就是一次案例。」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全球货币重构、去美元化、央行购金和供需失衡等长期因素支撑黄金牛市逻辑未变。但短期积累了回调压力。
一场 12 年来最猛烈的 「高台跳水」,将黄金的长期信仰者与短期投机者,同时置于了十字路口。四大技术指标的提前预警,清晰地揭示了这场回调的技术必然性。而对历史上 14 次类似大跌的复盘,则展现了牛市中 「崩盘」 后走势的巨大不确定性。
东财图解·加点干货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