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彭斐 每经编辑|程鹏 陈俊杰
在 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净亏损超 2 亿元的背景下,国内正极材料龙头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容百科技」,688005.SH,股价 29.50 元,市值 210.84 亿元) 迎来重磅利好。
11 月 16 日晚间,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与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 (300750.SZ,股价 404.12 元,市值 18440 亿元) 签署了 《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容百科技锁定为其 「钠电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宁德时代承诺,在容百科技满足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每年采购量不低于其总采购量的 60%。
此次合作,不仅标志着容百科技在钠电技术领域的开发实力和市场地位获得了头部客户的认可,也为公司深陷亏损的业绩带来了扭转的希望。值得注意的是,此番 「牵手」,正值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 (GB38031—2025) 认证产品之际,被视为钠电产业化规模应用提速的关键信号。
不过,容百科技在公告中亦坦承,如出现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变化、需求预测调整等因素,可能存在协议无法如期或全部履行的风险。协议的履行尚受公司产能建设、产线调试及审核等综合因素影响。
宁德时代携手容百科技 钠电 「朋友圈」 再升级
根据容百科技 11 月 16 日晚间发布的公告,公司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签署了 《合作协议》。
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深度绑定关系。公告显示,宁德时代将容百科技作为其 「钠电正极粉料第一供应商」。双方约定,在容百科技钠电正极材料的技术、质量、成本、交付及服务等方面满足宁德时代要求的前提下,「甲方 (宁德时代) 承诺每年从乙方 (容百科技) 的采购量不低于甲方总采购量的 60%」。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还设定了规模化采购的降本联动机制。根据约定,「当甲方从乙方年采购量达到 50 万吨及以上,乙方将通过降本给予甲方更优惠的价格」。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注意到,此次合作的背景,是宁德时代在钠电领域的率先突破。容百科技在公告中特别指出,宁德时代钠新电池 「成为全球首款通过新国标认证的钠离子电池」。作为宁德时代的 「第一供应商」,容百科技认为,宁德时代的 「示范作用具有深远影响,钠电正极材料及钠离子电池有望迎来规模化应用」。
事实上,容百科技在钠电领域的布局已久。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就已披露,其钠电正极产品开发取得较大突破,「年出货量行业领先」,并于 2025 年初接获数千吨钠电正极材料订单。为匹配下游需求,公司在湖北仙桃启动了 「年产 6000 吨钠电正极材料生产线」。根据公司 2025 年三季报披露,「首期 6000 吨/年聚阴离子钠电正极规模化产线建设进展顺利,即将完成产线建设工作」。
容百科技表示,本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头部客户对公司相关产品开发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的认可,亦表明公司钠电正极材料产品在动力、储能、数码等领域将得到全方位推广应用。协议有效期自签署日起至 2029 年 12 月 31 日,到期前 3 个月如双方无异议将自动续约。

「甜蜜的挑战」? 容百科技面临产能考验
尽管宁德时代 60% 的采购承诺极具想象空间,但容百科技在公告中也明确提示了履约风险,叠加公司当前面临的经营压力,这份大单背后暗藏着不小的挑战。
容百科技在 《合作协议》 公告中设置了专门的 「风险提示」 章节称,「本次协议履行过程中,如遇市场政策变化、终端需求调整等不可预计或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协议可能无法如期或全部履行」。
除了外部宏观环境的 「不可抗力」,容百科技亦坦承履约受到内部因素制约。公告称,「协议的履行尚受公司产能建设、产线调试及审核等综合因素影响」。
「产能」 与 「需求」 的错配风险,是当前摆在容百科技面前最直接的难题。就在 10 月 18 日,公司发布的 2025 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27.37 亿元,同比下降 38.29%;归母净利润当季度更是亏损 1.35 亿元,同比下降 227.45%。
拉长时间线看,容百科技业绩已连续承压。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2.96 亿元,同比下滑 49.06%。进入 2025 年,亏损进一步加剧,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839.46 万元,前三季度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已扩大至 2.04 亿元。
对于亏损,容百科技在 2025 年三季报中归因于多重因素,包括 「受地缘政治冲击导致的市场不确定性, 引起三季度销量下滑」,以及 「产能闲置导致成本上升」。
另一方面,容百科技为开拓新赛道正持续 「烧钱」。公司 2024 年年报就披露,为保持技术领先,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025 年三季报再度确认,「在磷酸铁锂、钠电、锰铁锂、固态电解质等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公司利润短暂承压」。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 3.27 亿元,同比增长 4.73%。
在此时点获得宁德时代的钠电大单,无疑是对其研发投入的最好回报。但与此同时,容百科技也必须在面临亏损压力、外部需求波动和国际政策壁垒的多重挑战下,确保钠电产能如期释放,以满足 「一供」 的交付要求。
公司在 2024 年年报中也曾提示风险称,行业面临 「欧洲和北美区域出现的电动化放缓趋势」 以及 「海外政策和贸易壁垒带来的市场波动风险」。
尽管容百科技在三季报中表示,其 「主要产品在国内及海外的销售,均不受影响」,且 「提前布局的海外产能稀缺性进一步提升」,但这一系列复杂的宏观、政策与市场因素,都为这份长达 5 年的 60% 采购协议的最终履行,增加了不确定性。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彭斐
编辑|||程鹏 陈俊杰 杜恒峰
校对|许绍航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