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央行再买债 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央行再买债 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巴菲特将不再撰写年度报告

巴菲特将不再撰写年度报告

2025 年 11 月 11 日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5 年 11 月 11 日
进博会「爆品」来袭!德国「天价」扳手引围观,阿根廷牛儿为中国「贴膘」,卢旺达咖啡豆火出圈……

进博会 「爆品」 来袭!德国 「天价」 扳手引围观,阿根廷牛儿为中国 「贴膘」,卢旺达咖啡豆火出圈……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广告
中际旭创: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中际旭创:拟发行 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10)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光模块回调蓄力,通信 ETF(515880) 跌超 3.5%,资金逢低买入超 20 亿元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实盘大赛颁奖大会 15 日将在西安举行

2025 年 11 月 11 日
11月10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11 月 10 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 (附新闻联播)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国家统计局:今年 10 月酒价同比下滑 2%;五粮液:着眼长远发展,持续加大分红回报股东丨酒业早参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很多同行消失了!单一策略遇冷 私募转型多策略

2025 年 11 月 11 日
美国政府或即将重启,黄金白银价格大幅上涨

美国政府或即将重启,黄金白银价格大幅上涨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停摆」 闹剧持续 美对乌武器交付或受阻

2025 年 11 月 11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星期二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央行再买债 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10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0 月 27 日,潘行长官宣 「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1 月 4 日,央行公告 「10 月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 200 亿元」 ,暂停 9 个月后正式重启。

  不少持有债基的朋友都在问:「央行买债是啥意思?会不会让债市再涨一波?」

  今天咱们就聊聊央行重启买债对债基到底有啥影响。

  一

  央行买卖国债什么意思?

  央行买卖国债,不是直接从政府手里买新发行的国债,而是在 「二级市场」 里操作——向银行、基金这些机构买卖已经发行的国债。

  央行就像全市场资金的 「超级调节手」,当市场缺钱时,央行就花钱买机构手里的国债,把钱给到机构;当市场钱太多、债市可能 「过热」 的时候,央行就卖国债把钱收回来。

  本质上,国债买卖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一种工具,跟大家熟悉的逆回购、MLF 是 「同门兄弟」。

  二

  央行为啥要买卖国债?

  三个核心作用

  1

  替代降准:给市场 「灵活放水」

  现在银行的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 6.2%(数据来源:华创证券测算,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经很接近 5% 的 「红线」,虽有进一步降准的可能,但空间不大了。而央行买国债,相当于直接给银行这些机构注入资金,稳住流动性,还更加灵活。

  2

  配合财政:帮政府债券平稳发行

  四季度预估有 2.56 万亿的政府债净发行 (数据来源:华西证券测算),明年还有 2 万亿化债额度。如果没人承接,债券利率会飙升,政府发债成本就高了。央行出手买国债,能减轻机构持仓压力,让政府债券顺利发行,这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3

  稳市预期:不让债市 「大起大落」

  5 月起债市被火热的股市压制,近来还有新规落地的担忧,不少投资者慌了。央行重启操作,其实是给市场释放稳市预期——不让债市剧烈波动,大家不用恐慌赎回,波动自然会变小。

  三

  回顾央行买债的操作脉络

  要想明白此次重启的影响,先看看 2024 年以来的央行操作节奏:

  2024 年 8-12 月:累计净买入 1 万亿。从 「买短卖长」 到 「只买短」,给市场大放水;

  2025 年 1-9 月:暂停操作。因为当时债市过热、利率跌太快,还得稳汇率,之前买的短债到期,被动回笼了近 0.66 万亿资金;

  2025 年 10 月:重启净买 200 亿。这次特意 「慢节奏」,既呵护流动性,又不让市场过度成 「大放水」,避免债市再走 「急涨急跌」 的老路。

图片

  四

  关键问题:会让债市大涨吗?

  答案很明确:不会有 2024 年那种 「疯牛」,但波动会减小,持有体验会好一点。

  10 月 27 日宣布重启时,债市当日大涨,更多是情绪驱动的,随后就平稳了,这说明市场已经消化了 「重启」 的利好。

  最关键的是,央行不希望债市 「过热」,大举买债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央行这次只投 200 亿,打法明显 「克制」—— 毕竟今年年初长债利率下破 1.6% 引发了风险,这次不会让债市再 「过热」。

  所以核心逻辑是 「稳预期、防波动」,不是 「拉涨」,债市大概率是平稳运行、区间震荡的状态。

  五

  债基投资者怎么办?

  对债基投资者来说,买债基的初心应该是 「稳健」,而不该当成 「赚大钱」 的工具。

  中短债基:放心继续拿着。央行主要买短债,短端利率会更稳,这类债基波动小,适合追求 「稳健收益」 的朋友,不用频繁动。

  长债基金:别盲目加仓。虽然 10 月 27 日长债涨得猛,但央行大概率不会买长债,后续波动会比短债大。想要弹性,大可以关注 「固收+」 基金,靠少量权益仓位提收益。(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央行再买债,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0 月 27 日,潘行长官宣 「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1 月 4 日,央行公告 「10 月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 200 亿元」 ,暂停 9 个月后正式重启。

  不少持有债基的朋友都在问:「央行买债是啥意思?会不会让债市再涨一波?」

  今天咱们就聊聊央行重启买债对债基到底有啥影响。

  一

  央行买卖国债什么意思?

  央行买卖国债,不是直接从政府手里买新发行的国债,而是在 「二级市场」 里操作——向银行、基金这些机构买卖已经发行的国债。

  央行就像全市场资金的 「超级调节手」,当市场缺钱时,央行就花钱买机构手里的国债,把钱给到机构;当市场钱太多、债市可能 「过热」 的时候,央行就卖国债把钱收回来。

  本质上,国债买卖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一种工具,跟大家熟悉的逆回购、MLF 是 「同门兄弟」。

  二

  央行为啥要买卖国债?

  三个核心作用

  1

  替代降准:给市场 「灵活放水」

  现在银行的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 6.2%(数据来源:华创证券测算,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经很接近 5% 的 「红线」,虽有进一步降准的可能,但空间不大了。而央行买国债,相当于直接给银行这些机构注入资金,稳住流动性,还更加灵活。

  2

  配合财政:帮政府债券平稳发行

  四季度预估有 2.56 万亿的政府债净发行 (数据来源:华西证券测算),明年还有 2 万亿化债额度。如果没人承接,债券利率会飙升,政府发债成本就高了。央行出手买国债,能减轻机构持仓压力,让政府债券顺利发行,这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3

  稳市预期:不让债市 「大起大落」

  5 月起债市被火热的股市压制,近来还有新规落地的担忧,不少投资者慌了。央行重启操作,其实是给市场释放稳市预期——不让债市剧烈波动,大家不用恐慌赎回,波动自然会变小。

  三

  回顾央行买债的操作脉络

  要想明白此次重启的影响,先看看 2024 年以来的央行操作节奏:

  2024 年 8-12 月:累计净买入 1 万亿。从 「买短卖长」 到 「只买短」,给市场大放水;

  2025 年 1-9 月:暂停操作。因为当时债市过热、利率跌太快,还得稳汇率,之前买的短债到期,被动回笼了近 0.66 万亿资金;

  2025 年 10 月:重启净买 200 亿。这次特意 「慢节奏」,既呵护流动性,又不让市场过度成 「大放水」,避免债市再走 「急涨急跌」 的老路。

图片

  四

  关键问题:会让债市大涨吗?

  答案很明确:不会有 2024 年那种 「疯牛」,但波动会减小,持有体验会好一点。

  10 月 27 日宣布重启时,债市当日大涨,更多是情绪驱动的,随后就平稳了,这说明市场已经消化了 「重启」 的利好。

  最关键的是,央行不希望债市 「过热」,大举买债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央行这次只投 200 亿,打法明显 「克制」—— 毕竟今年年初长债利率下破 1.6% 引发了风险,这次不会让债市再 「过热」。

  所以核心逻辑是 「稳预期、防波动」,不是 「拉涨」,债市大概率是平稳运行、区间震荡的状态。

  五

  债基投资者怎么办?

  对债基投资者来说,买债基的初心应该是 「稳健」,而不该当成 「赚大钱」 的工具。

  中短债基:放心继续拿着。央行主要买短债,短端利率会更稳,这类债基波动小,适合追求 「稳健收益」 的朋友,不用频繁动。

  长债基金:别盲目加仓。虽然 10 月 27 日长债涨得猛,但央行大概率不会买长债,后续波动会比短债大。想要弹性,大可以关注 「固收+」 基金,靠少量权益仓位提收益。(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央行再买债,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责任编辑:66)

YOU MAY ALSO LIKE

很多同行消失了!单一策略遇冷 私募转型多策略

上市公司买私募 「看中」13 家管理人 出手超 8 亿元赚了吗?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0 月 27 日,潘行长官宣 「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1 月 4 日,央行公告 「10 月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 200 亿元」 ,暂停 9 个月后正式重启。

  不少持有债基的朋友都在问:「央行买债是啥意思?会不会让债市再涨一波?」

  今天咱们就聊聊央行重启买债对债基到底有啥影响。

  一

  央行买卖国债什么意思?

  央行买卖国债,不是直接从政府手里买新发行的国债,而是在 「二级市场」 里操作——向银行、基金这些机构买卖已经发行的国债。

  央行就像全市场资金的 「超级调节手」,当市场缺钱时,央行就花钱买机构手里的国债,把钱给到机构;当市场钱太多、债市可能 「过热」 的时候,央行就卖国债把钱收回来。

  本质上,国债买卖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一种工具,跟大家熟悉的逆回购、MLF 是 「同门兄弟」。

  二

  央行为啥要买卖国债?

  三个核心作用

  1

  替代降准:给市场 「灵活放水」

  现在银行的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 6.2%(数据来源:华创证券测算,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经很接近 5% 的 「红线」,虽有进一步降准的可能,但空间不大了。而央行买国债,相当于直接给银行这些机构注入资金,稳住流动性,还更加灵活。

  2

  配合财政:帮政府债券平稳发行

  四季度预估有 2.56 万亿的政府债净发行 (数据来源:华西证券测算),明年还有 2 万亿化债额度。如果没人承接,债券利率会飙升,政府发债成本就高了。央行出手买国债,能减轻机构持仓压力,让政府债券顺利发行,这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3

  稳市预期:不让债市 「大起大落」

  5 月起债市被火热的股市压制,近来还有新规落地的担忧,不少投资者慌了。央行重启操作,其实是给市场释放稳市预期——不让债市剧烈波动,大家不用恐慌赎回,波动自然会变小。

  三

  回顾央行买债的操作脉络

  要想明白此次重启的影响,先看看 2024 年以来的央行操作节奏:

  2024 年 8-12 月:累计净买入 1 万亿。从 「买短卖长」 到 「只买短」,给市场大放水;

  2025 年 1-9 月:暂停操作。因为当时债市过热、利率跌太快,还得稳汇率,之前买的短债到期,被动回笼了近 0.66 万亿资金;

  2025 年 10 月:重启净买 200 亿。这次特意 「慢节奏」,既呵护流动性,又不让市场过度成 「大放水」,避免债市再走 「急涨急跌」 的老路。

图片

  四

  关键问题:会让债市大涨吗?

  答案很明确:不会有 2024 年那种 「疯牛」,但波动会减小,持有体验会好一点。

  10 月 27 日宣布重启时,债市当日大涨,更多是情绪驱动的,随后就平稳了,这说明市场已经消化了 「重启」 的利好。

  最关键的是,央行不希望债市 「过热」,大举买债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央行这次只投 200 亿,打法明显 「克制」—— 毕竟今年年初长债利率下破 1.6% 引发了风险,这次不会让债市再 「过热」。

  所以核心逻辑是 「稳预期、防波动」,不是 「拉涨」,债市大概率是平稳运行、区间震荡的状态。

  五

  债基投资者怎么办?

  对债基投资者来说,买债基的初心应该是 「稳健」,而不该当成 「赚大钱」 的工具。

  中短债基:放心继续拿着。央行主要买短债,短端利率会更稳,这类债基波动小,适合追求 「稳健收益」 的朋友,不用频繁动。

  长债基金:别盲目加仓。虽然 10 月 27 日长债涨得猛,但央行大概率不会买长债,后续波动会比短债大。想要弹性,大可以关注 「固收+」 基金,靠少量权益仓位提收益。(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央行再买债,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10 月 27 日,潘行长官宣 「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11 月 4 日,央行公告 「10 月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 200 亿元」 ,暂停 9 个月后正式重启。

  不少持有债基的朋友都在问:「央行买债是啥意思?会不会让债市再涨一波?」

  今天咱们就聊聊央行重启买债对债基到底有啥影响。

  一

  央行买卖国债什么意思?

  央行买卖国债,不是直接从政府手里买新发行的国债,而是在 「二级市场」 里操作——向银行、基金这些机构买卖已经发行的国债。

  央行就像全市场资金的 「超级调节手」,当市场缺钱时,央行就花钱买机构手里的国债,把钱给到机构;当市场钱太多、债市可能 「过热」 的时候,央行就卖国债把钱收回来。

  本质上,国债买卖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一种工具,跟大家熟悉的逆回购、MLF 是 「同门兄弟」。

  二

  央行为啥要买卖国债?

  三个核心作用

  1

  替代降准:给市场 「灵活放水」

  现在银行的加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 6.2%(数据来源:华创证券测算,截至 2025 年 10 月),已经很接近 5% 的 「红线」,虽有进一步降准的可能,但空间不大了。而央行买国债,相当于直接给银行这些机构注入资金,稳住流动性,还更加灵活。

  2

  配合财政:帮政府债券平稳发行

  四季度预估有 2.56 万亿的政府债净发行 (数据来源:华西证券测算),明年还有 2 万亿化债额度。如果没人承接,债券利率会飙升,政府发债成本就高了。央行出手买国债,能减轻机构持仓压力,让政府债券顺利发行,这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3

  稳市预期:不让债市 「大起大落」

  5 月起债市被火热的股市压制,近来还有新规落地的担忧,不少投资者慌了。央行重启操作,其实是给市场释放稳市预期——不让债市剧烈波动,大家不用恐慌赎回,波动自然会变小。

  三

  回顾央行买债的操作脉络

  要想明白此次重启的影响,先看看 2024 年以来的央行操作节奏:

  2024 年 8-12 月:累计净买入 1 万亿。从 「买短卖长」 到 「只买短」,给市场大放水;

  2025 年 1-9 月:暂停操作。因为当时债市过热、利率跌太快,还得稳汇率,之前买的短债到期,被动回笼了近 0.66 万亿资金;

  2025 年 10 月:重启净买 200 亿。这次特意 「慢节奏」,既呵护流动性,又不让市场过度成 「大放水」,避免债市再走 「急涨急跌」 的老路。

图片

  四

  关键问题:会让债市大涨吗?

  答案很明确:不会有 2024 年那种 「疯牛」,但波动会减小,持有体验会好一点。

  10 月 27 日宣布重启时,债市当日大涨,更多是情绪驱动的,随后就平稳了,这说明市场已经消化了 「重启」 的利好。

  最关键的是,央行不希望债市 「过热」,大举买债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央行这次只投 200 亿,打法明显 「克制」—— 毕竟今年年初长债利率下破 1.6% 引发了风险,这次不会让债市再 「过热」。

  所以核心逻辑是 「稳预期、防波动」,不是 「拉涨」,债市大概率是平稳运行、区间震荡的状态。

  五

  债基投资者怎么办?

  对债基投资者来说,买债基的初心应该是 「稳健」,而不该当成 「赚大钱」 的工具。

  中短债基:放心继续拿着。央行主要买短债,短端利率会更稳,这类债基波动小,适合追求 「稳健收益」 的朋友,不用频繁动。

  长债基金:别盲目加仓。虽然 10 月 27 日长债涨得猛,但央行大概率不会买长债,后续波动会比短债大。想要弹性,大可以关注 「固收+」 基金,靠少量权益仓位提收益。(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央行再买债,债市能再涨一波吗?)

(责任编辑:66)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巴菲特将不再撰写年度报告

巴菲特将不再撰写年度报告

2025 年 11 月 11 日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2025 年 11 月 11 日
进博会「爆品」来袭!德国「天价」扳手引围观,阿根廷牛儿为中国「贴膘」,卢旺达咖啡豆火出圈……

进博会 「爆品」 来袭!德国 「天价」 扳手引围观,阿根廷牛儿为中国 「贴膘」,卢旺达咖啡豆火出圈……

2025 年 11 月 11 日
中际旭创: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中际旭创:拟发行 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25 年 11 月 11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10)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光模块回调蓄力,通信 ETF(515880) 跌超 3.5%,资金逢低买入超 20 亿元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实盘大赛颁奖大会 15 日将在西安举行

2025 年 11 月 11 日
11月10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11 月 10 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 (附新闻联播)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国家统计局:今年 10 月酒价同比下滑 2%;五粮液:着眼长远发展,持续加大分红回报股东丨酒业早参

2025 年 11 月 11 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0月24日至28日将在京举行

很多同行消失了!单一策略遇冷 私募转型多策略

2025 年 11 月 11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巴菲特将不再撰写年度报告
  • 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进博会 「爆品」 来袭!德国 「天价」 扳手引围观,阿根廷牛儿为中国 「贴膘」,卢旺达咖啡豆火出圈……
  • 中际旭创:拟发行 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10)
  • 光模块回调蓄力,通信 ETF(515880) 跌超 3.5%,资金逢低买入超 20 亿元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