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传声筒」 解读:鲍威尔罕见直白,正面狙击 12 月降息预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喊话马杜罗:你的时代已经结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新华解读】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其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更好发挥「锚」和「尺」的功能作用

【新华解读】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其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更好发挥 「锚」 和 「尺」 的功能作用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京东11.11再发战报:「百亿补贴日」订单量增长超125%

京东 11.11 再发战报:「百亿补贴日」 订单量增长超 125%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广告
奔驰将迎来最大规模产品发布计划  佟欧福:通过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零排放』出行愿景

奔驰将迎来最大规模产品发布计划 佟欧福:通过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 『零排放』 出行愿景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精选 |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 10 月 31 日 周五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中信建投:小核酸药物全球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中信建投:小核酸药物全球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流动性担忧升温,交易员疯狂押注美联储利差交易

流动性担忧升温,交易员疯狂押注美联储利差交易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中期协:《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 将于 12 月 1 日起实施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吴清演讲七要点:谈中国资产重估、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炒股大赚!A 股五大上市险企三季报业绩 「狂飙」 增速超三成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市场「棋局」生变:债券收益率「将了一军」,美元陷入被动,黄金与欧元迎来「抽车」时刻

市场 「棋局」 生变:债券收益率 「将了一军」,美元陷入被动,黄金与欧元迎来 「抽车」 时刻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创业板 50ETF 富国跌超 9%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吴清演讲七要点:谈中国资产重估、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雷军 「悔棋」 背后 存储市场的涨价潮也是窗口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五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传声筒」 解读:鲍威尔罕见直白,正面狙击 12 月降息预期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在 财眼
0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那些认定该央行将在 12 月实施今年第三次降息的投资者传递了直言不讳的信息:言之尚早。

素有 「美联储传声筒」 之称的 《华尔街日报》 记者 Nick Timiraos 指出,鲍威尔周三并未使用央行官员惯常的晦涩模糊措辞,反而刻意强调利率制定委员会内部存在的分歧,并淡化了六周后降息已成定局的看法。

「事实上,远非如此,」 鲍威尔在某个时刻如此表示。

Timiraos 称,鲍威尔的坦率言论反映了美联储在如何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上日益加深的分歧: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但招聘活动已显著放缓。

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两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叙事何者更为准确。

  • 一种叙事认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和股市上涨将继续推动企业和消费者支出,从而削弱大幅降息的必要性;若美联储过度降息,反而可能使通胀率维持在接近 3% 的水平,而非其 2% 的目标。
  • 另一种叙事则警告,加息效应与贸易、移民政策变化的叠加影响终将波及劳动力市场,若美联储停止降息,失业率可能攀升。今夏就业增长已然放缓,鲍威尔周三更指出,某些指标显示新增就业已接近零。

「他们处境微妙,因为支出数据与劳动力市场数据似乎不太吻合,」 前美联储高级顾问威廉·英格利希 (William English) 表示,「支出数据看起来还行,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确实显示出急剧放缓的迹象。」

去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后,美联储今年又追加了半个百分点的降息,使利率更接近许多人认为的中性区间——既不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也不形成制约。

周三的降息决定出现了自 2019 年以来的首次双向异议: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反对降息,而美联储理事米兰则主张更大幅度降息。

但鲍威尔反复提及的 「强烈分歧观点」,凸显了委员会内部对继续降息日益增长的抵触情绪,表明 12 月是否降息将是一个更为艰难的决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或许我们至少应该在此暂停一次,或采取类似行动,」 鲍威尔说,「对部分委员而言,现在或许是时候退后一步,审视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面临下行风险,或者确认我们看到的较强增长是否属实。」

争论一方是以美联储理事鲍曼为代表的官员。她在近期演讲中警告,同僚们 「在应对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方面,正面临严重落后于形势的风险」,未来可能需 「以更快节奏、更大幅度调整政策」。鲍曼在周三投票支持了 25 个基点的降息。

另一方则以施密德等官员为代表。他在今夏演讲中指出,关税对价格的影响有限,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未试图通过更宽松的利率来抵消成本冲击。与鲍曼和鲍威尔 (周三引用排除了关税影响估算的通胀数据) 不同,施密德今夏明确承诺绝不尝试此类操作,称其 「既无意义也无法衡量」。

立场可能发生转变的一个例证是:今夏曾是降息主要倡导者之一的美联储理事沃勒,近期表态趋于谨慎。他在本月演讲中表示,若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政策利率迈向中性水平的步伐应比我此前预期的更为缓慢」。

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报告延迟发布,使得政策制定者缺乏能在会议间隙帮助化解分歧的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

此外,官员们对就业疲软主要反映劳动力供给减少 (移民水平下降和求职者减少),还是真实需求软化,也存在分歧。

「多数时候,美联储会倾向于采信劳动力市场数据而非增长数据,」 圣路易斯联储前主席詹姆斯·布拉德 (James Bullard) 表示,「但眼下由于移民政策,你不太确定该如何解读所有信息。」

布拉德认为数据终将验证消费者支出更强劲的观点,意味着美联储可以在未来一年以更从容的步伐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

「并非所有劳动力市场放缓都是同质的。就当前情况而言,这可能是所能想象到的最温和的放缓,」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戴维·塞夫 (David Seif) 指出,「人们并未被解雇。而真正导致消费者支出下降的是大规模裁员。」

也有人担忧这种劳动力市场平衡正面临风险,因为企业可能通过紧缩开支来限制关税导致的涨价,或部署新型节流的人工智能技术。亚马逊、联合包裹服务、塔吉特等企业已宣布裁员数万人的计划。

「如果经济确实在稳健增长,而劳动力流失仅允许每月新增 2.5 万个工作岗位,那么各行业工资水平应会急剧上升,但现实并非如此,」TS Lombard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 (Steven Blitz) 表示,「这说明劳动力需求正在下降。」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 (Michael Feroli) 预计,尽管鲍威尔明显在努力澄清 12 月降息仍具高度不确定性,但他预期后续数据将显示就业市场基础依然不稳,因此美联储仍会在 12 月再次降息。

「疲软的迹象依然足够多,」 他表示。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那些认定该央行将在 12 月实施今年第三次降息的投资者传递了直言不讳的信息:言之尚早。

素有 「美联储传声筒」 之称的 《华尔街日报》 记者 Nick Timiraos 指出,鲍威尔周三并未使用央行官员惯常的晦涩模糊措辞,反而刻意强调利率制定委员会内部存在的分歧,并淡化了六周后降息已成定局的看法。

「事实上,远非如此,」 鲍威尔在某个时刻如此表示。

Timiraos 称,鲍威尔的坦率言论反映了美联储在如何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上日益加深的分歧: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但招聘活动已显著放缓。

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两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叙事何者更为准确。

  • 一种叙事认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和股市上涨将继续推动企业和消费者支出,从而削弱大幅降息的必要性;若美联储过度降息,反而可能使通胀率维持在接近 3% 的水平,而非其 2% 的目标。
  • 另一种叙事则警告,加息效应与贸易、移民政策变化的叠加影响终将波及劳动力市场,若美联储停止降息,失业率可能攀升。今夏就业增长已然放缓,鲍威尔周三更指出,某些指标显示新增就业已接近零。

「他们处境微妙,因为支出数据与劳动力市场数据似乎不太吻合,」 前美联储高级顾问威廉·英格利希 (William English) 表示,「支出数据看起来还行,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确实显示出急剧放缓的迹象。」

去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后,美联储今年又追加了半个百分点的降息,使利率更接近许多人认为的中性区间——既不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也不形成制约。

周三的降息决定出现了自 2019 年以来的首次双向异议: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反对降息,而美联储理事米兰则主张更大幅度降息。

但鲍威尔反复提及的 「强烈分歧观点」,凸显了委员会内部对继续降息日益增长的抵触情绪,表明 12 月是否降息将是一个更为艰难的决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或许我们至少应该在此暂停一次,或采取类似行动,」 鲍威尔说,「对部分委员而言,现在或许是时候退后一步,审视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面临下行风险,或者确认我们看到的较强增长是否属实。」

争论一方是以美联储理事鲍曼为代表的官员。她在近期演讲中警告,同僚们 「在应对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方面,正面临严重落后于形势的风险」,未来可能需 「以更快节奏、更大幅度调整政策」。鲍曼在周三投票支持了 25 个基点的降息。

另一方则以施密德等官员为代表。他在今夏演讲中指出,关税对价格的影响有限,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未试图通过更宽松的利率来抵消成本冲击。与鲍曼和鲍威尔 (周三引用排除了关税影响估算的通胀数据) 不同,施密德今夏明确承诺绝不尝试此类操作,称其 「既无意义也无法衡量」。

立场可能发生转变的一个例证是:今夏曾是降息主要倡导者之一的美联储理事沃勒,近期表态趋于谨慎。他在本月演讲中表示,若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政策利率迈向中性水平的步伐应比我此前预期的更为缓慢」。

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报告延迟发布,使得政策制定者缺乏能在会议间隙帮助化解分歧的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

此外,官员们对就业疲软主要反映劳动力供给减少 (移民水平下降和求职者减少),还是真实需求软化,也存在分歧。

「多数时候,美联储会倾向于采信劳动力市场数据而非增长数据,」 圣路易斯联储前主席詹姆斯·布拉德 (James Bullard) 表示,「但眼下由于移民政策,你不太确定该如何解读所有信息。」

布拉德认为数据终将验证消费者支出更强劲的观点,意味着美联储可以在未来一年以更从容的步伐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

「并非所有劳动力市场放缓都是同质的。就当前情况而言,这可能是所能想象到的最温和的放缓,」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戴维·塞夫 (David Seif) 指出,「人们并未被解雇。而真正导致消费者支出下降的是大规模裁员。」

也有人担忧这种劳动力市场平衡正面临风险,因为企业可能通过紧缩开支来限制关税导致的涨价,或部署新型节流的人工智能技术。亚马逊、联合包裹服务、塔吉特等企业已宣布裁员数万人的计划。

「如果经济确实在稳健增长,而劳动力流失仅允许每月新增 2.5 万个工作岗位,那么各行业工资水平应会急剧上升,但现实并非如此,」TS Lombard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 (Steven Blitz) 表示,「这说明劳动力需求正在下降。」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 (Michael Feroli) 预计,尽管鲍威尔明显在努力澄清 12 月降息仍具高度不确定性,但他预期后续数据将显示就业市场基础依然不稳,因此美联储仍会在 12 月再次降息。

「疲软的迹象依然足够多,」 他表示。

YOU MAY ALSO LIKE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喊话马杜罗:你的时代已经结束

流动性担忧升温,交易员疯狂押注美联储利差交易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那些认定该央行将在 12 月实施今年第三次降息的投资者传递了直言不讳的信息:言之尚早。

素有 「美联储传声筒」 之称的 《华尔街日报》 记者 Nick Timiraos 指出,鲍威尔周三并未使用央行官员惯常的晦涩模糊措辞,反而刻意强调利率制定委员会内部存在的分歧,并淡化了六周后降息已成定局的看法。

「事实上,远非如此,」 鲍威尔在某个时刻如此表示。

Timiraos 称,鲍威尔的坦率言论反映了美联储在如何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上日益加深的分歧: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但招聘活动已显著放缓。

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两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叙事何者更为准确。

  • 一种叙事认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和股市上涨将继续推动企业和消费者支出,从而削弱大幅降息的必要性;若美联储过度降息,反而可能使通胀率维持在接近 3% 的水平,而非其 2% 的目标。
  • 另一种叙事则警告,加息效应与贸易、移民政策变化的叠加影响终将波及劳动力市场,若美联储停止降息,失业率可能攀升。今夏就业增长已然放缓,鲍威尔周三更指出,某些指标显示新增就业已接近零。

「他们处境微妙,因为支出数据与劳动力市场数据似乎不太吻合,」 前美联储高级顾问威廉·英格利希 (William English) 表示,「支出数据看起来还行,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确实显示出急剧放缓的迹象。」

去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后,美联储今年又追加了半个百分点的降息,使利率更接近许多人认为的中性区间——既不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也不形成制约。

周三的降息决定出现了自 2019 年以来的首次双向异议: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反对降息,而美联储理事米兰则主张更大幅度降息。

但鲍威尔反复提及的 「强烈分歧观点」,凸显了委员会内部对继续降息日益增长的抵触情绪,表明 12 月是否降息将是一个更为艰难的决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或许我们至少应该在此暂停一次,或采取类似行动,」 鲍威尔说,「对部分委员而言,现在或许是时候退后一步,审视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面临下行风险,或者确认我们看到的较强增长是否属实。」

争论一方是以美联储理事鲍曼为代表的官员。她在近期演讲中警告,同僚们 「在应对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方面,正面临严重落后于形势的风险」,未来可能需 「以更快节奏、更大幅度调整政策」。鲍曼在周三投票支持了 25 个基点的降息。

另一方则以施密德等官员为代表。他在今夏演讲中指出,关税对价格的影响有限,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未试图通过更宽松的利率来抵消成本冲击。与鲍曼和鲍威尔 (周三引用排除了关税影响估算的通胀数据) 不同,施密德今夏明确承诺绝不尝试此类操作,称其 「既无意义也无法衡量」。

立场可能发生转变的一个例证是:今夏曾是降息主要倡导者之一的美联储理事沃勒,近期表态趋于谨慎。他在本月演讲中表示,若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政策利率迈向中性水平的步伐应比我此前预期的更为缓慢」。

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报告延迟发布,使得政策制定者缺乏能在会议间隙帮助化解分歧的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

此外,官员们对就业疲软主要反映劳动力供给减少 (移民水平下降和求职者减少),还是真实需求软化,也存在分歧。

「多数时候,美联储会倾向于采信劳动力市场数据而非增长数据,」 圣路易斯联储前主席詹姆斯·布拉德 (James Bullard) 表示,「但眼下由于移民政策,你不太确定该如何解读所有信息。」

布拉德认为数据终将验证消费者支出更强劲的观点,意味着美联储可以在未来一年以更从容的步伐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

「并非所有劳动力市场放缓都是同质的。就当前情况而言,这可能是所能想象到的最温和的放缓,」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戴维·塞夫 (David Seif) 指出,「人们并未被解雇。而真正导致消费者支出下降的是大规模裁员。」

也有人担忧这种劳动力市场平衡正面临风险,因为企业可能通过紧缩开支来限制关税导致的涨价,或部署新型节流的人工智能技术。亚马逊、联合包裹服务、塔吉特等企业已宣布裁员数万人的计划。

「如果经济确实在稳健增长,而劳动力流失仅允许每月新增 2.5 万个工作岗位,那么各行业工资水平应会急剧上升,但现实并非如此,」TS Lombard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 (Steven Blitz) 表示,「这说明劳动力需求正在下降。」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 (Michael Feroli) 预计,尽管鲍威尔明显在努力澄清 12 月降息仍具高度不确定性,但他预期后续数据将显示就业市场基础依然不稳,因此美联储仍会在 12 月再次降息。

「疲软的迹象依然足够多,」 他表示。

【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AI 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 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向那些认定该央行将在 12 月实施今年第三次降息的投资者传递了直言不讳的信息:言之尚早。

素有 「美联储传声筒」 之称的 《华尔街日报》 记者 Nick Timiraos 指出,鲍威尔周三并未使用央行官员惯常的晦涩模糊措辞,反而刻意强调利率制定委员会内部存在的分歧,并淡化了六周后降息已成定局的看法。

「事实上,远非如此,」 鲍威尔在某个时刻如此表示。

Timiraos 称,鲍威尔的坦率言论反映了美联储在如何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上日益加深的分歧: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但招聘活动已显著放缓。

美联储的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两种相互竞争的经济叙事何者更为准确。

  • 一种叙事认为,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和股市上涨将继续推动企业和消费者支出,从而削弱大幅降息的必要性;若美联储过度降息,反而可能使通胀率维持在接近 3% 的水平,而非其 2% 的目标。
  • 另一种叙事则警告,加息效应与贸易、移民政策变化的叠加影响终将波及劳动力市场,若美联储停止降息,失业率可能攀升。今夏就业增长已然放缓,鲍威尔周三更指出,某些指标显示新增就业已接近零。

「他们处境微妙,因为支出数据与劳动力市场数据似乎不太吻合,」 前美联储高级顾问威廉·英格利希 (William English) 表示,「支出数据看起来还行,但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确实显示出急剧放缓的迹象。」

去年累计降息一个百分点后,美联储今年又追加了半个百分点的降息,使利率更接近许多人认为的中性区间——既不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也不形成制约。

周三的降息决定出现了自 2019 年以来的首次双向异议: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反对降息,而美联储理事米兰则主张更大幅度降息。

但鲍威尔反复提及的 「强烈分歧观点」,凸显了委员会内部对继续降息日益增长的抵触情绪,表明 12 月是否降息将是一个更为艰难的决定。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觉,或许我们至少应该在此暂停一次,或采取类似行动,」 鲍威尔说,「对部分委员而言,现在或许是时候退后一步,审视劳动力市场是否真的面临下行风险,或者确认我们看到的较强增长是否属实。」

争论一方是以美联储理事鲍曼为代表的官员。她在近期演讲中警告,同僚们 「在应对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方面,正面临严重落后于形势的风险」,未来可能需 「以更快节奏、更大幅度调整政策」。鲍曼在周三投票支持了 25 个基点的降息。

另一方则以施密德等官员为代表。他在今夏演讲中指出,关税对价格的影响有限,部分原因在于美联储未试图通过更宽松的利率来抵消成本冲击。与鲍曼和鲍威尔 (周三引用排除了关税影响估算的通胀数据) 不同,施密德今夏明确承诺绝不尝试此类操作,称其 「既无意义也无法衡量」。

立场可能发生转变的一个例证是:今夏曾是降息主要倡导者之一的美联储理事沃勒,近期表态趋于谨慎。他在本月演讲中表示,若经济增长保持韧性,「政策利率迈向中性水平的步伐应比我此前预期的更为缓慢」。

政府停摆导致关键就业报告延迟发布,使得政策制定者缺乏能在会议间隙帮助化解分歧的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不确定性。

此外,官员们对就业疲软主要反映劳动力供给减少 (移民水平下降和求职者减少),还是真实需求软化,也存在分歧。

「多数时候,美联储会倾向于采信劳动力市场数据而非增长数据,」 圣路易斯联储前主席詹姆斯·布拉德 (James Bullard) 表示,「但眼下由于移民政策,你不太确定该如何解读所有信息。」

布拉德认为数据终将验证消费者支出更强劲的观点,意味着美联储可以在未来一年以更从容的步伐将利率降至中性水平。

「并非所有劳动力市场放缓都是同质的。就当前情况而言,这可能是所能想象到的最温和的放缓,」 野村证券经济学家戴维·塞夫 (David Seif) 指出,「人们并未被解雇。而真正导致消费者支出下降的是大规模裁员。」

也有人担忧这种劳动力市场平衡正面临风险,因为企业可能通过紧缩开支来限制关税导致的涨价,或部署新型节流的人工智能技术。亚马逊、联合包裹服务、塔吉特等企业已宣布裁员数万人的计划。

「如果经济确实在稳健增长,而劳动力流失仅允许每月新增 2.5 万个工作岗位,那么各行业工资水平应会急剧上升,但现实并非如此,」TS Lombard 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布利茨 (Steven Blitz) 表示,「这说明劳动力需求正在下降。」

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 (Michael Feroli) 预计,尽管鲍威尔明显在努力澄清 12 月降息仍具高度不确定性,但他预期后续数据将显示就业市场基础依然不稳,因此美联储仍会在 12 月再次降息。

「疲软的迹象依然足够多,」 他表示。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喊话马杜罗:你的时代已经结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新华解读】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其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更好发挥「锚」和「尺」的功能作用

【新华解读】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其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更好发挥 「锚」 和 「尺」 的功能作用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京东11.11再发战报:「百亿补贴日」订单量增长超125%

京东 11.11 再发战报:「百亿补贴日」 订单量增长超 125%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奔驰将迎来最大规模产品发布计划  佟欧福:通过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零排放』出行愿景

奔驰将迎来最大规模产品发布计划 佟欧福:通过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 『零排放』 出行愿景

2025 年 10 月 31 日

精选 |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 10 月 31 日 周五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中信建投:小核酸药物全球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中信建投:小核酸药物全球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流动性担忧升温,交易员疯狂押注美联储利差交易

流动性担忧升温,交易员疯狂押注美联储利差交易

2025 年 10 月 31 日

中期协:《期货做市交易业务管理规则》 将于 12 月 1 日起实施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吴清演讲七要点:谈中国资产重估、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炒股大赚!A 股五大上市险企三季报业绩 「狂飙」 增速超三成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市场「棋局」生变:债券收益率「将了一军」,美元陷入被动,黄金与欧元迎来「抽车」时刻

市场 「棋局」 生变:债券收益率 「将了一军」,美元陷入被动,黄金与欧元迎来 「抽车」 时刻

2025 年 10 月 31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9 月    

近期动态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喊话马杜罗:你的时代已经结束
  • 【新华解读】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及其配套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 更好发挥 「锚」 和 「尺」 的功能作用
  • 京东 11.11 再发战报:「百亿补贴日」 订单量增长超 125%
  • 奔驰将迎来最大规模产品发布计划 佟欧福:通过研发投入及供应链协同实现 『零排放』 出行愿景
  • 精选 | 夜盘盘前要闻汇总 10 月 31 日 周五
  • 中信建投:小核酸药物全球产业实现多维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展现全球竞争力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