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11 月 4 日,市场全天缩量调整,创业板指跌近 2%。截至收盘,沪指跌 0.41%,深成指跌 1.71%,创业板指跌 1.96%。
板块方面,福建自贸区、银行、冰雪产业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医药、机器人等板块跌幅居前。
全市场超 3600 只个股下跌。量能继续萎缩,沪深两市成交额不足 2 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 1914 亿。
今天,11 月第 2 个交易日,市场格局仍是红利股与微盘股偏强。
一方面,是午后持续下行的大盘,在 14:33 突然走出了 V 字反转,颇有 「神奇两点半」 的气质,其中反弹最猛的,当属微盘股指数;

另一方面,银行股全天强势,尾盘也跟随上涨,由六家国有大行带头;有趣的是,其他银行股中,叠加福建概念的厦门银行涨幅最大,似乎是投机资金 「最后的倔强」。

只不过,在很多人看来,银行股的走强印证了着市场正在求稳、避险,可能缺乏进一步上攻的动能。一个老段子也重新火了:
「我投降了,已经全仓农行了,全怪我那令人作呕的嫉妒和卑微的自尊心,看见银行天天涨、天天新高,我却天天新低,我直接丢盔弃甲了。每当看见银行 K 线的那一秒,我满头大汗,浑身发冷……」
数据显示,月线来看,本轮行情中银行板块走弱的 7、8、9 三个月,恰好也是全市场平均股价高歌猛进的三个月。

也正因如此,今天全天,大盘呈缩量回落,走势并不主动。
但这是否意味着,今年最后两个月里,成长风格的投资机会正在收缩?
是的,但又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东吴证券研报称,随着各类不确定性因素陆续落地,11 月自上而下的边际催化有所减弱,指数 「轧空式」 上攻的动力相对有限。「11 月,宏观与业绩进入真空期,在外生催化相对平淡的背景下,4000 点这一心理关口的有效突破难以一蹴而就,市场或将更多以时间换空间。」
其认为,11 月更值得关注的是风格短期切换。
其一,岁末年初历来是风格切换的关键窗口,而 11 月往往是关键时点。自 2020 年以来,「春季行情」 的启动时间已逐步前移至 12 月;为有效参与春季行情,11 月成为重要的调仓时间。
其二,从机构行为视角看,四季度往往存在主线板块收益兑现的压力。机构的核心诉求会从追求超额收益转向锁定利润。一旦部分机构率先兑现,其余持筹机构将面临 「他人兑现即自身受损」 的压力,进一步强化阶段性调仓动力。
因此,短期建议偏均衡配置,以应对风格切换期的市场波动;中长期来看,科技成长主线的行情尚未终结,仍具备持续布局价值。
德邦证券研报认为,由于外部不确定因素逐渐打消,十五五新方向逐渐清晰,预计未来市场仍将延续近期强势板块运行,且市场轮动或将继续提升,权重、个股或轮流表现。
大科技方面,当前由于位置较高,未来或将以震荡整理为主,红利板块或存在年末避险因素增配需求,而十五五重点提及的新兴科技领域 (如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商业航天等) 或存在主题投资机遇。
最后,来看看银行之外,还有哪些板块值得关注。
(1) 福建、海峡两岸
分析认为,以平潭发展等个股为代表,这一题材反映了近期短线投机的活跃度,上涨逻辑以情绪博弈为主,其高度和持续性或许会在较大程度上为四季度市场题材炒作给出一个锚定。
在市场整体尚未结束整理的背景下,应对上保持谨慎,静待后续出现更为明确的转强信号后,或更为稳妥。
(2) 旅游景点、冰雪产业
消息面上,近日,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印发 《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 2025 年 11 月 1 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旨在进一步发挥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促进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另外,冰雪旅游热度开始升温。美团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0 月中旬以来,「室外滑雪场」 搜索量同比上涨近 900%,「开板」 较早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搜索量上涨 279%。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