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专访金融期货组第二名吴雪涛
在第十九届全国期货 (期权) 实盘交易大赛中,金融期货组选手吴雪涛凭借独特的交易策略与坚定的持仓信念,斩获该组别第二名的佳绩。他不仅在本次大赛中表现出色,更在多年交易生涯中,走出了一条与主流观念相悖却适配自身的稳健之路。
吴雪涛的交易之路始于 1997 年,那一年他第一次接触股票市场。2008 年前后,他痴迷于学习各种交易技术,每天通过技术判断大盘涨跌,后来甚至慢慢尝试预判 10 分钟级别等更小级别的上证指数涨跌,每天乐此不疲。这段经历为他日后执着于短线交易打下了基础。
原本吴雪涛只做股票交易,2010 年中金所陆续上市股指期货品种。「我以为找到了开启财富宝箱的金钥匙,马上就开户做起了股指期货交易。」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一击。2011 年至 2012 年,他不仅亏光了所有积蓄,还背负了不少债务。
在那段至暗时期,吴雪涛开始反思。尽管自 2013 年起他的情况慢慢好转,却依然难以盈利。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 2018 年下半年。他发现,中证 500 股指期货存在丰厚的 「贴水」(即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于是开始尝试 「长线赚贴水+日内稳健交易」 的双轨策略。
2022 年下半年,中金所推出中证 1000 股指期货。他敏锐地洞察到该品种具有更高的贴水和更大的波动性,因此果断将长线和日内交易品种全部切换至中证 1000 股指期货。这一交易策略一直沿用至今。
本届大赛中,吴雪涛的策略非常明确:长线做多单,日内仅开多单且不设止损,其中长线资金占七成,日内短线资金占三成。他表示:「如果当日亏损,我会扛单直到获利止盈。」 这种 「永不止损」 的理念,在期货界几乎被视为 「大忌」,却是他能够 「完胜」 的关键。
「日内不设置止损是我做股指与众不同的地方。比赛期间也出现过较大回撤,不过我认为这都很正常,很多人其实都死于频繁止损。」 他解释道,「资金管理才是最重要的。我通常在相对低位做多,一般 20 个点止盈,胜率足够覆盖手续费和偶尔的亏损。」
此外,本次大赛期间他还配置了股指期权的实值远月权利仓和小波段义务仓,同样仅开多单。由于比赛期间恰逢牛市阶段,期权部分也实现了 「完胜」。他表示,所谓的好成绩,不过是源于市场的配合而已。
在吴雪涛看来,他的交易策略几乎与主流理念背道而驰,却恰恰适合自己。针对期货界公认的大忌之 「日内频繁交易」,吴雪涛坦言:「我现在每天正常交易 10~30 次,而且感觉有交易次数越来越多的趋势。很多人认为频繁交易是大忌,但我认为,只要资金管理得当,高频率交易不是问题。」
尽管自己在日内交易中取得了一定成就,吴雪涛却并不建议新手尝试这种交易策略。「如果你的资金量有几百万元,可以适配几手 IM 多单赚贴水;如果低于 100 万元,不建议去做股指期货日内交易,因为试错成本太高。」 他说。
吴雪涛的交易之路,是一条充满争议却又坚定自洽的路。他几乎不设置止损,却严格管理资金;他频繁交易,却追求高胜率;他看好中证 1000,便长线持有、不离不弃。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中,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 「策略的个性化」。正如他所说:「否定我的人很多,但我认为我的策略相对靠谱。」 或许,真正的交易之道,不在于追随主流,而在于找到那条适合自己、并能坚持走下去的路。而吴雪涛,正是这样一位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坚定前行的 「独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