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左手AI 右手创新药 牛市进攻之「矛」?

左手 AI 右手创新药 牛市进攻之 「矛」?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商品日报(11月27日):铂上市首日大涨超6% 白银延续强势锡价突破30万元大关

商品日报 (11 月 27 日):铂上市首日大涨超 6% 白银延续强势锡价突破 30 万元大关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降息预期已炒到85%,黄金为啥不涨了?

降息预期已炒到 85%,黄金为啥不涨了?

2025 年 11 月 27 日
美国国防部5亿美元大单,一路推迟后突然取消!稀土、锂概念股暴跌

提出 400 亿美元军火采购预算,赖清德遭舆论痛批!国台办:吃 「媚日」 饭,干卖台勾当,言行令人作呕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广告

铂、钯期货今日在广期所挂牌上市

2025 年 11 月 27 日
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固态电池走强 机构青睐个股曝光

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固态电池走强 机构青睐个股曝光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27)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铂、钯期货首秀亮眼!423亿成交超预期 资金嗅到机会?

铂、钯期货首秀亮眼!423 亿成交超预期 资金嗅到机会?

2025 年 11 月 27 日
超跌逾30% 的小市值高成长科技股 33股上榜

超跌逾 30% 的小市值高成长科技股 33 股上榜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周末重磅!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四大银行融资方案公布

东航、南航、国航、海航、春秋等 10 家航司被约谈

2025 年 11 月 27 日
11月27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11 月 27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新华财经晚报:到2035年科技教育生态系统全面构建

新华财经晚报:1—10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1.9%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劳力士换关税?瑞士 「金条外交」 引爆国内争议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四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左手 AI 右手创新药 牛市进攻之 「矛」?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01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牛市的进攻之 「矛」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不仅是口号,更是被数据验证的进攻组合。截至 2025 年 11 月 25 日,恒生创新药累计涨幅 81.41%,A 股人工智能指数涨幅 64.57%,二者不仅大幅跑赢大盘,更体现出极强的爆发力。若是构建 「1/2 人工智能+1/2 恒生创新药」 的组合,相比单一赛道的 「反脆弱性」 会大幅改善,不仅最大回撤明显降至 20% 以内,而且收益回撤比也提升至 3.88,远超单一持仓。这表明,AI 与创新药的组合并非简单的风险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风险对冲,构建了高性价比的进攻 CP。

  02

  左手 AI,布局从算力到应用的 「增长飞轮」

  AI 行情的持续性,源于其内在的 「增长飞轮」 已形成完美闭环。当 「算力-模型-应用-数据」 四个环节形成正反馈,AI 就是具备自我强化能力的产业趋势。如果说逻辑需要验证,那么 Token 的使用量就是最诚实的 「试金石」。从谷歌、豆包每日处理的数据量看,2025 年以来,已呈现指数级别的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 「增长飞轮」 在加速转动。而按照谷歌披露的最新计划,每 6 个月将 AI 算力容量翻倍,未来 4-5 年内目标实现 1000 倍能力的提升,这意味着 AI 军备竞赛已开始狂飙。

  虽然近期对于 AI 泡沫,尤其是 AI 资本开支持续性的讨论较多,但实际上,目前北美四大 CSP 的资本开支占现金流的比例在 70% 左右,短期并不会有 「入不敷出」 的风险,且 AI 占总资本开支的比仅 50% 左右,也有进一步的上行空间。而且回归常识,「能看得到的风险都不是真正的风险」,同样,AI 泡沫讨论盛行之际也不会是泡沫刺破之时。

图片

  03

  AI 投资:聚焦算力的 「确定」 和应用的 「奇点」

  当前 AI 投资正处于一种极其分裂的均衡:左手是算力基建的 「确定」,右手则是应用生态的 「奇点」。

  一方面,只要 Token 还在增长,算力就是最具确定性的 「卖铲人」。根据英伟达的预测,2025-2030 年,全球 AI 资本开支的增速会达到 40% 左右,而切入海外算力链提供配套设备,如光模块的中国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高增、竞争优势显著和技术升级迭代的三重共振,将享受更高的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AI 应用的 「奇点」 已然临近。从谷歌 Gemini 3 的全面反超,并推出 Nano Banana Pro 引领多模态能力跨越,到国内阿里上线通义千问 App 加码 C 端,蚂蚁发布全模态助手 「灵光」,巨头们正开启多模态能力的军备竞赛。当多模态能力成为标配,能够真正落地、产生粘性的杀手级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核心胜负手。而从历史科技行情节奏看,未来 AI 应用的行情高度和空间会更值得期待。

图片

  04

  AI 行情:上下游调整分化,估值有 「剪刀差」

  近期 AI 板块的调整有所分化,以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呈现高位震荡之态,更多是 「以时间换空间」,虽然静态估值较高,但背后有强劲的业绩支撑,这也是其享受 「确定性溢价」 的原因;而以港股科技为代表的下游应用,则是出现明显的调整,估值相对低位,后续静待商业模式闭环,迎接 「iPhone 时刻」,享受估值业绩的 「戴维斯双击」。因此,就当下而言, AI 布局的策略,便是拥抱确定的红利,静待变局的惊雷。

图片

  05

  右手创新药,拥抱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

  对于本轮创新药行情而言,是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正在通过 License-out 的方式,将国内的工程师红利转化为全球市场的真金白银。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2025Q1-Q3,中国 license-out 交易总金额到达 920.3 亿美元,相比 2024 年全年增长 77%。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全球 TOP MNC 对国内资产关注度持续上升,从中国引进的交易总金额占比从前几年的 17% 抬升至 39%,大幅提升 22 个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球交易 TOP10 中 PD(L)1/VEGF 双抗均为来自国内药企,国内资产对 TOP10 交易数量贡献率超 80%。这背后不仅来自 TOP MNC 专利悬崖将至对创新药管线亟需补充的诉求,更是源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高研发效率和低成本。

图片

  06

  创新药:盈利验证景气+估值提供安全垫

  创新药板块当前正展现出 「盈利验证景气」 与 「估值提供安全垫」 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相比整个医药板块的净利润增速在今年三季度才重回正值区间,创新药板块的景气复苏更为先行,尤其港股相比 A 股的盈利复苏更早,弹性也更大。根据统计,2025 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板块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 210%。另一方面,目前港股创新药的市盈率为 31 倍,位于历史的 31% 分位,安全边际也相对较高。

图片

  07

  以史为鉴——本轮创新药行情远未见顶

  如果说 CXO 是创新药产业的 「卖铲人」,那现在的创新药则是 「淘金者」,因此两轮行情可以进行对标。诚然,今年以来创新药行情表现尤为亮眼,很多投资者担忧涨幅过大,但若对标上一轮 CXO 行情,这种担忧或为时过早。回顾 2019-2021 年的 CXO 行情,持续时间长达 34 个月,绝对涨幅接近 400%,相对全 A 超额收益高达 317%。反观本轮创新药行情,无论是涨幅还是持续性,都远远没有达到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量级,在产业周期的惯性下,后续行情仍有巨大的空间。

图片

  08

  牛市多急跌——千金难买 「牛回头」

  值得注意的是,千金难买 「牛回头」,每次调整都是倒车接人的机会。统计 A 股历史上 6 轮牛市的 99 次急跌数据,我们发现 「调整即上车」 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概率验证后的真理。数据显示,在牛市急跌后持有 180 天,胜率高达 92%,平均涨幅达 31.40%。特别是在 1996 年、2008 年和 2014 年的牛市中,T+180 的胜率甚至达到了 100%。就当下而言,全 A 的风险溢价仅位于过去 5 年的 50% 分位,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仅处于牛市中期,牛市行情仍可期待。因此,面对近期 AI 与创新药的波动,不应恐慌离场,而应将其视为提升仓位、优化结构的绝佳窗口。牛市里的每一次急跌,都是市场在这个长牛周期中给予坚定持有者的额外奖赏。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01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牛市的进攻之 「矛」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不仅是口号,更是被数据验证的进攻组合。截至 2025 年 11 月 25 日,恒生创新药累计涨幅 81.41%,A 股人工智能指数涨幅 64.57%,二者不仅大幅跑赢大盘,更体现出极强的爆发力。若是构建 「1/2 人工智能+1/2 恒生创新药」 的组合,相比单一赛道的 「反脆弱性」 会大幅改善,不仅最大回撤明显降至 20% 以内,而且收益回撤比也提升至 3.88,远超单一持仓。这表明,AI 与创新药的组合并非简单的风险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风险对冲,构建了高性价比的进攻 CP。

  02

  左手 AI,布局从算力到应用的 「增长飞轮」

  AI 行情的持续性,源于其内在的 「增长飞轮」 已形成完美闭环。当 「算力-模型-应用-数据」 四个环节形成正反馈,AI 就是具备自我强化能力的产业趋势。如果说逻辑需要验证,那么 Token 的使用量就是最诚实的 「试金石」。从谷歌、豆包每日处理的数据量看,2025 年以来,已呈现指数级别的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 「增长飞轮」 在加速转动。而按照谷歌披露的最新计划,每 6 个月将 AI 算力容量翻倍,未来 4-5 年内目标实现 1000 倍能力的提升,这意味着 AI 军备竞赛已开始狂飙。

  虽然近期对于 AI 泡沫,尤其是 AI 资本开支持续性的讨论较多,但实际上,目前北美四大 CSP 的资本开支占现金流的比例在 70% 左右,短期并不会有 「入不敷出」 的风险,且 AI 占总资本开支的比仅 50% 左右,也有进一步的上行空间。而且回归常识,「能看得到的风险都不是真正的风险」,同样,AI 泡沫讨论盛行之际也不会是泡沫刺破之时。

图片

  03

  AI 投资:聚焦算力的 「确定」 和应用的 「奇点」

  当前 AI 投资正处于一种极其分裂的均衡:左手是算力基建的 「确定」,右手则是应用生态的 「奇点」。

  一方面,只要 Token 还在增长,算力就是最具确定性的 「卖铲人」。根据英伟达的预测,2025-2030 年,全球 AI 资本开支的增速会达到 40% 左右,而切入海外算力链提供配套设备,如光模块的中国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高增、竞争优势显著和技术升级迭代的三重共振,将享受更高的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AI 应用的 「奇点」 已然临近。从谷歌 Gemini 3 的全面反超,并推出 Nano Banana Pro 引领多模态能力跨越,到国内阿里上线通义千问 App 加码 C 端,蚂蚁发布全模态助手 「灵光」,巨头们正开启多模态能力的军备竞赛。当多模态能力成为标配,能够真正落地、产生粘性的杀手级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核心胜负手。而从历史科技行情节奏看,未来 AI 应用的行情高度和空间会更值得期待。

图片

  04

  AI 行情:上下游调整分化,估值有 「剪刀差」

  近期 AI 板块的调整有所分化,以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呈现高位震荡之态,更多是 「以时间换空间」,虽然静态估值较高,但背后有强劲的业绩支撑,这也是其享受 「确定性溢价」 的原因;而以港股科技为代表的下游应用,则是出现明显的调整,估值相对低位,后续静待商业模式闭环,迎接 「iPhone 时刻」,享受估值业绩的 「戴维斯双击」。因此,就当下而言, AI 布局的策略,便是拥抱确定的红利,静待变局的惊雷。

图片

  05

  右手创新药,拥抱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

  对于本轮创新药行情而言,是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正在通过 License-out 的方式,将国内的工程师红利转化为全球市场的真金白银。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2025Q1-Q3,中国 license-out 交易总金额到达 920.3 亿美元,相比 2024 年全年增长 77%。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全球 TOP MNC 对国内资产关注度持续上升,从中国引进的交易总金额占比从前几年的 17% 抬升至 39%,大幅提升 22 个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球交易 TOP10 中 PD(L)1/VEGF 双抗均为来自国内药企,国内资产对 TOP10 交易数量贡献率超 80%。这背后不仅来自 TOP MNC 专利悬崖将至对创新药管线亟需补充的诉求,更是源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高研发效率和低成本。

图片

  06

  创新药:盈利验证景气+估值提供安全垫

  创新药板块当前正展现出 「盈利验证景气」 与 「估值提供安全垫」 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相比整个医药板块的净利润增速在今年三季度才重回正值区间,创新药板块的景气复苏更为先行,尤其港股相比 A 股的盈利复苏更早,弹性也更大。根据统计,2025 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板块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 210%。另一方面,目前港股创新药的市盈率为 31 倍,位于历史的 31% 分位,安全边际也相对较高。

图片

  07

  以史为鉴——本轮创新药行情远未见顶

  如果说 CXO 是创新药产业的 「卖铲人」,那现在的创新药则是 「淘金者」,因此两轮行情可以进行对标。诚然,今年以来创新药行情表现尤为亮眼,很多投资者担忧涨幅过大,但若对标上一轮 CXO 行情,这种担忧或为时过早。回顾 2019-2021 年的 CXO 行情,持续时间长达 34 个月,绝对涨幅接近 400%,相对全 A 超额收益高达 317%。反观本轮创新药行情,无论是涨幅还是持续性,都远远没有达到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量级,在产业周期的惯性下,后续行情仍有巨大的空间。

图片

  08

  牛市多急跌——千金难买 「牛回头」

  值得注意的是,千金难买 「牛回头」,每次调整都是倒车接人的机会。统计 A 股历史上 6 轮牛市的 99 次急跌数据,我们发现 「调整即上车」 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概率验证后的真理。数据显示,在牛市急跌后持有 180 天,胜率高达 92%,平均涨幅达 31.40%。特别是在 1996 年、2008 年和 2014 年的牛市中,T+180 的胜率甚至达到了 100%。就当下而言,全 A 的风险溢价仅位于过去 5 年的 50% 分位,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仅处于牛市中期,牛市行情仍可期待。因此,面对近期 AI 与创新药的波动,不应恐慌离场,而应将其视为提升仓位、优化结构的绝佳窗口。牛市里的每一次急跌,都是市场在这个长牛周期中给予坚定持有者的额外奖赏。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责任编辑:66)

YOU MAY ALSO LIKE

铂、钯期货今日在广期所挂牌上市

铂、钯期货首秀亮眼!423 亿成交超预期 资金嗅到机会?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01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牛市的进攻之 「矛」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不仅是口号,更是被数据验证的进攻组合。截至 2025 年 11 月 25 日,恒生创新药累计涨幅 81.41%,A 股人工智能指数涨幅 64.57%,二者不仅大幅跑赢大盘,更体现出极强的爆发力。若是构建 「1/2 人工智能+1/2 恒生创新药」 的组合,相比单一赛道的 「反脆弱性」 会大幅改善,不仅最大回撤明显降至 20% 以内,而且收益回撤比也提升至 3.88,远超单一持仓。这表明,AI 与创新药的组合并非简单的风险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风险对冲,构建了高性价比的进攻 CP。

  02

  左手 AI,布局从算力到应用的 「增长飞轮」

  AI 行情的持续性,源于其内在的 「增长飞轮」 已形成完美闭环。当 「算力-模型-应用-数据」 四个环节形成正反馈,AI 就是具备自我强化能力的产业趋势。如果说逻辑需要验证,那么 Token 的使用量就是最诚实的 「试金石」。从谷歌、豆包每日处理的数据量看,2025 年以来,已呈现指数级别的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 「增长飞轮」 在加速转动。而按照谷歌披露的最新计划,每 6 个月将 AI 算力容量翻倍,未来 4-5 年内目标实现 1000 倍能力的提升,这意味着 AI 军备竞赛已开始狂飙。

  虽然近期对于 AI 泡沫,尤其是 AI 资本开支持续性的讨论较多,但实际上,目前北美四大 CSP 的资本开支占现金流的比例在 70% 左右,短期并不会有 「入不敷出」 的风险,且 AI 占总资本开支的比仅 50% 左右,也有进一步的上行空间。而且回归常识,「能看得到的风险都不是真正的风险」,同样,AI 泡沫讨论盛行之际也不会是泡沫刺破之时。

图片

  03

  AI 投资:聚焦算力的 「确定」 和应用的 「奇点」

  当前 AI 投资正处于一种极其分裂的均衡:左手是算力基建的 「确定」,右手则是应用生态的 「奇点」。

  一方面,只要 Token 还在增长,算力就是最具确定性的 「卖铲人」。根据英伟达的预测,2025-2030 年,全球 AI 资本开支的增速会达到 40% 左右,而切入海外算力链提供配套设备,如光模块的中国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高增、竞争优势显著和技术升级迭代的三重共振,将享受更高的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AI 应用的 「奇点」 已然临近。从谷歌 Gemini 3 的全面反超,并推出 Nano Banana Pro 引领多模态能力跨越,到国内阿里上线通义千问 App 加码 C 端,蚂蚁发布全模态助手 「灵光」,巨头们正开启多模态能力的军备竞赛。当多模态能力成为标配,能够真正落地、产生粘性的杀手级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核心胜负手。而从历史科技行情节奏看,未来 AI 应用的行情高度和空间会更值得期待。

图片

  04

  AI 行情:上下游调整分化,估值有 「剪刀差」

  近期 AI 板块的调整有所分化,以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呈现高位震荡之态,更多是 「以时间换空间」,虽然静态估值较高,但背后有强劲的业绩支撑,这也是其享受 「确定性溢价」 的原因;而以港股科技为代表的下游应用,则是出现明显的调整,估值相对低位,后续静待商业模式闭环,迎接 「iPhone 时刻」,享受估值业绩的 「戴维斯双击」。因此,就当下而言, AI 布局的策略,便是拥抱确定的红利,静待变局的惊雷。

图片

  05

  右手创新药,拥抱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

  对于本轮创新药行情而言,是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正在通过 License-out 的方式,将国内的工程师红利转化为全球市场的真金白银。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2025Q1-Q3,中国 license-out 交易总金额到达 920.3 亿美元,相比 2024 年全年增长 77%。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全球 TOP MNC 对国内资产关注度持续上升,从中国引进的交易总金额占比从前几年的 17% 抬升至 39%,大幅提升 22 个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球交易 TOP10 中 PD(L)1/VEGF 双抗均为来自国内药企,国内资产对 TOP10 交易数量贡献率超 80%。这背后不仅来自 TOP MNC 专利悬崖将至对创新药管线亟需补充的诉求,更是源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高研发效率和低成本。

图片

  06

  创新药:盈利验证景气+估值提供安全垫

  创新药板块当前正展现出 「盈利验证景气」 与 「估值提供安全垫」 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相比整个医药板块的净利润增速在今年三季度才重回正值区间,创新药板块的景气复苏更为先行,尤其港股相比 A 股的盈利复苏更早,弹性也更大。根据统计,2025 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板块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 210%。另一方面,目前港股创新药的市盈率为 31 倍,位于历史的 31% 分位,安全边际也相对较高。

图片

  07

  以史为鉴——本轮创新药行情远未见顶

  如果说 CXO 是创新药产业的 「卖铲人」,那现在的创新药则是 「淘金者」,因此两轮行情可以进行对标。诚然,今年以来创新药行情表现尤为亮眼,很多投资者担忧涨幅过大,但若对标上一轮 CXO 行情,这种担忧或为时过早。回顾 2019-2021 年的 CXO 行情,持续时间长达 34 个月,绝对涨幅接近 400%,相对全 A 超额收益高达 317%。反观本轮创新药行情,无论是涨幅还是持续性,都远远没有达到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量级,在产业周期的惯性下,后续行情仍有巨大的空间。

图片

  08

  牛市多急跌——千金难买 「牛回头」

  值得注意的是,千金难买 「牛回头」,每次调整都是倒车接人的机会。统计 A 股历史上 6 轮牛市的 99 次急跌数据,我们发现 「调整即上车」 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概率验证后的真理。数据显示,在牛市急跌后持有 180 天,胜率高达 92%,平均涨幅达 31.40%。特别是在 1996 年、2008 年和 2014 年的牛市中,T+180 的胜率甚至达到了 100%。就当下而言,全 A 的风险溢价仅位于过去 5 年的 50% 分位,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仅处于牛市中期,牛市行情仍可期待。因此,面对近期 AI 与创新药的波动,不应恐慌离场,而应将其视为提升仓位、优化结构的绝佳窗口。牛市里的每一次急跌,都是市场在这个长牛周期中给予坚定持有者的额外奖赏。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责任编辑:6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01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牛市的进攻之 「矛」

  「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不仅是口号,更是被数据验证的进攻组合。截至 2025 年 11 月 25 日,恒生创新药累计涨幅 81.41%,A 股人工智能指数涨幅 64.57%,二者不仅大幅跑赢大盘,更体现出极强的爆发力。若是构建 「1/2 人工智能+1/2 恒生创新药」 的组合,相比单一赛道的 「反脆弱性」 会大幅改善,不仅最大回撤明显降至 20% 以内,而且收益回撤比也提升至 3.88,远超单一持仓。这表明,AI 与创新药的组合并非简单的风险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风险对冲,构建了高性价比的进攻 CP。

  02

  左手 AI,布局从算力到应用的 「增长飞轮」

  AI 行情的持续性,源于其内在的 「增长飞轮」 已形成完美闭环。当 「算力-模型-应用-数据」 四个环节形成正反馈,AI 就是具备自我强化能力的产业趋势。如果说逻辑需要验证,那么 Token 的使用量就是最诚实的 「试金石」。从谷歌、豆包每日处理的数据量看,2025 年以来,已呈现指数级别的爆发式增长,这意味着 「增长飞轮」 在加速转动。而按照谷歌披露的最新计划,每 6 个月将 AI 算力容量翻倍,未来 4-5 年内目标实现 1000 倍能力的提升,这意味着 AI 军备竞赛已开始狂飙。

  虽然近期对于 AI 泡沫,尤其是 AI 资本开支持续性的讨论较多,但实际上,目前北美四大 CSP 的资本开支占现金流的比例在 70% 左右,短期并不会有 「入不敷出」 的风险,且 AI 占总资本开支的比仅 50% 左右,也有进一步的上行空间。而且回归常识,「能看得到的风险都不是真正的风险」,同样,AI 泡沫讨论盛行之际也不会是泡沫刺破之时。

图片

  03

  AI 投资:聚焦算力的 「确定」 和应用的 「奇点」

  当前 AI 投资正处于一种极其分裂的均衡:左手是算力基建的 「确定」,右手则是应用生态的 「奇点」。

  一方面,只要 Token 还在增长,算力就是最具确定性的 「卖铲人」。根据英伟达的预测,2025-2030 年,全球 AI 资本开支的增速会达到 40% 左右,而切入海外算力链提供配套设备,如光模块的中国龙头企业,受益于行业景气高增、竞争优势显著和技术升级迭代的三重共振,将享受更高的业绩增长。

  另一方面,AI 应用的 「奇点」 已然临近。从谷歌 Gemini 3 的全面反超,并推出 Nano Banana Pro 引领多模态能力跨越,到国内阿里上线通义千问 App 加码 C 端,蚂蚁发布全模态助手 「灵光」,巨头们正开启多模态能力的军备竞赛。当多模态能力成为标配,能够真正落地、产生粘性的杀手级应用将成为下一阶段资本市场的核心胜负手。而从历史科技行情节奏看,未来 AI 应用的行情高度和空间会更值得期待。

图片

  04

  AI 行情:上下游调整分化,估值有 「剪刀差」

  近期 AI 板块的调整有所分化,以光模块为代表的上游算力,呈现高位震荡之态,更多是 「以时间换空间」,虽然静态估值较高,但背后有强劲的业绩支撑,这也是其享受 「确定性溢价」 的原因;而以港股科技为代表的下游应用,则是出现明显的调整,估值相对低位,后续静待商业模式闭环,迎接 「iPhone 时刻」,享受估值业绩的 「戴维斯双击」。因此,就当下而言, AI 布局的策略,便是拥抱确定的红利,静待变局的惊雷。

图片

  05

  右手创新药,拥抱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

  对于本轮创新药行情而言,是 「出海+创新」 的双轮驱动。今年以来,中国创新药企正在通过 License-out 的方式,将国内的工程师红利转化为全球市场的真金白银。根据医药魔方的数据,2025Q1-Q3,中国 license-out 交易总金额到达 920.3 亿美元,相比 2024 年全年增长 77%。而且可以看到的是,全球 TOP MNC 对国内资产关注度持续上升,从中国引进的交易总金额占比从前几年的 17% 抬升至 39%,大幅提升 22 个百分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全球交易 TOP10 中 PD(L)1/VEGF 双抗均为来自国内药企,国内资产对 TOP10 交易数量贡献率超 80%。这背后不仅来自 TOP MNC 专利悬崖将至对创新药管线亟需补充的诉求,更是源于中国创新药企业的高研发效率和低成本。

图片

  06

  创新药:盈利验证景气+估值提供安全垫

  创新药板块当前正展现出 「盈利验证景气」 与 「估值提供安全垫」 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相比整个医药板块的净利润增速在今年三季度才重回正值区间,创新药板块的景气复苏更为先行,尤其港股相比 A 股的盈利复苏更早,弹性也更大。根据统计,2025 年前三季度,创新药板块的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 210%。另一方面,目前港股创新药的市盈率为 31 倍,位于历史的 31% 分位,安全边际也相对较高。

图片

  07

  以史为鉴——本轮创新药行情远未见顶

  如果说 CXO 是创新药产业的 「卖铲人」,那现在的创新药则是 「淘金者」,因此两轮行情可以进行对标。诚然,今年以来创新药行情表现尤为亮眼,很多投资者担忧涨幅过大,但若对标上一轮 CXO 行情,这种担忧或为时过早。回顾 2019-2021 年的 CXO 行情,持续时间长达 34 个月,绝对涨幅接近 400%,相对全 A 超额收益高达 317%。反观本轮创新药行情,无论是涨幅还是持续性,都远远没有达到上一轮景气周期的量级,在产业周期的惯性下,后续行情仍有巨大的空间。

图片

  08

  牛市多急跌——千金难买 「牛回头」

  值得注意的是,千金难买 「牛回头」,每次调整都是倒车接人的机会。统计 A 股历史上 6 轮牛市的 99 次急跌数据,我们发现 「调整即上车」 不仅是经验之谈,更是概率验证后的真理。数据显示,在牛市急跌后持有 180 天,胜率高达 92%,平均涨幅达 31.40%。特别是在 1996 年、2008 年和 2014 年的牛市中,T+180 的胜率甚至达到了 100%。就当下而言,全 A 的风险溢价仅位于过去 5 年的 50% 分位,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仅处于牛市中期,牛市行情仍可期待。因此,面对近期 AI 与创新药的波动,不应恐慌离场,而应将其视为提升仓位、优化结构的绝佳窗口。牛市里的每一次急跌,都是市场在这个长牛周期中给予坚定持有者的额外奖赏。

图片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原标题:左手 AI,右手创新药)

(责任编辑:66)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商品日报(11月27日):铂上市首日大涨超6% 白银延续强势锡价突破30万元大关

商品日报 (11 月 27 日):铂上市首日大涨超 6% 白银延续强势锡价突破 30 万元大关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降息预期已炒到85%,黄金为啥不涨了?

降息预期已炒到 85%,黄金为啥不涨了?

2025 年 11 月 27 日
美国国防部5亿美元大单,一路推迟后突然取消!稀土、锂概念股暴跌

提出 400 亿美元军火采购预算,赖清德遭舆论痛批!国台办:吃 「媚日」 饭,干卖台勾当,言行令人作呕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铂、钯期货今日在广期所挂牌上市

2025 年 11 月 27 日
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固态电池走强 机构青睐个股曝光

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固态电池走强 机构青睐个股曝光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27)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铂、钯期货首秀亮眼!423亿成交超预期 资金嗅到机会?

铂、钯期货首秀亮眼!423 亿成交超预期 资金嗅到机会?

2025 年 11 月 27 日
超跌逾30% 的小市值高成长科技股 33股上榜

超跌逾 30% 的小市值高成长科技股 33 股上榜

2025 年 11 月 27 日
周末重磅!财政部出资5000亿元,四大银行融资方案公布

东航、南航、国航、海航、春秋等 10 家航司被约谈

2025 年 11 月 27 日
11月27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11 月 27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11 月 27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商品日报 (11 月 27 日):铂上市首日大涨超 6% 白银延续强势锡价突破 30 万元大关
  • 降息预期已炒到 85%,黄金为啥不涨了?
  • 提出 400 亿美元军火采购预算,赖清德遭舆论痛批!国台办:吃 「媚日」 饭,干卖台勾当,言行令人作呕
  • 铂、钯期货今日在广期所挂牌上市
  • 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固态电池走强 机构青睐个股曝光
  •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11-27)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