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 11 月 26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 274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 835 亿元,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 30 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总额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 60 亿元,三季度,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实现量产上车,月度使用率提升至 91%。三季度,理想汽车新增纯电 SUV 产品线——SUV 理想 i8 和理想 i6 成功上市,目前累计总订单突破 10 万辆。
在 AI 锣鼓喧天的年代,理想汽车自然也不吝啬对 AI 的投入,而这亦是理想汽车能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重中之重。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显示,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采用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三季度成功在理想 i8 上进行搭载,并于 9 月向 AD Max 用户全量推送,10 月 VLA 月度使用率达到 9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主动召回了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三季度,剔除理想 MEGA 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季度毛利率为 20.4%,维持在行业健康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到 989 亿元,这也为理想汽车在技术自研、服务网络建设及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投入提供了极大底气。
用创新引领行业,以扎实的技术功底跑赢赛道,理想汽车为穿越周期码齐了底牌。
10 万辆大关
纯电取得关键进展
管理学家德鲁克有言,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转圈。做企业亦如是,战略取舍的本质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资源分散导致平庸化。以特斯拉从高端转向大众市场而言,正是德鲁克 「战略需动态调整」 的智慧——企业,尤其是新能源大战如此炽热的当下,必须像德鲁克所言,才能在变革中保持生命力。
而理想汽车走到今天,与其清晰的战略规划不无关系,时针来到今日,纯电+全球化,更加聚焦的打法,让其得以在红海大战中,脱颖而出,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以及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两款纯电 SUV——理想 i8 和理想 i6,截至目前累计订单超过 10 万辆,交付进程依然在全速推进。
理想 i8 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 SUV,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它的诞生,面临的是 「前有狼后有虎」 的竞争格局。前有乐道 L90 凭借更亲民的价格和换电优势带来的直接挑战;后方则受到自家性价比更高的理想 L 系列增程车型的内部分流,但这并未影响最终销量。
更加重要的是,理想汽车当下也处于 "从增程到纯电" 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让习惯增程的用户接受纯电车型,并突破市场对理想汽车 「奶爸车」 的固有印象,是当下纯电 SUV 日渐白热化的市场下,理想 i8 担任的重要使命。理想 i6 亦然,作为面向年轻人打造的首款新形态五座纯电 SUV,理想 i6 的原创造型设计、空间体验、操控性能、以及人工智能终端体验,无不在验证理想汽车的创新力和引领力。
从数据而言,它做到了。
两款全新纯电 SUV,可以说,精准实现了理想汽车对主流细分市场覆盖,也是其战略前瞻性的体现。
在此之外,高端纯电市场,家庭科技旗舰 MPV 理想 MEGA 三季度获得 50 万元以上纯电动和 50 万元以上 MPV 销量冠军。一举打破此前市场上种种舆论喧嚣。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以及财报数据,截至到今年 10 月底,理想超充站突破 3500 座,理想汽车自建的 5C 超充网络为其拓展纯电业务的增长空间提供了极大助力。
全球化加速
去海外和对手掰手腕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 「走出去」 到 「融进去」,从 「单一贸易」 到 「深度合作」,从 「中国制造」 到 「本地化定制」, 头部车企的全球化步伐已经跨进头排。
比亚迪已成为全球化的标杆企业,其海外销量迅猛增长,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市场位居中国品牌出口前列,并在日本等成熟市场推出定制化车型,挑战当地巨头。
新势力品牌如零跑汽车,通过与外资合作等方式,在欧洲市场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速。
理想汽车自然看到了这一潜力和机遇。
进入 2025 年,理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迈入了新阶段,据天眼查综合信息及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首个海外授权零售中心于 10 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开业,11 月完成哈萨克斯坦市场授权零售中心落地,初步覆盖中亚核心市场。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面向当地市场销售理想 L9、理想 L7 和理想 L6 车型,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理想汽车主要采用授权经销商合作体系。
2025 年,理想汽车率先完成中东、中亚以及北非核心区域初步布局,2026 年按计划逐步拓展拉丁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市场,实现全球重点市场全覆盖。
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助力理想汽车构建国内国际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赋能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
谁能坐稳大盘
财报背后,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何小鹏直言:「2025 年到 2027 年是三年淘汰赛,今年正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在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逐渐关闭的背景下,新势力格局正从 「蔚小理」 向 「小理零」 演变,月销 3 万辆成为竞争新基准线。
面对当下行业格局,理想汽车胜算几何?有分析师指出,如何保护 L 系列的基本盘,在纯电新产品上突破,是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理想汽车坚持高研发投入,为用户创造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三季度理想汽车研发投入保持 30 亿元,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全年投入超过 60 亿元,AI 技术的投入加速理想汽车产品力的提升,理想汽车坚持在芯片、基座模型、底层操作系统、核心控制器等领域全面深入研发,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护城河。
「理想汽车以用户价值为核心,始终把用户安全放在首位」 贯穿了理想汽车发展始终,以 MEGA 汽车为例,针对潜在风险,理想汽车主动召回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并将相关预估成本计入三季度财报,导致毛利率阶段性下降。但剔除影响后,企业整体毛利率依然保持 20.4% 的健康水平,这也展示出理想汽车应对挑战的经营韧性。
今年 4 月,理想汽车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星环 OS」,「星环 OS」 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0 亿元研发费用,截至目前,「星环 OS」 开源技术社区意向伙伴高达 55 家企业,其中签约企业共有 16 家,涵盖整车和零部件合作伙伴。
面向已然到来的 AI 时代,理想汽车正通过 "战略聚焦 + 技术自研 + 组织变革 + 重金投入" 的组合拳,系统构建其在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张喆)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 11 月 26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 274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 835 亿元,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 30 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总额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 60 亿元,三季度,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实现量产上车,月度使用率提升至 91%。三季度,理想汽车新增纯电 SUV 产品线——SUV 理想 i8 和理想 i6 成功上市,目前累计总订单突破 10 万辆。
在 AI 锣鼓喧天的年代,理想汽车自然也不吝啬对 AI 的投入,而这亦是理想汽车能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重中之重。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显示,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采用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三季度成功在理想 i8 上进行搭载,并于 9 月向 AD Max 用户全量推送,10 月 VLA 月度使用率达到 9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主动召回了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三季度,剔除理想 MEGA 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季度毛利率为 20.4%,维持在行业健康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到 989 亿元,这也为理想汽车在技术自研、服务网络建设及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投入提供了极大底气。
用创新引领行业,以扎实的技术功底跑赢赛道,理想汽车为穿越周期码齐了底牌。
10 万辆大关
纯电取得关键进展
管理学家德鲁克有言,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转圈。做企业亦如是,战略取舍的本质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资源分散导致平庸化。以特斯拉从高端转向大众市场而言,正是德鲁克 「战略需动态调整」 的智慧——企业,尤其是新能源大战如此炽热的当下,必须像德鲁克所言,才能在变革中保持生命力。
而理想汽车走到今天,与其清晰的战略规划不无关系,时针来到今日,纯电+全球化,更加聚焦的打法,让其得以在红海大战中,脱颖而出,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以及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两款纯电 SUV——理想 i8 和理想 i6,截至目前累计订单超过 10 万辆,交付进程依然在全速推进。
理想 i8 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 SUV,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它的诞生,面临的是 「前有狼后有虎」 的竞争格局。前有乐道 L90 凭借更亲民的价格和换电优势带来的直接挑战;后方则受到自家性价比更高的理想 L 系列增程车型的内部分流,但这并未影响最终销量。
更加重要的是,理想汽车当下也处于 "从增程到纯电" 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让习惯增程的用户接受纯电车型,并突破市场对理想汽车 「奶爸车」 的固有印象,是当下纯电 SUV 日渐白热化的市场下,理想 i8 担任的重要使命。理想 i6 亦然,作为面向年轻人打造的首款新形态五座纯电 SUV,理想 i6 的原创造型设计、空间体验、操控性能、以及人工智能终端体验,无不在验证理想汽车的创新力和引领力。
从数据而言,它做到了。
两款全新纯电 SUV,可以说,精准实现了理想汽车对主流细分市场覆盖,也是其战略前瞻性的体现。
在此之外,高端纯电市场,家庭科技旗舰 MPV 理想 MEGA 三季度获得 50 万元以上纯电动和 50 万元以上 MPV 销量冠军。一举打破此前市场上种种舆论喧嚣。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以及财报数据,截至到今年 10 月底,理想超充站突破 3500 座,理想汽车自建的 5C 超充网络为其拓展纯电业务的增长空间提供了极大助力。
全球化加速
去海外和对手掰手腕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 「走出去」 到 「融进去」,从 「单一贸易」 到 「深度合作」,从 「中国制造」 到 「本地化定制」, 头部车企的全球化步伐已经跨进头排。
比亚迪已成为全球化的标杆企业,其海外销量迅猛增长,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市场位居中国品牌出口前列,并在日本等成熟市场推出定制化车型,挑战当地巨头。
新势力品牌如零跑汽车,通过与外资合作等方式,在欧洲市场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速。
理想汽车自然看到了这一潜力和机遇。
进入 2025 年,理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迈入了新阶段,据天眼查综合信息及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首个海外授权零售中心于 10 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开业,11 月完成哈萨克斯坦市场授权零售中心落地,初步覆盖中亚核心市场。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面向当地市场销售理想 L9、理想 L7 和理想 L6 车型,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理想汽车主要采用授权经销商合作体系。
2025 年,理想汽车率先完成中东、中亚以及北非核心区域初步布局,2026 年按计划逐步拓展拉丁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市场,实现全球重点市场全覆盖。
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助力理想汽车构建国内国际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赋能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
谁能坐稳大盘
财报背后,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何小鹏直言:「2025 年到 2027 年是三年淘汰赛,今年正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在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逐渐关闭的背景下,新势力格局正从 「蔚小理」 向 「小理零」 演变,月销 3 万辆成为竞争新基准线。
面对当下行业格局,理想汽车胜算几何?有分析师指出,如何保护 L 系列的基本盘,在纯电新产品上突破,是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理想汽车坚持高研发投入,为用户创造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三季度理想汽车研发投入保持 30 亿元,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全年投入超过 60 亿元,AI 技术的投入加速理想汽车产品力的提升,理想汽车坚持在芯片、基座模型、底层操作系统、核心控制器等领域全面深入研发,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护城河。
「理想汽车以用户价值为核心,始终把用户安全放在首位」 贯穿了理想汽车发展始终,以 MEGA 汽车为例,针对潜在风险,理想汽车主动召回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并将相关预估成本计入三季度财报,导致毛利率阶段性下降。但剔除影响后,企业整体毛利率依然保持 20.4% 的健康水平,这也展示出理想汽车应对挑战的经营韧性。
今年 4 月,理想汽车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星环 OS」,「星环 OS」 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0 亿元研发费用,截至目前,「星环 OS」 开源技术社区意向伙伴高达 55 家企业,其中签约企业共有 16 家,涵盖整车和零部件合作伙伴。
面向已然到来的 AI 时代,理想汽车正通过 "战略聚焦 + 技术自研 + 组织变革 + 重金投入" 的组合拳,系统构建其在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张喆)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 11 月 26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 274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 835 亿元,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 30 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总额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 60 亿元,三季度,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实现量产上车,月度使用率提升至 91%。三季度,理想汽车新增纯电 SUV 产品线——SUV 理想 i8 和理想 i6 成功上市,目前累计总订单突破 10 万辆。
在 AI 锣鼓喧天的年代,理想汽车自然也不吝啬对 AI 的投入,而这亦是理想汽车能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重中之重。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显示,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采用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三季度成功在理想 i8 上进行搭载,并于 9 月向 AD Max 用户全量推送,10 月 VLA 月度使用率达到 9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主动召回了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三季度,剔除理想 MEGA 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季度毛利率为 20.4%,维持在行业健康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到 989 亿元,这也为理想汽车在技术自研、服务网络建设及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投入提供了极大底气。
用创新引领行业,以扎实的技术功底跑赢赛道,理想汽车为穿越周期码齐了底牌。
10 万辆大关
纯电取得关键进展
管理学家德鲁克有言,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转圈。做企业亦如是,战略取舍的本质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资源分散导致平庸化。以特斯拉从高端转向大众市场而言,正是德鲁克 「战略需动态调整」 的智慧——企业,尤其是新能源大战如此炽热的当下,必须像德鲁克所言,才能在变革中保持生命力。
而理想汽车走到今天,与其清晰的战略规划不无关系,时针来到今日,纯电+全球化,更加聚焦的打法,让其得以在红海大战中,脱颖而出,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以及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两款纯电 SUV——理想 i8 和理想 i6,截至目前累计订单超过 10 万辆,交付进程依然在全速推进。
理想 i8 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 SUV,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它的诞生,面临的是 「前有狼后有虎」 的竞争格局。前有乐道 L90 凭借更亲民的价格和换电优势带来的直接挑战;后方则受到自家性价比更高的理想 L 系列增程车型的内部分流,但这并未影响最终销量。
更加重要的是,理想汽车当下也处于 "从增程到纯电" 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让习惯增程的用户接受纯电车型,并突破市场对理想汽车 「奶爸车」 的固有印象,是当下纯电 SUV 日渐白热化的市场下,理想 i8 担任的重要使命。理想 i6 亦然,作为面向年轻人打造的首款新形态五座纯电 SUV,理想 i6 的原创造型设计、空间体验、操控性能、以及人工智能终端体验,无不在验证理想汽车的创新力和引领力。
从数据而言,它做到了。
两款全新纯电 SUV,可以说,精准实现了理想汽车对主流细分市场覆盖,也是其战略前瞻性的体现。
在此之外,高端纯电市场,家庭科技旗舰 MPV 理想 MEGA 三季度获得 50 万元以上纯电动和 50 万元以上 MPV 销量冠军。一举打破此前市场上种种舆论喧嚣。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以及财报数据,截至到今年 10 月底,理想超充站突破 3500 座,理想汽车自建的 5C 超充网络为其拓展纯电业务的增长空间提供了极大助力。
全球化加速
去海外和对手掰手腕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 「走出去」 到 「融进去」,从 「单一贸易」 到 「深度合作」,从 「中国制造」 到 「本地化定制」, 头部车企的全球化步伐已经跨进头排。
比亚迪已成为全球化的标杆企业,其海外销量迅猛增长,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市场位居中国品牌出口前列,并在日本等成熟市场推出定制化车型,挑战当地巨头。
新势力品牌如零跑汽车,通过与外资合作等方式,在欧洲市场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速。
理想汽车自然看到了这一潜力和机遇。
进入 2025 年,理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迈入了新阶段,据天眼查综合信息及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首个海外授权零售中心于 10 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开业,11 月完成哈萨克斯坦市场授权零售中心落地,初步覆盖中亚核心市场。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面向当地市场销售理想 L9、理想 L7 和理想 L6 车型,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理想汽车主要采用授权经销商合作体系。
2025 年,理想汽车率先完成中东、中亚以及北非核心区域初步布局,2026 年按计划逐步拓展拉丁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市场,实现全球重点市场全覆盖。
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助力理想汽车构建国内国际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赋能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
谁能坐稳大盘
财报背后,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何小鹏直言:「2025 年到 2027 年是三年淘汰赛,今年正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在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逐渐关闭的背景下,新势力格局正从 「蔚小理」 向 「小理零」 演变,月销 3 万辆成为竞争新基准线。
面对当下行业格局,理想汽车胜算几何?有分析师指出,如何保护 L 系列的基本盘,在纯电新产品上突破,是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理想汽车坚持高研发投入,为用户创造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三季度理想汽车研发投入保持 30 亿元,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全年投入超过 60 亿元,AI 技术的投入加速理想汽车产品力的提升,理想汽车坚持在芯片、基座模型、底层操作系统、核心控制器等领域全面深入研发,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护城河。
「理想汽车以用户价值为核心,始终把用户安全放在首位」 贯穿了理想汽车发展始终,以 MEGA 汽车为例,针对潜在风险,理想汽车主动召回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并将相关预估成本计入三季度财报,导致毛利率阶段性下降。但剔除影响后,企业整体毛利率依然保持 20.4% 的健康水平,这也展示出理想汽车应对挑战的经营韧性。
今年 4 月,理想汽车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星环 OS」,「星环 OS」 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0 亿元研发费用,截至目前,「星环 OS」 开源技术社区意向伙伴高达 55 家企业,其中签约企业共有 16 家,涵盖整车和零部件合作伙伴。
面向已然到来的 AI 时代,理想汽车正通过 "战略聚焦 + 技术自研 + 组织变革 + 重金投入" 的组合拳,系统构建其在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张喆)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 11 月 26 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止季度的未经审计财务业绩。
数据显示,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为 274 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营收 835 亿元,第三季度研发费用达 30 亿元,预计全年研发总额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投入超过 60 亿元,三季度,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实现量产上车,月度使用率提升至 91%。三季度,理想汽车新增纯电 SUV 产品线——SUV 理想 i8 和理想 i6 成功上市,目前累计总订单突破 10 万辆。
在 AI 锣鼓喧天的年代,理想汽车自然也不吝啬对 AI 的投入,而这亦是理想汽车能走在新能源汽车前列的重中之重。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显示,理想 VLA 司机大模型采用世界模型与强化学习,三季度成功在理想 i8 上进行搭载,并于 9 月向 AD Max 用户全量推送,10 月 VLA 月度使用率达到 91%。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主动召回了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三季度,剔除理想 MEGA 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季度毛利率为 20.4%,维持在行业健康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理想汽车现金储备达到 989 亿元,这也为理想汽车在技术自研、服务网络建设及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投入提供了极大底气。
用创新引领行业,以扎实的技术功底跑赢赛道,理想汽车为穿越周期码齐了底牌。
10 万辆大关
纯电取得关键进展
管理学家德鲁克有言,没有战略的企业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转圈。做企业亦如是,战略取舍的本质是 「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资源分散导致平庸化。以特斯拉从高端转向大众市场而言,正是德鲁克 「战略需动态调整」 的智慧——企业,尤其是新能源大战如此炽热的当下,必须像德鲁克所言,才能在变革中保持生命力。
而理想汽车走到今天,与其清晰的战略规划不无关系,时针来到今日,纯电+全球化,更加聚焦的打法,让其得以在红海大战中,脱颖而出,根据天眼查公开信息,以及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两款纯电 SUV——理想 i8 和理想 i6,截至目前累计订单超过 10 万辆,交付进程依然在全速推进。
理想 i8 作为理想汽车首款纯电六座 SUV,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它的诞生,面临的是 「前有狼后有虎」 的竞争格局。前有乐道 L90 凭借更亲民的价格和换电优势带来的直接挑战;后方则受到自家性价比更高的理想 L 系列增程车型的内部分流,但这并未影响最终销量。
更加重要的是,理想汽车当下也处于 "从增程到纯电" 的关键转型期,如何让习惯增程的用户接受纯电车型,并突破市场对理想汽车 「奶爸车」 的固有印象,是当下纯电 SUV 日渐白热化的市场下,理想 i8 担任的重要使命。理想 i6 亦然,作为面向年轻人打造的首款新形态五座纯电 SUV,理想 i6 的原创造型设计、空间体验、操控性能、以及人工智能终端体验,无不在验证理想汽车的创新力和引领力。
从数据而言,它做到了。
两款全新纯电 SUV,可以说,精准实现了理想汽车对主流细分市场覆盖,也是其战略前瞻性的体现。
在此之外,高端纯电市场,家庭科技旗舰 MPV 理想 MEGA 三季度获得 50 万元以上纯电动和 50 万元以上 MPV 销量冠军。一举打破此前市场上种种舆论喧嚣。
根据天眼查媒体综合信息,以及财报数据,截至到今年 10 月底,理想超充站突破 3500 座,理想汽车自建的 5C 超充网络为其拓展纯电业务的增长空间提供了极大助力。
全球化加速
去海外和对手掰手腕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 「走出去」 到 「融进去」,从 「单一贸易」 到 「深度合作」,从 「中国制造」 到 「本地化定制」, 头部车企的全球化步伐已经跨进头排。
比亚迪已成为全球化的标杆企业,其海外销量迅猛增长,在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市场位居中国品牌出口前列,并在日本等成熟市场推出定制化车型,挑战当地巨头。
新势力品牌如零跑汽车,通过与外资合作等方式,在欧洲市场也实现了惊人的增速。
理想汽车自然看到了这一潜力和机遇。
进入 2025 年,理想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迈入了新阶段,据天眼查综合信息及公开资料显示,理想汽车首个海外授权零售中心于 10 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开业,11 月完成哈萨克斯坦市场授权零售中心落地,初步覆盖中亚核心市场。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面向当地市场销售理想 L9、理想 L7 和理想 L6 车型,与国内采用直营模式的不同,理想汽车主要采用授权经销商合作体系。
2025 年,理想汽车率先完成中东、中亚以及北非核心区域初步布局,2026 年按计划逐步拓展拉丁美洲、欧洲以及东南亚市场,实现全球重点市场全覆盖。
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巩固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助力理想汽车构建国内国际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赋能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
新能源淘汰赛开启
谁能坐稳大盘
财报背后,一场更为残酷的淘汰赛才刚刚开始。何小鹏直言:「2025 年到 2027 年是三年淘汰赛,今年正是淘汰赛的第一年。」 在新能源汽车的窗口期逐渐关闭的背景下,新势力格局正从 「蔚小理」 向 「小理零」 演变,月销 3 万辆成为竞争新基准线。
面对当下行业格局,理想汽车胜算几何?有分析师指出,如何保护 L 系列的基本盘,在纯电新产品上突破,是理想汽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理想汽车坚持高研发投入,为用户创造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三季度理想汽车研发投入保持 30 亿元,全年研发费用预计达到 120 亿元,其中,人工智能领域全年投入超过 60 亿元,AI 技术的投入加速理想汽车产品力的提升,理想汽车坚持在芯片、基座模型、底层操作系统、核心控制器等领域全面深入研发,构建面向未来的技术护城河。
「理想汽车以用户价值为核心,始终把用户安全放在首位」 贯穿了理想汽车发展始终,以 MEGA 汽车为例,针对潜在风险,理想汽车主动召回部分 2024 款理想 MEGA,并将相关预估成本计入三季度财报,导致毛利率阶段性下降。但剔除影响后,企业整体毛利率依然保持 20.4% 的健康水平,这也展示出理想汽车应对挑战的经营韧性。
今年 4 月,理想汽车开源自研智能汽车操作系统 「星环 OS」,「星环 OS」 累计研发投入超过 10 亿元研发费用,截至目前,「星环 OS」 开源技术社区意向伙伴高达 55 家企业,其中签约企业共有 16 家,涵盖整车和零部件合作伙伴。
面向已然到来的 AI 时代,理想汽车正通过 "战略聚焦 + 技术自研 + 组织变革 + 重金投入" 的组合拳,系统构建其在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张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