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第一财经
11 月 24 日,央行宣布,将于 11 月 25 日开展 10000 亿元中期借贷便利 (MLF) 操作。由于 11 月有 9000 亿元 MLF 到期,这意味着 11 月央行 MLF 净投放规模为 1000 亿元。
考虑到 11 月央行还开展了 5000 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这意味着 11 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到 6000 亿元,与上月相同,连续 4 个月处于 6000 亿元的年内较高水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11 月持续加大流动性投放主要应对三大需求:一是 10 月安排 5000 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用于化解存量债务及扩大有效投资,这意味着年底前会加发 5000 亿元地方债,11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会有明显上升;二是 10 月 5000 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毕,在带动当月委托贷款走高后,接下来还会带动配套中长期贷款较快投放;三是 11 月银行同业存单到期量也有明显增加。以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银行体系流动性,需要央行给予流动性支持。
作为全年工作收官的关键时段,11 月、12 月面临政府债券发行、信贷投放收尾等多重流动性需求。此前央行已通过恢复国债买卖等方式注入长期流动性,此次延续 MLF 续作与买断式逆回购搭配的操作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流动性充裕的预期。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目前,央行中短期流动性的投放方式已经基本固定,即每月 5 日前后开展 3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15 日前后开展 6 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25 日开展 MLF 操作。
回溯来看,自 5 月降准释放 10000 亿元长期流动性后,近 6 个月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2025 年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显示,当期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操作合计净投放 1.5 万亿元,为市场流动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 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显示,第三季度,买断式逆回购和 MLF 操作合计净投放 1.5 万亿元,为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提供有力支持。
对于后续政策走向,董希淼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但边际效率已经明显下降。下一阶段,货币政策预计将淡化规模,优化结构,未来将更加注重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地配置到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另外,加强财政政策协同发力,在地方政府持续化债、新型政策性工具落地的情况下,货币政策需要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来配合,增强政策的协同性;还需维持均衡合理的利率。
董希淼认为:「央行将审慎对待利率变化,引导市场减少资金空转套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增强政策的有效性。」
王青预测,接下来央行会综合运用买断式逆回购、MLF 两项政策工具,持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不过,接下来中期流动性加量规模也可能较此前每月 6000 亿元的较高水平有所回落。年终前后或将陆续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核心是财政加力、货币宽松,以及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能稳定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在顺利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推动 「十五五」 实现良好开局,其中降准还能兼顾春节流动性安排。由此,不排除年终前后中期流动性净投放规模相应收敛的可能。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