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发行市场又将迎来重磅产品,本周五 (11 月 28 日) 首批 7 只双创人工智能ETF 将集中发行。
11 月 25 日,包括华泰柏瑞、易方达、工银瑞信、永赢、景顺长城、鹏华和摩根资管等 7 家基金公司公告称,旗下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将于 11 月 28 日开启发售。
首批 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在 11 月 21 日获准发行,获批节奏极快,部分产品甚至实现了 「当日受理、当日获批」,基金公司随之开启发行 「闪电战」 模式。
再迎增量资金,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发行倒计时
随着发售公告的披露,7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募集细节也得以披露。
从上市地来看,华泰柏瑞、易方达、永赢、景顺长城等旗下 4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将在深交所上市;工银瑞信、鹏华和摩根资产管理等旗下 3 只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将在上交所上市。
募集周期来看,多数基金公司选择一周左右时间,永赢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选择 「速战速决」,仅发行 3 天,12 月 2 日截止,募集上限 10 亿元。其次是景顺长城基金,募集期限为 5 天;华泰柏瑞、易方达则在 12 月 5 日募集结束,发行 6 天;工银瑞信、鹏华、摩根资产管理募集截止日选择在了 12 月 12 日,发行周期约 2 周。
此次发行,各家尤为重视券商渠道,包括工银瑞信、景顺长城、鹏华选择了券商托管,分别是广发证券、中信证券和长城证券;银行方面,兴业银行拿下两家托管,分别是永赢和摩根资产管理;华泰柏瑞和易方达分别选择江苏银行和招商银行作为托管人。券结方面,华鑫证券、国信证券、银河证券、金融街证券、申万证券、长江证券和兴业证券入围。
尚有二批等待获批
7 只跟踪的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是新指数,发布于今年 5 月 14 日,是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首次横跨双创板块,「科创板+创业板」 属性将科创板的硬科技实力与创业板的高成长性和应用活力融为一体,进一步传递出监管部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信号。
事实上,基金公司对这一指数也有浓厚的兴趣,指数推出仅 3 个月,8 月 19 日,华泰柏瑞、易方达率先上报了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产品申请;次日,工银瑞信、富国、国联安、华安等 4 家公司上报申请;21 日、22 日,永赢、泰康、景顺长城、中金等上报产品;此次获批的摩根资产管理和鹏华则是在 11 月 21 日上报。
截至目前,12 家上报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申请的基金公司中,尚有泰康、富国、华安、中金、国联安等 5 家公司未批复。业内认为,首批发行结束后,二批或将在路上。
在 7 只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获批后,激发了基金公司对科创板块布局,仅 11 月 24 日,就有包括银华、鹏华、华夏、万家、建信、招商、南方等基金公司上报包括科创板创新药ETF、科创板机器人ETF、科创板芯片指数、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 ETF、科创板成长 ETF 等相关产品。
基金公司解读双创 AI 布局考量
从指数编制来看,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 50 只业务涉及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述板块中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最新自由流通市值为 1.85 万亿元。
华泰柏瑞介绍,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视角前沿,紧贴最新科技 「审美」。这也是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首次横跨双创板块,将科创板的硬科技实力与创业板的高成长性和应用活力融为一体,有望实现基座层与应用层的优势互补,使得指数在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专注度得到充分体现。
在全球视野下,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展现出显著的投资价值。外资公募自然看到这一机遇,摩根资产中国投研团队持续关注 AI 技术带来的变革性机遇。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落地,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有望迎来长期而广阔的投资机会。尽管市场可能出现短期波动,但无碍 AI 行业的长期向好趋势。
近期受海外 「AI 泡沫担忧」 持续影响,A 股科技板块波动有所加剧。华泰柏瑞指出,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等新一批硬科技指数基金的火线扩容,一方面体现了监管层对于硬科技板块的力挺,有利于引导更多资金进入人工智能等创新领域,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进一步满足了更多资金参与前沿硬科技品种的指数化投资需求,或为长期看好中国科技产业的投资者提供风格清晰稳定、分散化投资、交易便捷、投资门槛较低的人工智能主题投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易方达此次有 3 只科创主题 ETF 获批,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 ETF 之外,还有易方达上证科创板芯片 ETF 和易方达上证科创板芯片设计主题 ETF 两只产品,科技投资更为细分与垂直,易方达基金也表示,这将为关注芯片产业链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工具选项。
年底基金发行有望加码
慢牛行情在年底进入高位震荡,基金发行市场近期也呈现降温态势。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11 月最后一周,全市场共有 23 只新基金启动募集,平均认购天数为 23.65 天。环比前一周,新基金发行数量环比下降 32.35%,平均认购天数延长超 3 天,呈现 「数量减少、募集期拉长」 的趋势。这也是新基金发行市场连续第二周出现此类情况,释放出明显的降温信号。
在观察人士看来,基金发行市场的降温,主要受权益市场表现疲软的拖累。作为市场主力的权益类基金,发行热度与 A 股走势高度相关。市场持续震荡,削弱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导致对权益资产的认购热情显著降温,新基金募集难度随之增加。
不过,近期基金公司频频上报、获批新产品,基金公司也有布局来年的需求,年底发行市场又将热闹起来。

(文章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硬科技迎资金活水,首批 7 只双创人工智能 ETF 周五齐发)
(责任编辑: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