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 11 月后,冷空气活动逐步频繁,北方冬季取暖已经陆续开启,动力煤价格持续走高,突破 800 元/吨关口,创下年内新高。
作为 2016 年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标杆,煤炭行业在 「反内卷」 方面 「一马当先」,三季度港口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上涨超 6%,11 月份之后涨幅扩大,突破 800 元/吨大关。在煤炭整体供应增量受到约束的背景下,煤炭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第三季度重点上市煤炭企业盈利环比上升超 20%。
冷冬预期点燃煤价
拉尼娜现象带来的冷冬预期,让市场对今年冬季煤炭需求充满想象。随着北方供暖季开启,动力煤冬储阶段性补库展开,环渤海港口煤炭价格出现急速上涨,11 月出现单日煤价涨幅高达 10 元/吨。
目前北方港口动力煤价格指数 (热值 5500 大卡) 已经突破 800 元/吨大关,已刷新今年 1 月 8 日创下的前期高点 772 元/吨,市场看涨情绪依然不减。11 月 5 日,市场传出陕西一家煤炭销售竞拍过程中,6100 大卡出现单日暴涨超 98 元/吨的罕见情况。而进口煤最近也在跟随国内煤的脚步上涨,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高卡动力煤期货价格也从 10 月 31 日 104 美元/吨,飙升到目前 110.45 美元/吨。
「煤价不具备向下调整空间,伴随旺季需求释放,年底或冲高至 900 元/吨。」 民生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应急管理部将在 11 月开启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近期产地安全环保检查趋于严格,叠加前期内蒙古生产核查通报后减量逐步落地,煤炭供应有望进一步收缩。伴随气温下降,11 月中旬北方将全面进入供暖季,工业生产也进入年底发力阶段,用电需求稳定增长,冬季用电用煤高峰到来后,电厂日耗将逐步回升,届时叠加供给端的进一步收缩,煤价上涨有望加速。
开源证券分析师张绪成认为,煤炭价格已经完成煤电盈利均分的 750 元/吨价格目标,此时正在经历惯性上穿过程,有望达到第四目标价格区间,即 800—860 元/吨区间,因为预计动力煤的电厂报表盈亏平衡线为 860 元/吨。

煤炭经济迎来新一轮周期上行
与旺盛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持续收缩的煤炭供给,两者结合下,煤炭企业迎来新一波周期上行和利润上升期。
自 7 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煤矿超产核查以来,煤炭供给端出现明显收缩:8 月全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 3.9 亿吨,同比下降 3.2%;9 月产量虽增至 4.1 亿吨,但仍连续三个月处于负增长区间。进口煤炭方面,2025 年 1—10 月份,我国共进口煤炭 3.8 亿吨,同比下降 11%。
国泰海通证券测算,受 「反内卷」 政策影响,7—9 月全国煤炭产量较过去 18 个月均值减少 1000 万吨/月,预计四季度单月产量将维持在 3.9 亿至 4 亿吨,全年产量或同比减少 5000 万吨至 47.5 亿吨。
在煤炭整体供应增量受到约束的背景下,煤炭企业盈利情况明显好转。国海证券跟踪 28 家重点上市煤企的数据显示,企业在第三季度 (Q3) 净利润环比上升 21%,而刨除中国神华之后,环比增长近 29%。这一数据对比 Q2 环比下降约 15% 来看,「反内卷」 对于煤炭企业的盈利贡献突出。
煤炭产业含量高的煤炭 ETF(515220),在三季度上涨 7.87%,而 10 月份至今涨幅已超 16%。基金持续吸金,今年来份额增长超 300%,当前规模超 130 亿元,也凸显资金积极布局煤炭的意愿。
开源证券分析师张绪成认为,在地缘政治、「双碳」 政策、煤电盈利平衡等多因素的影响下,煤炭的周期属性弱化已是事实,煤炭已体现出红利和周期的双重属性。在经济偏弱和市场整体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煤炭作为高股息红利的代表,仍旧是市场最为认可的价值资产;如政策助力和市场调节致使供需短期错配,煤炭股随着煤价的变动仍有望凸显出周期属性。由于具备周期与红利双重属性,煤炭有望成为市场资金最优先的配置资产。
(券商中国)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