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 11 月 9 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 月,CPI 同比由降转涨,同比上涨 0.2%,环比上涨 0.2%;PPI 同比涨幅继续收窄,环比年内首次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1.2%,涨幅升至 2024 年 3 月以来最高。
受访专家认为,国庆、中秋假期带动服务价格上涨,产能治理推动光伏、电池制造等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物价总水平企稳回升,显示出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国内需求加快修复,经济循环进一步畅通。
核心 CPI 涨幅扩大
10 月,CPI 同比由 9 月下降 0.3% 转为上涨 0.2%,主要受到食品、服务和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带动。
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同比下降 2.9%,降幅比 9 月收窄 1.5 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鸡蛋和鲜菜价格的同比降幅在 7.3% 至 16.0% 之间,降幅均有收窄。
部分食品价格受 10 月国庆、中秋节日需求增加带动,环比上涨,如鲜菜、羊肉、鲜果、虾蟹类和牛肉价格等,环比涨幅在 0.5% 至 4.3% 之间。
「食品价格总体好于季节性,环比涨幅高于历史同期均值,蔬菜、水果是主要支撑项。」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10 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1.2%,涨幅连续第 6 个月扩大,达到 2024 年 3 月以来最高。其中,服务价格自 3 月份起逐步回升,10 月同比上涨 0.8%。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介绍,10 月,国庆、中秋假期出行需求较旺,宾馆住宿、飞机票和旅游价格分别环比上涨 8.6%、4.5% 和 2.5%,涨幅均高于季节性水平。
10 月,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 2%,涨幅连续第 6 个月扩大,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同比上涨 50.3% 和 46.1%。
「核心 CPI 的持续上行,清晰地表明去除更具波动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水平的短期扰动后,国内消费需求特别是服务性消费的恢复势头较为稳健。」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PPI 环比年内首次上涨
统计局数据显示,10 月,PPI 同比下降 2.1%,降幅比 9 月收窄 0.2 个百分点,连续第 3 个月收窄。
董莉娟表示,重点行业产能治理持续推进,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比如,随着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 1.4 个、1.3 个和 0.7 个百分点。
10 月,PPI 环比由 9 月持平转为上涨 0.1%,为年内首次上涨。「受部分工业品需求改善、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10 月 PPI 环比好于市场预期。」 温彬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供需关系改善带动煤炭、光伏等部分行业价格上涨。数据显示,10 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 1.6%,煤炭加工价格环比上涨 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环比上涨 0.6%,均连续 2 个多月上涨。
近期国际有色金属价格上行,带动 10 月国内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环比上涨 5.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 2.4%。
物价有望温和回升
纵观 8 月以来的物价走势,CPI 同比从下降 0.4% 回升至上涨 0.2%,PPI 同比降幅从 2.9% 收窄至 2.1%,物价呈现企稳回升的趋势。
受访专家认为,近期 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已完成投放,存量和增量政策接续发力,综合整治 「内卷式」 竞争持续推进,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物价有望进一步企稳,价格中枢有望温和抬升。
温彬认为,下一阶段,CPI 有望低位温和回升,表现为 「食品强、能源弱、核心稳」。随着南方腌腊周期到来,加之集团猪企出栏计划减少,猪肉价格可能出现小幅反弹。气温下降将导致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受去年同期食品价格基数较大幅度下行影响,今年 11 月,食品 CPI 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从近期政策动向上看,『反内卷』 措施对汽车价格的支撑作用有望持续,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望同比改善,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将基本保持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在庞溟看来,在宏观政策继续保持支持力度、市场信心持续修复的背景下,整体价格中枢将迈上温和抬升的新台阶。下一阶段,CPI 有望步入温和上行通道,PPI 同比降幅将继续收窄,环比或维持弱平衡。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