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专访量化组冠军曾毅
首次参加全国期货实盘交易大赛便一举夺下量化组冠军,他就是曾毅,参赛时昵称为 「蜻蜓投资」。谈及这一昵称,曾毅解释道:「蜻蜓高频飞舞、敏捷行动、高效捕食的特性,正是期货量化投资策略的生动缩影。」
从程序员到量化交易员的跨界之旅
「我是程序员出身,喜欢分析系统业务逻辑。」 曾毅的金融之路始于 2013 年。当时一则 「正回购债年化 30%~40%」 的报道,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他对低风险套利的探索之门。
从基金封转开套利到分级基金、LOF 和 ETF 基金折溢价套利,曾毅在低风险领域不断摸索,练就了对 「市场漏洞」 的敏锐嗅觉。而真正让他踏入期货期权领域的,是 2015 年夏天那场惊心动魄的极端行情。
「IC1507(中证 500 股指期货当月合约) 整天 『上蹿下跳』,正常情况下贴水都能达到 10%。」 曾毅当时疑惑,「这么明显的套利机会,怎么没人出手?」 那时的他还不懂 ETF 期权的对冲逻辑,这个疑惑成了他学习衍生品知识的动力。
2016 年,曾毅系统学习期权知识,完成了 20 笔期货交易、通过考试拿到期权三级权限,正式开启期权交易。2016—2018 年,他投身量化交易,花费大量时间对常见的技术指标和公开量化模型挨个回测,最终打磨出专属策略。
2021 年,地产债市场剧烈波动,曾毅不得不转向股票和可转债的中长线量化投资。也正是这次转型,让他发现了期货期权的 「杠杆魔力」。
两次关键操作锁定冠军
回顾本次大赛,曾毅的夺冠之路得益于两次关键操作。
第一次是在 4 月 7 日。当天,股票指数大跌,市场一片恐慌,然而曾毅却异常冷静。他坦言:「我之前回测过多次极端行情,深知这种加速下跌之后,往往会出现非理性定价,而这正是机会所在。」
4 月 8 日,他果断用跨式组合买入中证 1000 和中证 500 的认购、认沽期权,后期主要采用趋势跟踪策略——这也是他过去几年主要采取的量化策略。果不其然,6 月下旬至 8 月下旬,中证 1000 指数走出单边上涨行情,他的趋势跟踪策略借高杠杆一路获利。
第二次是在 8 月 27 日。当天,标的品种在连续上涨后出现最大跌幅,并且成交量放出天量,导致曾毅的量化指标 「亮起红灯」。「策略随即触发了减仓降杠杆的指令,我立刻采取行动,并在第二天将全部本金出金。」
这次操作,成了他锁定冠军的 「神来之笔」。「我的策略本身是宽跨组合,下跌时认沽期权价格会上涨,能自动对冲风险,再加上主动降杠杆,相当于给利润上了双保险。」 曾毅说,正是这次及时 「刹车」,减少了后续下跌带来的损失,让他稳居量化组排名首位。
「小众赛道」 的生存智慧
「和机构拼算力、拼下单速度?那是自讨苦吃。」 谈及自己的策略优势,曾毅直言不讳。在他看来,个人交易者要在量化市场立足,必须避开机构的 「主战场」,在小众领域寻找机会,专盯资金承载小、量化样本小的非标准化领域。
这种 「小众思维」,也体现在他的风险控制上。行情顺畅时,曾毅敢用 20 多倍杠杆追击趋势;一旦趋势转向,他就会立刻通过平仓、出金、增持反向期权等方式 「降温」。即便在 4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的两个月震荡期,期权时间价值持续亏损,他也并未动摇核心策略。
对于想要进入量化交易领域的新人,曾毅强调:「既然选择了量化交易,就要尽可能相信已经验证有效的策略。不要轻易相信市场上其他人的判断,更不要轻易相信自己,除非你有几倍的胜算和把握。」
这位看似随性却极其严谨的量化高手,正如他的昵称 「蜻蜓」 一样,在波谲云诡的期货市场中,以轻盈之姿精准出击,用理性与纪律书写着自己的投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