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二出现回调后,11 月 19 日早盘锂矿概念股再度攀升,早盘收盘时金圆股份(3 连板)、大为股份(2 连板) 双双涨停。融捷股份、盐湖股份、天齐锂业、川能动力、赣锋锂业等也涨幅靠前。
碳酸锂价格狂飙
消息面上,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 11 月 19 日盘中突破 10 万元/吨,而上一次该主力合约价格在 10 万元/吨上方还是一年前的 2024 年 6 月 11 日。自今年 6 月 23 日盘中触及 5.84 万元/吨的阶段新低开始,至 11 月 19 日早盘结束 (报 98680 元/吨),碳酸锂主连已累计大涨 65.63%。

而隆众资讯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 (Li2CO3≥99.5%) 主流价 11 月 18 日报 94050 元/吨,较 11 月 17 日的 90350 元/吨,一天就涨了 3700 元/吨,涨幅约 4%。

日前召开的 「第十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 (CBIS2025)」 上,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表示,2025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在 145 万吨,但由于下半年需求增长,预计全年需求数据更新到 155 万吨。同时,供应能力在 170 多万吨,有 20 万吨左右的过剩。
到了 2026 年,李良彬预测碳酸锂需求会增长 30%,需求达到 190 万吨,同时供应能力经过评估后应该是增长 25 万吨左右,供需基本平衡,碳酸锂价格有探涨空间。如果明年需求增速超过 30%,甚至达到 40%,短期内供应无法平衡,价格可能会突破 15 万元/吨甚至 20 万元/吨。

锂矿概念指数一度翻倍
事实上,近期不止是碳酸锂的价格在飞涨,六氟磷酸锂、硫化锂、氢氧化锂、氟化锂、金属锂等产品的价格也在快速攀升,尤其电解液关键原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在约 4 个月的时间里大涨近 250%,11 月 18 日报价为 17 万元/吨。
在这样的背景下,锂矿概念板块近期也持续走强,从 4 月 9 日盘中触及阶段低点开始,至 11 月 19 日早盘结束,锂矿概念指数大涨 98.04%,期间最大涨幅达 117.77%。
个股而言,大中矿业成为期间锂矿概念股的 「涨幅王」,累计涨幅为 303.55%。盛新锂能紧随其后,累计上涨了 223.47%。大为股份居第三位,涨幅为 177.97%。整体而言,锂矿概念板块 4 月 9 日以来,有 12 股股价翻倍。
从业绩来看,涨幅前 20 的锂矿概念中,国城矿业前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赚了 4.5 亿元,同比大增 765.89%。雅化集团、华友钴业、东阳光、藏格矿业、紫金矿业、欣旺达、宁德时代前三季度业绩也明显增长。此外,减亏的、扭亏的也不在少数,比如大为股份、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等。

下游需求空间广阔
市场对于上游锂矿的追捧,关键缘由在于下游需求的增长空间广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据 SNE Research 数据,今年 1~9 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装机量达 811.7GWh,同比增长 34.7%。储能增速更为可观,据 ICC 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 年 1~9 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 428GWh,同比增长 90.7%。
中信建投指出,国内储能全面迎来经济性拐点,投资极为旺盛,主要是新能源市场化+容量电价推动,持续性上认为储能累计渗透率尚不足 10%,上调 2026 年国内新增装机至 300GWh。海外最大的机会来自数据中心带来的储能需求,龙头企业已有大量订单。储能将带动锂电需求 2026 年增速超过 30%,对应材料、电池、集成均存在投资机会。该机构同时预测,2026 年国内、海外动力电池需求分别同比+16%/20%,全球动力电池需求 1559GWh,同比+17%。
锂矿概念仍有投资机会?
往后看,中国银河证券分析指出,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持续向上游材料厂商发出采购大单,11 月国内电池与材料厂商排产延续高增长。锂电产业链高景气向上游延伸,带动碳酸锂需求增加并出现供应缺口,致使国内碳酸锂库存去化。据 SMM 统计,本周国内碳酸锂行业继续去库 3481 吨,驱动锂价持续上涨。预计 11 月在下游旺盛需求下,国内碳酸锂库存或将继续去化以支撑价格走强。
中邮证券则表示,从未来空间来看,中国储能产业已确立 3-5 年的持续成长周期。AI 推动数据中心规模爆发式增长,AI 数据中心功率极高且波动大,需配置储能来平滑电网冲击,同时作为备用电源支撑算力峰值,未来两三年海外储能年增速预期或至 40%-50%,成为碳酸锂需求主要增长动力。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了谨慎。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东认为,本次反弹更多是短期因素驱动的阶段性修复,而非产业基本面的根本性反转。当前高价也可能抑制下游采购意愿,2026 年行业整体供应过剩的预期并未改变。因此,本轮上涨应视为产业链调整期的价格修复,并非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开启信号。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